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景鸿专利>正文

可折叠自行车脚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82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自行车上的可折叠式脚蹬,其包括:踏板、曲柄轴块,踏板和曲柄轴块之间还设置有一弹性支架;弹性支架与踏板之间压有压簧;踏板后部的两侧开有长孔,弹性支架两侧开有通孔;曲柄轴块后部的轴杆穿过长孔及通孔,使踏板及曲柄轴块枢接在一起;曲柄轴块前部设有抵杆;与抵杆相对应位置、踏板两侧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挡板前端开设可容置抵杆穿过的透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折叠自行车脚蹬,结构比较简单,制造和安装都比较容易;另外弹性支架在脚蹬支起使用时,对踏板和曲柄轴块产生作用力,保证使用安全牢固;也使脚蹬折叠动作更为准确、灵活。(*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自行车上的可折叠式脚蹬。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自行车上使用的脚蹬其结构包括脚蹬板本体、枢接在本体上的主轴,主轴连接在自行车的曲臂上,本体可绕主轴转动。在目前自行车设计趋向轻巧、方便搬运和收藏的形势下,采用该结构的脚蹬不能折叠,两边的脚蹬占用不少的空间,不容易收藏,也不方便搬运。另外,现在还有种可折叠的自行车脚蹬,其结构包括脚蹬板本体、曲柄轴块、滑动机构,其中曲柄轴块利用滑动机构和脚蹬板本体产生相对滑动,以及折叠。由于该滑动机构的一般由多个部件构成,结构比较复杂,制造工艺要求较高。长时间使用后,收折的动作会不够灵活、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支起和收折动作准确、灵活的可折叠自行车脚蹬。本技术的可折叠自行车脚蹬,包括踏板、曲柄轴块,其特征在于踏板和曲柄轴块之间还设置有一弹性支架;弹性支架与踏板之间压有压簧;踏板后部的两侧开有长孔,弹性支架两侧开有通孔;曲柄轴块后部的轴杆穿过长孔及通孔,使踏板及曲柄轴块枢接在一起;曲柄轴块前部设有抵杆;与抵杆相对应位置、踏板两侧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挡板前端开设可容置抵杆穿过的透隙。弹性支架顶端为一推管,所述的弹簧装在推管内,踏板上设有定位杆,定位杆套入推管内,并压住推管内的弹簧。采用该结构令弹性支架的工作更为可靠、准确。在正常支起使用情况下,抵杆刚好卡制在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并对踏板提供反作用力,保证踏板与不会发生翻折;脚蹬使用起来安全、牢固。当脚蹬折叠时,按压踏板前端,踏板向内移动,曲臂轴块的轴杆滑动到长孔前端,使抵杆刚好越过挡板,到达透隙的位置,抵杆不再受挡板卡制,即可将踏板向上翻起。所述的曲柄轴块上的轴杆穿接扭簧,该扭簧作用在于折叠时,只需轻按踏板,踏板即可通过扭簧的作用力而自动向上翻起,令使用更为方便。为使脚蹬折叠和支起操作更为方便,在踏板头部设有提手,该提手为一凸块。本技术的可折叠自行车脚蹬,由踏板、曲柄轴块以及弹性支架三个部件连接组成,即可完成脚蹬的折叠和支起功能,结构比较简单,制造和安装都比较容易;另外弹性支架在脚蹬支起使用时,对踏板和曲柄轴块产生作用力,保证使用安全牢固;在与扭簧的共同作用下,使脚蹬折叠动作更为准确、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折叠自行车脚蹬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支起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在折叠状态的侧面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可折叠自行车脚蹬作进一步说明。参看图1,本技术的可折叠自行车脚蹬,由踏板1、弹性支架2、曲柄轴块3构成,曲柄轴块连接主轴4。弹性支架2与踏板1之间压有压簧5。踏板1呈盾牌状形体,其后部的两侧开有长孔11,弹性支架两侧开有通孔21;曲柄轴块3后部设有轴杆31,轴杆穿过长孔及通孔,使踏板1及曲柄轴块3枢接在一起;曲柄轴块前部设有抵杆32;与抵杆相对应位置、踏板1两侧设有上挡板131和下挡板132,挡板前端开设可容置抵杆穿过的透隙14。所述的轴杆31上穿接扭簧34,扭簧一端勾接在弹性支架2上,踏板1通过扭簧的作用力而可自动向上翻起。弹性支架2顶端为一推管22,踏板1上设有定位杆12,定位杆套入推管内,并压住推管内的弹簧5。为使脚蹬折叠和支起操作更为方便,在踏板1头部设有一凸出的提手15。参看图2,轴杆31枢接在踏板1的长孔11上,曲柄轴块3内嵌装滚珠轴承33,该轴承使主轴4转动更为灵活。在弹簧5向外的推力作用下,踏板1到达最外的限位,此时轴杆21压抵在长孔11的后端面上,抵杆刚好卡制在上挡板131和下挡板132之间,保证曲柄轴块3与踏板1不会发生翻转,而令脚蹬可以正常使用,脚蹬使用起来安全、牢固。当脚蹬折叠时,按压踏板1前端,踏板向内移动,曲臂轴块3的轴杆31滑动到长孔11前端,使抵杆32刚好越过挡板,到达透隙14的位置,抵杆32不再受挡板卡制,即可将踏板1向上翻起。参看图3,曲柄轴块3螺锁在踏板1的长孔11上。上挡板131较下挡板132稍长,目的防止踏板向下翻转。整个脚蹬折叠后,大大减少了占用空间。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脚蹬,包括踏板(1)、曲柄轴块(3),其特征在于踏板(1)和曲柄轴块(3)之间还设置有一弹性支架(2);弹性支架(2)与踏板(1)之间压有压簧(5);踏板(1)后部的两侧开有长孔(11),弹性支架两侧开有通孔(21);曲柄轴块(3)后部的轴杆(31)穿过长孔(11)及通孔(21),使踏板(1)及曲柄轴块(3)枢接在一起;曲柄轴块前部设有抵杆(32);与抵杆相对应位置、踏板(1)两侧设有上挡板(131)和下挡板(132),挡板前端开设可容置抵杆穿过的透隙(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支架(2)顶端为一推管(22),踏板(1)上设有定位杆(12),定位杆套入推管内,并压住推管内的弹簧(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挡板(131)较下挡板(132)稍长。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柄轴块(3)上的轴杆(31)上穿接扭簧(3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1)头部设有提手(1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自行车上的可折叠式脚蹬,其包括踏板、曲柄轴块,踏板和曲柄轴块之间还设置有一弹性支架;弹性支架与踏板之间压有压簧;踏板后部的两侧开有长孔,弹性支架两侧开有通孔;曲柄轴块后部的轴杆穿过长孔及通孔,使踏板及曲柄轴块枢接在一起;曲柄轴块前部设有抵杆;与抵杆相对应位置、踏板两侧设有上挡板和下挡板,挡板前端开设可容置抵杆穿过的透隙。本技术的可折叠自行车脚蹬,结构比较简单,制造和安装都比较容易;另外弹性支架在脚蹬支起使用时,对踏板和曲柄轴块产生作用力,保证使用安全牢固;也使脚蹬折叠动作更为准确、灵活。文档编号B62M3/08GK2745849SQ20042008852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3日专利技术者黎景鸿 申请人:黎景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自行车脚蹬,包括:踏板(1)、曲柄轴块(3),其特征在于:踏板(1)和曲柄轴块(3)之间还设置有一弹性支架(2);弹性支架(2)与踏板(1)之间压有压簧(5);踏板(1)后部的两侧开有长孔(11),弹性支架两侧开有通孔(21);曲柄轴块(3)后部的轴杆(31)穿过长孔(11)及通孔(21),使踏板(1)及曲柄轴块(3)枢接在一起;曲柄轴块前部设有抵杆(32);与抵杆相对应位置、踏板(1)两侧设有上挡板(131)和下挡板(132),挡板前端开设可容置抵杆穿过的透隙(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景鸿
申请(专利权)人:黎景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