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单轴脚踏车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49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密封式单轴脚踏车驱动结构,它主要是由前后各一对主、从动伞型螺旋齿组之转向动力传输;完成脚部抡踩动力输出,并主要由单一可调性中轴之中继,而导致后侧主动轮之轴转驱动;从而特别地缩减驱动结构空间且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式单轴脚踏车驱动结构,它主要具有一对设置在脚踏回转轴内段、垂直方向的主动伞型螺旋齿轮组,以及设置在后侧主动轮侧边、垂直方向的从动伞型螺旋齿轮组。它们通过一心轴传输回转动力,形成非链条式脚踏驱动结构。脚踏车的使用可以说是人类借助轮子达到提高“行”效率的重要转折点。其主体结构从最传统的多轮演变到双轮。驱动结构部分的改进很大,从最初直接踏踩踏板转动主动轮,到以链条和前后大、小齿盘加速驱转设计,乃至近来推出的齿盘式“变速驱动”结构。在脚踏车的改进历程中“链条”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最近,国外科技有一种以直向齿条连动设计的脚踏车驱动结构,但其脚部“垂向”重复踩踏的操作方式与人体运动学不完全吻合,所以迟迟无法推广。本专利技术人积累多年从事实际脚踏车零、组件制作的经验,深知众多已有的脚踏车链条驱动结构仍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弊端,诸如一、占据体积自行车链条位于前侧轮踩部的大齿盘与主动轮侧面的小齿盘之间进行绕设,占据大部分的车体侧边面积,因而造成车体重心严重偏向链条一侧的外观不平衡现象。二、安全性降低由于自行车链条与齿盘的啮合关系,在行走时形成快速重复的张、咬现象。在脚踏中,乘骑者的裤脚因移入经常发生咬死卡住或导致传动中断,更严重的会使骑车者跌倒或受伤;有许多骑过脚踏车的人都有被链条沾污脚部或刮伤的经历。三、造成链条附近结构的复杂化为掩盖链条避免外露,必须设置链条盖;为了固定链盖,就必须加设扣件;一般来说,愈复杂的构造,愈造成操作、装配时的困难,带来维修问题故障多发等现象。四、发生链条脱落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很可能是因为链条过松或过快的驱动速度,链条脱离啮合位置,外物卡入的缘故;轻者造成车体暂时失控,严重的可能造成翻车。由于脚踏车车体轻,当以高速踏车时就具危险性。五、由于链条的外露性,极易受到破坏或润滑剂风干而失去效用,故必须经常加油以保持润滑啮合。再者,链条因前、后侧齿盘一发生撞击或偏位,即无法稳定地啮咬,在链条装置的松紧度方面,也有限制。如将链条完全加盖封闭(最传统的脚踏车即是如此)以克服前者的缺点,则增加成本与装配手续,形成故障(链条撞击外盖)等不合理现象,制造者难以两全其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用单一横置中轴,使驱动装置易于收藏、不占体积。不致发生啮咬传动部位的外露,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驱动装置含垂直啮合的伞型螺旋齿组并配合中轴传导回转动力;组件精简,不易发生如键条松脱、落齿现象,结构稳定性高,不易发生故障,使用寿命较长。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中轴直接用管套入封闭,用不着其他套件或盖件,以简化装配,从而达到经济、便利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主、从动伞型螺旋组间,有一传动杆中继装置,因其一圆型护管的外套,形成车体和两侧极为对称,从而消除不平衡外观,给人以稳定、轻盈的视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它含有一五通架;中段底端设置一驱轴孔;驱轴孔之外侧设置成一具有高起挡墙的前侧齿轮箱;齿轮箱的后侧有缺口设置,并在驱轴孔同侧边作窄幅设置;窄幅面之中段凹设一轴孔;轴孔外侧成扩大状,它接设有一后段半型轴承座;在半型轴承座之后段,则套设有一圆型护管,延接至五通架后叉杆的同侧端,以一 型定位架作折向的中断继接管孔贯通;半型轴承座的后段并设有螺槽;一侧盖;具有中端轴孔和侧边半型轴承座;可加入锁定螺栓,固定于挡墙之外侧封盖和形成一完整圆型轴承座之设置;半型套筒之后段并设有螺槽;一驱轴;中段具有推拔套,提供一主动伞型齿的中段推拔槽套入定位,当驱轴套入驱轴孔内,形成于驱轴孔前方之齿面位列与侧边,露出窄幅面;两侧段则分别透出套设,挡墙侧借助侧盖锁定配置的盖,以分别锁接脚踏板,接受脚踏动力;一主动伞型螺旋副齿;前端设有凸轴,可套入驱轴孔侧面之轴孔内;后段成阶状轴柱;轴柱之末阶位置,套有一轴承和外侧螺牙之套筒;从而可推置进入两半型轴承座间夹置定位,并经调整与主动伞型螺旋齿啮合;且,轴柱之末端面设有多角凹型杆孔;一L型齿轮箱;可推入 型定位架,藉加锁定位;具有相邻两端设置之套管;其一套管可进入套接锁于脚踏车后轮轮鼓一端轮鼓的轴承内;另一套管与护管相通,且该套管之后段具有螺槽;座体之另两侧面开放,并有一侧盖,可加设侧盖作封闭;一从动伞型螺旋齿;后段成阶状轴柱;可套入L型齿轮箱之护管侧套管内,由轴承与外侧螺牙状套筒经后段进入套制定位;其轴柱之末端面设有多角凹型杆孔,从而,可由一多角型传动杆在该孔和对称侧的主动伞型螺旋副齿之杆孔内分别插入套接,构成动力传输;一从动伞型螺旋副齿;后段凸设有轴柱,可经轴承套推入后输侧套管内成套合定位;而由从动伞型螺旋齿的调整推出完成啮合从动;轴柱之后段则作成可推入后轮内轴的单向棘止套中段的棘合,用以动力的单向传输。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内容与使用操作各项,请配合参阅下列说明与图示部分,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图示之说明图一本专利技术之结构立体分解图;图二本专利技术之结构组合平面图;图三本专利技术之结构组合剖面图;图四本专利技术之从动齿组组合结构之部分剖面图。如第一、第二和第三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副体,是由一个五通机架2分别连接、枢轴设置的前轮转向系统、座垫、后轮8和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后轮驱动结构所构成;该驱动结构包括在五通机架2的中段底端,设有一驱轴孔21,从而可使二端套接脚踏杆41,用于脚踏驱转的驱轴4套入定位;其中,驱轴孔21的外侧设置成一高起挡墙的前侧主动齿轮箱22,可在驱轴4的中段用一推拔套42与一主动伞型螺旋齿43中段的推拔槽431相配,使所述的螺旋齿43在驱轴4上套入定位。当驱轴4套入驱轴孔21时,所述主动伞型螺旋齿43配置在所述齿轮箱22内的驱轴4上,同时驱轴4的二端伸出,其两端分别套接固定轴承4A、4B并与脚踏杆41连接定位,经使用者的脚踏抡踩作用驱动主动伞型螺旋齿43的旋转;其中齿轮箱22的后侧边成缺口设置,并在驱轴孔21同侧边作窄幅设置,可形成主动伞型螺旋齿43的侧边齿面稍稍凸出;且在该窄幅面的中段凹设有一轴孔23,轴孔23外侧设有一后段上的半轴承座24,位于齿轮箱22前方设有一具有中端上的轴孔251,它可使驱轴4通过侧边的另一半轴承座252的侧盖25;可用锁定螺栓25A贯穿滞锁,形成驱轴4的套制定位于一完整的圆型轴承座;该圆型套管的后段是一螺槽25;从而使一较小型的主动伞型螺旋副齿6前端面中心凸轴61套设一轴承6A,置入轴孔23内进行定位;副齿6的后段是一阶状轴柱62;在轴柱62的末阶柱状部位前段可套置一轴承6B,并将其推入半型套管24的前段进行定位;轴柱62的末段套入一外缘带螺牙的套筒6C,从而配合半型套管24的后段螺槽作转动调整操作,逐渐地将副齿6推入准确的定位或进行紧定调节(套筒6C的侧面有孔,可供拨转插梢插入)。至于伞型螺旋齿43与副齿6的啮合,则是先定位设置副齿6后,再将已预结合的伞型螺旋齿43的驱轴4套入驱轴孔21内;经齿位齿合对正后,再将侧盖25套合锁定(再结合两侧脚踏杆41),即可由另一半轴承座252的封闭完成轴承6B与套筒6C的稳定设置,形成主动伞型齿43经驱轴4的传动带动副齿6的主动动力输出;同时,副齿6的末端设成一多角凹型的定位杆孔63;另外在半型套管24后段,套接一圆型护管26,它延伸连接到五通架2后叉杆的同侧端,通过一 型定位架27作转向的中段继接。并且它成管孔套入; 型定位架27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式单轴脚踏车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含有:-五通架;中段底端设置有一驱轴孔;驱轴孔之外侧设置成一具有高起挡墙之前侧齿轮箱;齿轮箱之后侧有缺口设置,并在驱轴孔同侧边作窄幅设置;窄幅面之中段凹设一轴孔;轴孔外侧成扩大状,它接设有一后段半 型轴承座;在半型轴承座之后段,则套设有一圆型护管,延接至五通架后叉杆的同侧端,以一*型定位架作折向的中段继接与管孔之贯通;半型轴承座之后段并设有螺槽;-侧盖;具有中端轴孔和侧边半型轴承座;可加入锁定螺栓,固定于挡墙之外侧封盖和形成一完整 圆型轴承座之设置;半型套筒之后段并设有螺槽;-驱轴;中段具有推拨套,提供一主动伞型齿的中段推拨槽套入定位,当驱轴套入驱轴孔内,形成于驱轴孔前方之齿面位列与侧边,露出窄幅面;两侧段则分别透出套设,挡墙侧并借助侧盖锁定配置的盖,以分别锁接脚 踏板,接受脚踏动力;-主动伞型螺旋副齿;前端设有凸轴,可套入驱轴孔侧面之轴孔内;后段成阶状轴柱;轴柱之末阶位置,套有一轴承和外侧螺牙之套筒;从而可推置进入两半型轴承座间夹置定位,并经调整与主动伞型螺旋齿啮合;且,轴柱之末端面设有多角凹型 杆孔;-L型齿轮箱;可推入*型定位架,籍加锁定位;具有相邻两端设置之套管;其一套管可进入套接锁于脚踏车后轮轮鼓一端轮鼓的轴承内;另一套管与护管相通,且该套管之后段具有螺槽;座体之另两侧面开放,并有一侧盖,可加设侧盖作封闭;-从动伞型 螺旋齿;后段成阶状轴柱,可套入L型齿轮箱之护管侧套管内,由轴承与外侧螺牙状套筒经后段进入套制定位;其轴柱之末端面设有多角凹型杆孔,从而可由一多角型传动杆于该孔和对称侧主动伞型螺旋副齿之杆孔内分别插入套接,构成动力传输;一从动伞型螺旋副齿 ;后段凸设有轴柱,可经轴承套推入后轮侧套管内套合定位;而由从动伞型螺旋齿的调整推出完成啮合从动;轴柱之后段则作成可推入后轮内轴单向棘止套之中段棘合,用以动力单向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权盛李惟
申请(专利权)人:佑福交通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