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支撑作用的升降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6302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2:55
一种具支撑作用的升降活动装置,包括由平行的第一、二连杆组成的连杆组件,该第一、二连杆的二端分别枢设于一承载组件及一承置平台组上,且该第一、二连杆与承载组件、承置平台组的枢接位置恰形成平行四边形排列,该连杆组件及承载组件之间设置有阻尼组件,该阻尼组件通过一控制开关经由一控制线索控制其受力而伸缩,使该承置平台组能经由第一、二连杆的枢转,而保持平行的相对于该承载组件的状态进行多方向活动,且于调整位置后释放该控制开关,可使该承置平台组保持于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具支撑作用的升降活动装置,尤指一种可受操作控制进行升降、枢转等活动,且于操作停止后自动产生支撑定位效果的升降活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具有简易操作而调整高度、位置的升降机构,较简易的,乃有如一般常见的办公室气压椅结构,其是将座椅经由一气压装置设置于具有滚轮的脚架上,且该气压装置经由一控制开关操作,而可使座椅调整并固定于不同的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的使用需求;然而,此种结构仅能单纯地产生高度上的调整与定位,而无法产生其它(如:前后或左右)方向的变化,使其应用上受到局限。另有经由一支杆(或数根连杆)配合至少一气压组件(气压缸)连结一承置平台(可供放置键盘、屏幕)的机构,其于设计时,是使该气压组件的支撑力略大于该承置平台(键盘、屏幕)的总重量,使该承置平台(键盘、屏幕)于调整位置后,可保持于该调整位置而形成一平衡状态;此种结构虽能依该支杆(或数根连杆)的特性而进行高低及前后等多方向的调整变化,但于实际应用时,该承置平台与气压组件之间的平衡状态极易受到外力(例如:操作键盘时,以手放置于承置平台上)作用而破坏,形成一应用上的缺失。有鉴于已知的升降机构有上述缺点,创作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宄改进之道,终于有本技术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支撑作用的升降活动装置,其是以一连杆组件支撑于预设的承载组件及承置平台组之间,并将一阻尼机构设置连杆组件与承载组件之间,利用该阻尼机构受操作控制而可伸缩,并于操作停止后自动产生定位的特性,可使该承置平台组于调整位置后形成有效的支撑。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支撑作用的升降活动装置,其可依不同需求而将该阻尼机构、连杆组件设置于不同的承载组件及承置平台组之间,藉以增加其整体的适用范围,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支撑作用的升降活动装置,其利用该连杆组件配合该承载组件、承置平台组可形成一平行四边形的连结,因此可于一定角度范围中,自由地升降活动、前后活动或左右活动,且于各种相对活动的过程中,该承置平台组保持水平位置,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支撑作用的升降活动装置,其可进一步结合枢转座使用,使承置平台组除相对移动的作动外,可进一步具有左右转动的功能,更增添使用上的便利性。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支撑作用的升降活动装置,其特点是,该装置至少包括:承载组件,于局部位置上设有连结部;承置平台组,具有连结部;连杆组件,由相平行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组成,该第一、二连杆分别以其一端枢设于该承载组件的连结部上,该第一、二连杆的另一端枢设于该承置平台组的连结部上,且该第一、二连杆与承载组件、承置平台组的枢接位置恰形成平行四边形排列;阻尼机构,由阻尼组件及控制开关所组成,该阻尼组件设置于该连杆组件及承载组件之间,且该阻尼组件经由控制线索连结于该控制开关,当该控制开关受触压时,该阻尼组件能受力操作而伸缩,使该承置平台组能经由第一、二连杆的相对枢转,而保持平行的相对该承载组件进行前后及升降活动,当该控制开关被释放,则阻尼组件形成无法伸缩的锁掣定位。所述承载组件上设有第一枢接座,该第一连杆上另设有第二枢接座,该阻尼组件的二端分别枢设于该第一、二枢接座上。所述承载组件为一基座,且该第一枢接座设置于该基座上。所述承载组件由导柱、枢转座及挡止件所组成,该枢转座、挡止件枢套于该导柱中段,且该挡止件固定于该枢转座下方,利用该挡止件的阻挡,使该枢转座能于导柱上保持预设的高度位置并自由枢转,且该第一枢接座设置于该枢转座上。所述导柱一端设有能夹持于预设对象或平面上并形成固定的夹具。所述承置平台组具有枢转支架以及同时连结该第一、二连杆的枢接件,该枢接件上设有平行于该导柱的枢接轴,该枢转支架上设有枢套于该枢接轴上的连结件,利用该连结件于枢接轴上转动,使该承置平台组于局部范围内能相对于该承载组件进行前后、左右及上下的活动。所述枢转支架中段设有能调整固定位置的调整夹具,且该调整夹具上另枢设有固定座。所述承置平台组由第一承置平台及第二承置平台所组成,该第一、二承置平台之间由延伸支架连接结合。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该第二承置平台的一边侧。所述第一、二承置平台相互平行延伸且具有高度差。如此,本装置确可达成易于操作进行多方向活动控制,且于操作停止后自动产生支撑定位的功效。为使本创作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结构及其位于高支撑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位于低支撑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结构及其位于低支撑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于第二承置平台向上收合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位于高支撑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左右枢转状态示意图。标号说明:1、5......承载组件11、211、521、661.....连结部12、523....第一枢接座2、6......承置平台组21,61.....第一承置平台 22、62.....第二承置平台23、63.....延伸支架3、7......连杆组件31,71.....第一连杆311、711....第二枢接座32,72.....第二连杆4、8......阻尼机构41,81.....阻尼组件42、82.....控制开关421、821....拨片43、83.....控制线索51.....导柱52.....枢转座522....内枢轴53.....挡止件54.....夹具611——第一枢轴621....第二枢轴64......枢转支架641……连结件65......固定座651....调整夹具66......枢接件662....枢接轴A、B、C、D、E、F、G、H......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图2所示,可知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包括:承载组件1、承置平台组2、连杆组件3及阻尼机构4等部分,其中该承载组件I于局部位置上设有一连结部11,于该连结部11内设有第一枢接座12。于本实施例中,该承载组件I为一片状的基座,该基座可供稳固地置放于预设的平面上,且该连结部11及第一枢接座12设置于该基座上。承置平台组2可由第一承置平台21及第二承置平台22所组成,该第一、二承置平台21、22之间由延伸支架23连接结合,且使该第一、二承置平台21、22相互平行延伸且具有高度差,而于该第一承置平台21上设有连结部211。连杆组件3由相平行的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所组成,该第一、二连杆31、32分别以其一端经由轴A、B枢设于该承载组件I的连结部11上,该第一、二连杆31、32的另一端经由轴C、D枢设于该承置平台组2的连结部211上,且该轴A、B、C、D的位置恰形成一平行四边形排列,而于该第一连杆31上设有一第二枢接座311。于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图式中,该第一、二连杆31、32可为中空且相邻套合的排列方式,因此其于实际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支撑作用的升降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至少包括:承载组件,于局部位置上设有连结部;承置平台组,具有连结部;连杆组件,由相平行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组成,该第一、二连杆分别以其一端枢设于该承载组件的连结部上,该第一、二连杆的另一端枢设于该承置平台组的连结部上,且该第一、二连杆与承载组件、承置平台组的枢接位置恰形成平行四边形排列;阻尼机构,由阻尼组件及控制开关所组成,该阻尼组件设置于该连杆组件及承载组件之间,且该阻尼组件经由控制线索连结于该控制开关,当该控制开关受触压时,该阻尼组件能受力操作而伸缩,使该承置平台组能经由第一、二连杆的相对枢转,而保持平行的相对该承载组件进行前后及升降活动,当该控制开关被释放,则阻尼组件形成无法伸缩的锁掣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铭荣
申请(专利权)人:公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