一种吸能器变载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527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能器变载控制机构,属于抗坠毁技术领域,尤其是抗坠毁座椅技术领域,包括吸能器、吸能器连接件、锁定插销、第一压缩弹簧、盖板、第一钢丝绳套限位件、钢丝绳装置、钢丝绳连接件、操纵把手、操纵把手下盖、第二压缩弹簧、操纵把手上盖、第二钢丝绳套限位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定载吸能器不能保证所有乘员安全的缺陷,以及变载吸能器的结构复杂、重量重、经济成本高的问题,广泛应用于飞行抗坠毁装置设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能器变载控制机构,属于抗坠毁
,尤其是抗坠毁座椅

技术介绍
座椅吸能装置简称吸能器,是抗坠毁座椅的关键部件,它在飞机坠落时能有效减小从机身传到乘员的载荷,以减少乘员由加速度引起的伤亡。目前,吸能器分定载吸能器和变载吸能器两种,传统的定载吸能器以50百分位男性乘员满足95%生存率为条件设计,它不能为全体乘员提供保护,如专利号为201320481010.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飞机抗坠毁的吸能结构单元,但这种吸能结构单元是定载的,并不能根据载荷随时自行调整,不能保证所有乘员的安全。变载吸能器能够根据乘员重量而调节动作载荷,为全体乘员提供最合理的保护,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吸能器的冲击行程,但目前中国国内应用的吸能器变载控制机构大多结构较为复杂,如包含重量传感器、逻辑控制器、液压调节系统等,通过以上单元的共同作用实现连接在座椅上的吸能器由一倍载荷变化为两倍载荷,或由两倍载荷变化为一倍载荷,同时变载控制机构重量较重,经济成本较高。比如,专利号为CN10277450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抗坠毁座椅的减力装置,其中涉及到变载吸能器的使用,但它同时也需要传感器、控制器等装置配套使用,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便、经济实用、且可以快速实现变载的吸能器变载控制机构。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能器变载控制机构,包括吸能器、吸能器连接件、锁定插销、第一压缩弹簧、盖板、第一钢丝绳套限位件、钢丝绳装置、钢丝绳连接件、操纵把手、操纵把手下盖、第二压缩弹簧、操纵把手上盖、第二钢丝绳套限位件,所述钢丝绳装置包括钢丝绳和壳体;所述吸能器与所述吸能器连接件相连,所述吸能器连接件、盖板、第一钢丝绳套限位件顺次连接,所述吸能器连接件内设有锁定插销,所述钢丝绳的左端顺次穿过所述第一钢丝绳套限位件、盖板、第一压缩弹簧后连接所述锁定插销,所述钢丝绳的右端、钢丝绳连接件、操纵把手、操纵把手下盖、操纵把手上盖、第二钢丝绳套限位件依次连接,所述操纵把手下盖上安装第二压缩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吸能器上设有吸能器接头,所述吸能器接头上开设有与所述锁定插销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吸能器的数量至少为2个。进一步地,所述吸能器连接件内设有一条水平安装槽,以及与水平安装槽相互垂直的竖直安装槽,所述竖直安装槽至少为2条,左侧的竖直安装槽与右侧的竖直安装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锁定插销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插销置于所述吸能器连接件的水平安装槽中,所述锁定插销的右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吸能器接头置于所述吸能器连接件的竖直安装槽中,且吸能器接头上的通孔与所述锁定插销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中央设有圆孔,沿所述圆孔的边缘在盖板的一侧的垂直方向上设有一筒形凸起,所述筒形凸起插入所述吸能器连接件的右端,所述筒形凸起的外壁与所述吸能器连接件的水平安装槽的右端的内壁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丝绳套限位件的左端插入所述盖板的圆孔中,采用锁紧螺母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连接件上设有安装槽、传动轴,所述钢丝绳连接件上的安装槽中安装所述钢丝绳装置的右端。进一步地,所述操纵把手的一端设有U型槽、旋转轴和连接孔,所述U型槽中安装所述钢丝绳连接件的传动轴,所述旋转轴安装在所述操纵把手下盖的安装孔中,所述连接孔连接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操纵把手下盖上。进一步地,所述操纵把手下盖与所述操纵把手上盖扣合在一起,在操纵把手上盖和操纵把手下盖的左端套设第二钢丝绳套限位件,采用两个管状柳钉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沿第一压缩弹簧的轴心方向穿过第一压缩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只需要扳动操纵把手便可以针对乘员来调整合适的吸能器载荷范围,能够快速实现吸能器的变载。2.重量轻:本技术吸能器变载控制机构简化,重量降低。3.经济实用:本技术制造简单,成本低,稳定可靠,满足不同体重乘员的抗坠毁指标需求,能对全体乘员提供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吸能器变载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吸能器变载控制机构的结构爆炸图;图3是图1所示的双倍载荷状态变载为一倍载荷后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吸能器、101-吸能器接头、102-通孔;2-吸能器连接件、201-水平安装槽、202-竖直安装槽;3_锁定插销;4_第一压缩弹簧;5_盖板、501-筒形凸起;6_第一钢丝绳套限位件;7_钢丝绳装置、701-钢丝绳、702-壳体;8_钢丝绳连接件、801-传动轴;9-操纵把手、901-U型槽、902-旋转轴、903-连接孔;10_操纵把手下盖;11_第二压缩弹簧;12-操纵把手上盖;13_第二钢丝绳套限位件;14_管状铆钉;15_锁紧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图3示出了本技术吸能器变载控制机构。所述吸能器变载控制机构,包括吸能器1、吸能器连接件2、锁定插销3、第一压缩弹簧4、盖板5、第一钢丝绳套限位件6、钢丝绳装置7、钢丝绳连接件8、操纵把手9、操纵把手下盖10、第二压缩弹簧11、操纵把手上盖12、第二钢丝绳套限位件13,所述钢丝绳装置7包括钢丝绳701和壳体702 ;所述吸能器I与所述吸能器连接件2相连,所述吸能器连接件2、盖板5、第一钢丝绳套限位件6顺次连接,所述吸能器连接件2内设有锁定插销3,所述钢丝绳701的左端顺次穿过所述第一钢丝绳套限位件6、盖板5、第一压缩弹簧4后连接所述锁定插销3,所述钢丝绳701的右端、钢丝绳连接件8、操纵把手9、操纵把手下盖10、操纵把手上盖12、第二钢丝绳套限位件13依次连接,所述操纵把手下盖10上安装第二压缩弹簧Ilo所述吸能器I上设有吸能器接头101,所述吸能器接头101上开设有与所述锁定插销3相匹配的通孔102,所述吸能器的数量为2个。所述吸能器连接件2内设有一条水平安装槽201,以及与水平安装槽201相互垂直的竖直安装槽202,所述竖直安装槽202为2条;2条竖直安装槽20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锁定插销3的长度。所述锁定插销3置于所述吸能器连接件2的水平安装槽201中,所述锁定插销3的右端设有安装孔,所述吸能器接头101置于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能器变载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器、吸能器连接件、锁定插销、第一压缩弹簧、盖板、第一钢丝绳套限位件、钢丝绳装置、钢丝绳连接件、操纵把手、操纵把手下盖、第二压缩弹簧、操纵把手上盖、第二钢丝绳套限位件,所述钢丝绳装置包括钢丝绳和壳体;所述吸能器与所述吸能器连接件相连,所述吸能器连接件、盖板、第一钢丝绳套限位件顺次连接,所述吸能器连接件内设有锁定插销,所述钢丝绳的左端顺次穿过所述第一钢丝绳套限位件、盖板、第一压缩弹簧后连接所述锁定插销,所述钢丝绳的右端、钢丝绳连接件、操纵把手、操纵把手下盖、操纵把手上盖、第二钢丝绳套限位件依次连接,所述操纵把手下盖上安装第二压缩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