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28391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包括地形整理、地表处理、植被构建、排水设置以及后期维护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遵循尊重自然、因地制宜、资源节约的原则,克服了现有治理方法的缺点,通过地形整理、理水台地、地表覆盖、土壤种子库利用及适种植物种植等技术方法,在较短时间内构建地表植被系统,实现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及绿化的目的。

Method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greening of coastal fill lan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greening of a coastal filling area, which comprises the steps of topographic arrangement, surface treatment, vegetation construction, drainage and post maintenance.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respect for nature,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saving resources, to overcome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methods, through sorting, water platform, terrain surface coverage, soil seed bank and the use of suitable plant planting technique, construction of vegetation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achieve the coastal reclam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landscaping purpo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修复绿化
,具体涉及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
技术介绍
滨海吹填地是指海港航道疏浚,利用排放的海底淤泥吹填形成或是人工围海造陆吹填形成的地域。近些年来,由于沿海港口及临港产业区的大规模规划建设,此类地域面积不断扩大。目前,仅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吹填区域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滨海吹填地从吹填完成到后期项目建设,一般要经过自然沉降、固化、软基处理加固等较漫长的过程,地表的裸露时间长达3至5年以上,甚至更长。此类地域由于自然成土过程漫长,植被不易在短时间内形成,长期裸露造成了对环境景观的不良影响,尤其在表层风干后,常常会在春、秋季节(北方)大风天气时产生扬尘,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加快裸露地治理,是当前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内容。目前滨海吹填裸露地治理有覆盖抑尘网、覆盖石屑、注水覆盖等方法,这些方法只是抑制扬尘,对改善景观效果,尤其是生态质量无实质作用,且存在不能一劳永逸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地形整理:根据吹填后自然地形,按照随高就高、随低就低的原则,采取现场土方平衡的方法,将吹填地整理成高低落差在0.5-1.0米间的过渡平缓地形,形成处于高处的高燥地与处于低处的蓄水地,且高燥地占全部吹填地面积的2/3以上,高燥地的地形形成0.3%以下的排水坡度;(2)地表处理:对高燥地进行耙地松土,使表层土疏松,然后在疏松的表层土上铺设预设厚度的由粉碎后的植物材料形成的表层覆盖物后,再将所述表层覆盖物耙入地表下,或将所述表层覆盖物覆盖在疏松的表层土的地表后再喷洒液体地膜材料覆盖;(3)植被构建:在降雨季节对高燥地进行植被构建,植被构建以利用土壤中的自然植物种子,作为吹填地生态恢复与植被构建的主要植物来源,同时辅以采取零散布置,穴状种植耐盐灌丛植物,或在表层覆盖物中掺入耐盐植物的种子;(4)排水处理:在表层覆盖物铺设区域内设置用于排水的明沟,沟旁不设埂;(5)后期维护:表层覆盖物铺设及灌丛植物栽植完成后,对日常巡视发现有被外力破坏的部位及时修补;对缺水干旱的灌丛辅以人工浇水,促进种子萌发出苗。所述由植物材料形成的表层覆盖物包括农作物秸秆或园林绿地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所述农作物秸秆或园林绿地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可单一铺设或按任意比例混合铺设。所述植物材料要粉碎成单体长度不超过5厘米,铺设的所述表层覆盖物的厚度为1-5厘米,所述表层覆盖物耙入地表下1-5厘米。所述在表层覆盖物中掺入耐盐植物的种子的用量在表层覆盖物干重的0.1%以内。所述耐盐灌丛的种植穴内掺入土体7-10%的保水剂。所述明沟包括间距5-10米的平行明沟或网格明沟;所述平行明沟或网格明沟的宽度30-50厘米,深度30-50厘米。本方法可对吹填后的裸露土地进行以生态植被恢复为手段及目的的环境治理,不仅可有效防治裸露土地扬尘问题,并可在较短时间内,如1-2年,形成具滨海特色的湿地绿化景观。本方法针对吹填地域低洼的特点,通过现场土方平衡,因地制宜进行地形整理,无需外购土方,并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及土壤种子库等资源及农作物秸秆、园林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资源,辅助必要的人工措施,营造吹填地生态植被恢复的必要条件,在植被形成后很少或不用人工维护管理,方法相对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待整理滨海吹填地的等高线平面地形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线的断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整理后的滨海吹填地的等高线平面地形示意图;图4为图3沿A-A线的断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方法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遵循尊重自然、因地制宜、资源节约的原则,克服了现有治理方法的缺点,通过地形整理、理水台地、地表覆盖、土壤种子库利用及适种植物种植等技术方法,在较短时间内构建地表植被系统,实现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及绿化的目的。图示说明,图2、4中虚线为断面透视地形轮廓线,该断面透视地形轮廓线上方的带三角状标记的地形标高数字70、100以及70、100为相对标高,单位cm。参见图1-4所示,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地形整理:根据吹填后的自然地形,在具备一定荷载后,按照随高就高、随低就低的原则,采用挖掘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作业,采取现场土方平衡的方法,以实现有中等强度降水时(中等强度降水是指1h内的雨量为2.6——8.0mm的雨;24h的雨量为10.1——24.9mm的雨),吹填地区域中有2/3以上区域为高燥地,1/3以下区域为蓄水地为指导,将场地整理成有高低落差,高低差宜在0.5-1.0米间,且过渡较为平缓的地形,形成有高燥地以及蓄水地,如图3中的第一高燥地10以及第二高燥地11,相通的作为汇水区域的第一蓄水地20以及第二蓄水地21。地形整理的关键在于,参见图1~2所示,整理前地形是以吹填高点为核心作地形的辐射,只有明显的高点,没有明显的低点(即汇水区域或蓄水区域);参见图3~4所示,整理后形成了明确的地形低点即汇水区域或蓄水区域以及水流通道,并且保留了地形的高点。需要说明的是,当吹填后形成的地形较为符合以上要求时,也可视具体情况少作整理或不作整理。S102、地表处理:对整理好的吹填地采取人工或机械耙地松土(蓄水区域除外,主要指高燥地),使表层一定的厚度,如10厘米疏松,后覆盖一层由稻壳、粉碎的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秸秆,或园林绿地产生的枯枝落叶等有机废弃物等表层覆盖物,表层覆盖物厚度可掌握控制在1-5厘米;其中,各种植物材料要粉碎成单体长度或粒径5厘米以下,各种覆盖材料可单一铺设或按随意比例混合,表层覆盖物的覆盖材料可直接覆盖在地表后人工耙入地表下,如耙入地表下1-5厘米,或直接覆盖在地表上后再喷洒液体地膜材料进行再覆盖,以防止被风吹散。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时,在进行地形整理、地表处理应避开雨季进行(如北方6-8月份)。需要说明的是,在地形整理、表层覆盖物铺设等实施操作工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处理的地块的表层土体的层序破坏,并尽量使表层土体易于滞留飘落的植物种子,以保证后期植被构建的效果。S103、植被构建:对高燥地的地表经上述的处理后,要使地表处理后的植被构建期要充分处于降雨季节(如北方6-8月份)以有利植被的构建。滨海裸露地或吹填地自然植被恢复以自然植物的种子传播为主要途径。具体实施时,充分利用土壤中自然传播、飘落、储蓄的自然植物的种子,作为吹填地生态恢复与植被构建的主要植物来源,同时为尽快形成初步绿化效果,可采取零散布置,穴状种植耐盐灌丛植物,如柽柳等,或在覆盖材料中掺入护花米草、盐地碱蓬等耐盐植物的种子进行植被的构建。所述自然植物可以是草本植物,如芦苇、盐地碱蓬、碱蓬、碱地肤、碱菀、马蔺、地被菊、蜀葵、菊芋、旋覆花、益母草、扁杆藨草、苔草、扁穗莎草、紫花苜蓿、结缕草、野牛草、虎尾草、牛筋草、阿尔泰狗娃花、羊草、碱茅、打碗花、肾叶打碗花、田旋花、狭叶香蒲、苘麻、野西瓜苗、单叶蔓荆、马绊草、碱蓬、盐地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地形整理:根据吹填后自然地形,按照随高就高、随低就低的原则,采取现场土方平衡的方法,将吹填地整理成高低落差在0.5‑1.0米间的过渡平缓地形,形成处于高处的高燥地与处于低处的蓄水地,且高燥地占全部吹填地面积的2/3以上,高燥地的地形形成0.3%以下的排水坡度;(2)地表处理:对高燥地进行耙地松土,使表层土疏松,然后在疏松的表层土上铺设预设厚度的由粉碎后的植物材料形成的表层覆盖物后,再将所述表层覆盖物耙入地表下,或将所述表层覆盖物覆盖在疏松的表层土的地表后再喷洒液体地膜材料覆盖;(3)植被构建:在降雨季节对高燥地进行植被构建,植被构建以利用土壤中的自然植物种子,作为吹填地生态恢复与植被构建的主要植物来源,同时辅以采取零散布置,穴状种植耐盐灌丛植物,或在表层覆盖物中掺入耐盐植物的种子;(4)排水处理:在表层覆盖物铺设区域内设置用于排水的明沟,沟旁不设埂;(5)后期维护:表层覆盖物铺设及灌丛植物栽植完成后,对日常巡视发现有被外力破坏的部位及时修补;对缺水干旱的灌丛辅以人工浇水,促进种子萌发出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吹填地生态修复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地形整理:根据吹填后自然地形,按照随高就高、随低就低的原则,采取现场土方平衡的方法,将吹填地整理成高低落差在0.5-1.0米间的过渡平缓地形,形成处于高处的高燥地与处于低处的蓄水地,且高燥地占全部吹填地面积的2/3以上,高燥地的地形形成0.3%以下的排水坡度;(2)地表处理:对高燥地进行耙地松土,使表层土疏松,然后在疏松的表层土上铺设预设厚度的由粉碎后的植物材料形成的表层覆盖物后,再将所述表层覆盖物耙入地表下,或将所述表层覆盖物覆盖在疏松的表层土的地表后再喷洒液体地膜材料覆盖;(3)植被构建:在降雨季节对高燥地进行植被构建,植被构建以利用土壤中的自然植物种子,作为吹填地生态恢复与植被构建的主要植物来源,同时辅以采取零散布置,穴状种植耐盐灌丛植物,或在表层覆盖物中掺入耐盐植物的种子;(4)排水处理:在表层覆盖物铺设区域内设置用于排水的明沟,沟旁不设埂;(5)后期维护:表层覆盖物铺设及灌丛植物栽植完成后,对日常巡视发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海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