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485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吹填软土地区的道路路面经常在使用不久就相继出现了路面裂缝、坑槽、龟裂、松散等病害,有的虽已处治,但新的病害又在原破损处出现并蔓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下而上依次铺筑有20cm级配碎石层、30cm水泥稳定碎石层或二灰碎石层、20~30cm碾压混凝土层、2cm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6cm AC-16沥青混凝土层和4cm AC-13沥青混凝土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表面、沥青混凝土层之间均设置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相结合的复合结构,在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下,大幅提高了使用寿命,缓解了裂缝向上反射到路面表面,保证了路面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交通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 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吹填软土是人为从浅海底部抽取泥沙,并通过水力吹填而成,吹填软土具有压缩 性强,强度低,渗透性差等特点,所以必须对其进行人工处治才能作为工程地基。处治后的 吹填软土地基对道路工程的影响仍然比较大,尤其是在重载交通条件下。而现在吹填地区 的路面和其他地区并无区别,目前国内尚没有一种专门针对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下 的路面结构。因此吹填软土地区的道路路面经常在使用不久就相继出现了路面裂缝、坑槽、 龟裂、松散等病害。有的虽已处治,但新的病害又在原破损处出现并蔓延。病害的存在与发 展严重影响到路面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 构,以解决吹填软土地区道路存在的耐久性差、裂缝病害发展迅速等问题。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自下而上依次铺筑有级配碎石层、水泥稳定碎石层或二灰碎石层、碾压混凝土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C-16沥青混凝土层和AC-13沥青混凝土层。 所述级配碎石层铺筑厚度为20cm,具体级配为:【主权项】1. 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自下而上依次铺筑有级配碎石层(6)、水泥稳定碎石层或二灰碎石层(5)、碾压混凝土 层(4)、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3)、AC-16沥青混凝土层(2)和AC-13沥青混凝土层(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其 特征在于: 所述级配碎石层(6 )铺筑厚度为20cm,具体级配为: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其 特征在于: 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铺筑厚度为30cm,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为3%-5. 5%,碎石的 压碎值不大于30%,碎石具体级配为: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其 特征在于: 所述碾压混凝土层(4)铺筑厚度为20~30cm,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 5mm。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其 特征在于: 所述碾压混凝土层(4)设置纵缝和横缝,纵缝平行于路中线,横缝垂直于纵缝; 所述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3)为橡胶沥青和单一粒径碎石的结合层,橡胶沥青在碾压 混凝土层(4)上按2~3kg/m2洒布,单一粒径碎石在橡胶沥青上按15~22 kg/m2洒布,单 一粒径碎石粒径范围是9. 5~12mm,碾压使橡胶沥青上翻,达到碎石高度的50~70%。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其 特征在于: 所述AC-16沥青混凝土层(2)铺筑厚度为6cm。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其 特征在于: 所述AC-13沥青混凝土层(1)铺筑厚度为4cm。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其 特征在于: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3)表面、AC-16沥青混凝土层(2)和AC-13沥青混凝土层(1)之 间均设置粘层,粘层采用普通沥青或者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为〇. 3~0. 6L/m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吹填软土地区的道路路面经常在使用不久就相继出现了路面裂缝、坑槽、龟裂、松散等病害,有的虽已处治,但新的病害又在原破损处出现并蔓延。本技术自下而上依次铺筑有20cm级配碎石层、30cm水泥稳定碎石层或二灰碎石层、20~30cm碾压混凝土层、2cm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6cm AC-16沥青混凝土层和4cm AC-13沥青混凝土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表面、沥青混凝土层之间均设置粘层。本技术采用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相结合的复合结构,在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下,大幅提高了使用寿命,缓解了裂缝向上反射到路面表面,保证了路面的使用性能。【IPC分类】E01C7-32【公开号】CN204589746【申请号】CN201420831155【专利技术人】陈团结, 李伟, 刘欣, 曹海波, 刘凤松, 芦立新, 林波, 何军, 赵明 【申请人】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吹填软土地区重载交通条件的复合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铺筑有级配碎石层(6)、水泥稳定碎石层或二灰碎石层(5)、碾压混凝土层(4)、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3)、AC‑16沥青混凝土层(2)和AC‑13沥青混凝土层(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团结李伟刘欣曹海波刘凤松芦立新林波何军赵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