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锁柱专利>正文

一种往复运动踏板车动力装置及使用该动力装置的运动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590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往复运动踏板车动力装置及使用该动力装置的运动车,其技术方案是固定于车架上铰接有左、右踏板,固定于车架上的导链控制轮架通过中轴支架固定连接中轴总成;中轴座与中轴支架固定连接,轮片通过驱动链条与后轮总成连接,在导链控制轮架上控制轮,导链轮;链条通过左飞轮,第一导链轮、第二导链轮,右飞轮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的链条固定座上;油绳通过第一控制轮、第二控制轮后,两端同样固定在相应的链条固定座上;所述的链条采用变向链节。该装置可应用于自行车及小型踏板车。它采用模拟上下往复运动,在健身、娱乐的同时,为运动车提供动力,实现车辆交通的功能。而且结构简单,不同的环境可使用不同的车型,成本低、易于推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驱动的动力装置,以及利用该动力装置的小型运动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小型运动车,如自行车上的动力均是人踏曲柄,带动轮盘旋转并通过链条传递给后轮。这种结构已经延用了多年,主要功能仍然是作为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自行车的功能已由单一的交通工具向运动娱乐健康和交通多功能方向发展,而现有的自行车,运动车显然不能充分满足人们这一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满足上述人们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力驱动的动力装置及使用该动力装置的运动车,它采用模拟上下往复运动,在健身、娱乐的同时,为运动车提供动力,实现车辆交通的功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往复运动踏板动力装置,其特征是在固定于车架前部的加强板上铰接有左、右踏板,在固定于车架下部上的导链控制轮架通过中轴支架固定连接中轴总成;所述的中轴总成为在中轴上设有包括左飞轮、中轴座、链轮片、右飞轮;中轴座与中轴支架固定连接,轮片通过驱动链条与后轮总成连接,在导链控制轮架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控制轮,第一导链轮,第二控制轮,第二导链轮;在踏板上对称设有链条固定座,链条通过左飞轮,第一导链轮、第二导链轮,右飞轮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的链条固定座上;油绳通过第一控制轮、第二控制轮后,两端同样固定在相应的链条固定座上;所述的链条采用变向链节。一种应用前述的动力装置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内车架前端连接车架立管、后端连接鞍座支架下部;车架立管前部固定有踏板固定座支架;下车架前端与车架立管、踏板固定座支架连接,后端连接鞍座支架及后轮轴;与下车架固定连接还设有框型的外车架,所述动力装置的左、右踏板通过踏板活节固定在踏板固定座上;前车轮位于两踏板之间;所述动力装置的中轴支架固定在与外车架连接的导链器固定板上,所述的中轴总成位于内支架与下车架之间。为便于双人骑行,前述自行车在鞍座支架与后轮轴上设有第二鞍座支架,其上的第二鞍座高度低于它前面的鞍座。也可以设置三个鞍座。一种应用前述的动力装置的踏板车,其特征在于内车架直接连接前立管与后轮轴,外车架呈框型且由多个车架连接杆支撑连接,外车架中部设与内车架连接的加强板,外车架的前端设有的加强板上固定有踏板活节,外车架中部固定有导链器固定板,动力装置的中轴支架固定在导链器固定板上,踏板分别铰接在踏板活节上;与后轮配合的后挡泥瓦闸通过弹簧和销轴铰接在内车架上。为了便于前后调整,其前把为两端铰接的双连杆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往复运动踏板车采用兼运动,娱乐为一身,其健身效果如同爬山、跑步,全身各部位协调运动。同时又非常适合俩人骑,提高集体运动的协调性、平衡性,真正达到娱乐健身的效果。1、本技术适应性强,既可在小区内和公共娱乐场所,也可在沙滩山路行驶,大轮车可作交通工具,可做单人、双人、情侣时尚运动车。2、本技术是让体育健身运动成为一种娱乐方式让生活更加精采,增强人体体质。3、本技术结构简单,不同的环境可使用不同的车型,成本低、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中轴总成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中轴主视图;图4为图2中左边飞轮座主剖视图;图5为图2中右边飞轮座主剖视图;图6为图1中导链轮主剖视图;图7为图6中链轮主视图;图8为图6中外轮片主视图;图9为图1中控制轮主剖视图;图10为图1中导链控制轮架的主剖视图;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图12为图1中链轮片主视图;图13为图1中踏板实施例一主视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图15为图1中踏板实施例二主视图;图16为图15的俯视图;图17为图1中踏板活节主剖视图;图18为图1中后轮总成结构示意图;图19为后挡泥闸瓦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技术动力装置应用于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20的俯视图;图22为图20中前把总成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技术动力装置应用于小型踏板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3的俯视图;图25为图23中车把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6为图2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轮;2挡泥瓦;3踏板固定座;4前把转向活节;5车把杆;6内车架;61下车架;7加强板;8导链器固定板;9后轮;10拉簧;11后挡泥瓦闸;12链轮片;13中轴座;13A轴承及孔用弹性挡圈;13B轴承及孔用弹性挡圈;14中轴支架;15加强板;16踏板活节;17车架连接杆;18外车架;19车架连接杆;20链条固定座;23左右踏板;24导链轮;24A中链片,24B外轮片;25控制轮;26导链控制轮架;27轮架长圆孔;28板手螺钉;29车杆紧固圈;30铆钉;31链轮片;32链轮内丝座;33车把连接杆;34车把杆;35车把紧固件;36开槽沉头螺钉;37左边飞轮座;38右边飞轮座;39飞轮;40中轴;41左边飞轮座反丝;42铆钉;43变向链节;44隔离管;45驱动链条;46压绳卡子;47油绳,48变向链条,49鞍座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种往复运动踏板动力装置的整体结构是在固定于车架前部的加强板15上铰接有左、右踏板23,在固定于车架下部上的导链控制轮架26通过中轴支架14固定连接中轴总成。所述的中轴总成为在中轴40上设有包括单向驱动的左飞轮39、中轴座13、链轮片12、单向驱动的右飞轮39;中轴座13与中轴支架14固定连接,链轮片12通过驱动链条45与后轮9总成连接,在导链控制轮架26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控制轮25,第一导链轮24,第二控制轮25,第二导链轮24;在踏板上对称设有链条固定座20,变向链条48通过左飞轮39,第一导链轮24、第二导链轮24,右飞轮39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的链条固定座20上;油绳47通过第一控制轮25、第二控制轮25后,两端同样由压绳卡子46固定在相应的链条固定座20上;所述的链条采用变向链节43。如图2、图3、图4、图5、图12所示。所述的中轴总成为在中轴40上设有包括左飞轮39、中轴座13、链轮片12、右飞轮39等部分。左、右飞轮39分别连接左边飞轮座37、右边飞轮座38。右边飞轮座38与链轮片12铆固。左飞轮39、右边飞轮座38与主轴座13之间分别设有隔离管44。中轴座13两端分别设有与中轴40配合的轴承及孔用弹性挡圈13A、13B。左边飞轮座37与中轴40左边设左边飞轮座反丝41。图6、图7、图8所示导链轮的结构。导链轮24它由中链片及两侧外轮片由铆钉42铆固而成,所述的链片两端铆固在中间齿片上。图9控制轮25同样左中右三部分铆固组成,但其中部为弧形槽。图10、图11为导链控制轮架的主剖视图,为板状结构,上面设有上下对应的固定轮架长圆孔27。图13、图14为踏板实施例一应用于小型踏板车的主视图。踏板活节16对称设置在踏板的前部,左右踏板23稍有弯曲,踏板上各设有一个链条固定座20。图15、图16为踏板实施例二应用于小型踏板车的主视图。踏板活节16对称设置在踏板的前部,左右踏板23前部设有与车轮部分形状相吻合的曲线,踏板上各设有一个链条固定座20。图17为踏板活节结构。它由外壳、位于外壳内腔中部的隔离管、及两端的轴承。图18为后轮结构。链轮片31通过铆钉30与链轮内丝座32固定连接,再由链轮内丝座32与后轮9连接。图19为后挡泥瓦闸11的外观结构。此件应用于小型踏板车结构。其原理结构与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往复运动踏板动力装置,其特征是:在固定于车架前部的加强板上铰接有左、右踏板,在固定于车架下部上的导链控制轮架通过中轴支架固定连接中轴总成;所述的中轴总成为在中轴上设有包括左飞轮、中轴座、链轮片、右飞轮;中轴座与中轴支架固定连接, 轮片通过驱动链条与后轮总成连接,在导链控制轮架上自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控制轮,第一导链轮,第二控制轮,第二导链轮;在踏板上对称设有链条固定座,链条通过左飞轮,第一导链轮、第二导链轮,右飞轮后,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的链条固定座上;油绳通过第一控制轮、第二控制轮后,两端同样固定在相应的链条固定座上;所述的链条采用变向链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锁柱
申请(专利权)人:李锁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