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41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供多速脚踏车用之脱轨器,该脚踏车之架构包括一个由脚踏轴支持罩套向后延伸之后支撑车轮架构元件、后链轮及驱动链;脱轨器包括一抗曲扭杆条,其约略沿架构元件延伸并位于其下,且具有一杆条前端和一杆条后端;一个架座装置,其于邻近该罩套处固定于脚踏车架构上,并抓住该杆条前端,防止杆条沿其纵轴转动,杆条后端位于邻近该驱动链轮处,且可对该架构元件横向移动;一个驱动链转移装置,其为该杆条后端承载;及转换装置,用来将杆条后端相对于架机元件作横向转换,以对准该转移装置之任一经过选定后驱动链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有关多速脚踏车在后驱动链轮用之脱轨器。多速脚踏车用之已知脱轨器包括安装于平行四边形系尾部之链转移链轮和链拾取链轮,当相对于对应之后驱动链轮横向转移至不同位置时,其使该二链轮维持彼此平行。此种平行四边形安排系由数种零件组成,因此依所需之精密度制作,价格昂贵。此外,此种平行四种边形装置使脚踏车架构向外延伸,易被撞及而破裂,特别是当用于越野车时更是如此。1997年5月17日颁给约翰W.雷恩和詹姆士D.摩尔之美国专利第4,033,424号,标题为“多速脚踏车用内侧脱轨器”,其描述一种脱轨器,其中链转移链轮和链拾取链轮架装于一杆条之端部,其藉通经倾斜之沟槽导引作横向移动,而该沟槽由一对安装于车轮支撑架构元件上之垂直隔开板所制成。因此,该杆条之向下脚维持垂直,使该二链轮维持于垂直平面。为了使链转移,必须施以相当之力道至纵向杆条上,前述力道将超出摇动挠性钢索启动器之一般容置。本专利技术之一般目的为提供多速脚踏车用之脱轨器,其克服先前已知脱轨器之不足及缺点,该脱轨器单纯,结构较为便宜,且因离地较远及安装于脚踏车架构内侧,不易受撞击而破裂。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为提供改良之链转移和链拾取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多速脚踏车和依本专利技术之后脱轨器第一种型式之部分侧视图,其显示出在最前端位置之链拾取装置。图2为类似于图1之图形,其显示出在中间位置之链拾取装置。图3为类似于图1之图形,其显示出在最后位置之链拾取装置。图4为装有图1脱轨器之脚踏车之部分俯视截面图。图5为具有后脱轨器之第二具体实施例之脚踏车之部分侧视图。图6为装有图5脱轨器之脚踏车之俯视截面图。图7为装有该后脱轨器之第三具体实施例脚踏车架构之侧视图。图8为沿图7线8-8之仰视平面图。图9为装有以最后位置显示之后脱轨器第四具体实施例之脚踏车之部分俯视平面图。图10为装有以最后位置显示之后脱轨器第四具体实施例之脚踏车之部分剖视平面图。图11为类似于图10,但脱轨器在最前面之位置。图12为如图9之俯视平面图,但后脱轨器在最前面之位置。图13为后脱轨器第四具体实施例之俯视平面图,该杆条悬吊于定位板,且以图9和图10之位置显示。图14为类似于图13,但脱轨器位于图11和图12之位置。图15为根据第四具体实施例之脱轨器之部分纵向截面图。图16为沿图15线16-16之截面图。图17为脱轨器第五具体实施例和脚踏车之部分侧视图。图18为图17之双箭线18限定区域截取之部分侧视图,该杆条位于最后方位置。图19为类似于图18,但该杆条在另一位置。图20为脚踏车之部分俯视平面图,其显示脚踏车之前链轮以及与图19线20截取之脱轨器第五实施例接合。图21为沿图18线21-21截取之截面图。图22为沿图20线22-22截取之截面图。图23为图21之脱轨器杆条导引之透视图。图24和25分别为脱轨器第五具体实施例之最后和最前位置之俯视平面图。参考图1和图4,其显示多速脚踏车之脚踏车架构1部分,该多速脚踏车具有多个后驱动链轮3和前链轮5。脚踏车架构1包括支载踏轴9之罩套7,踏板11经由曲柄13连接于踏轴上,且前驱动链轮亦连接于其上,而最大直径驱动链轮5与套罩7分开。脚踏车架构1另包括二个后轮支载元件15和15a,其由套罩7沿后脚踏车轮17之二边向后延伸,而元件15位于链轮3之相同边。链轮3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螺栓或轴21之轮毂1a,其经由螺帽23固定至二架构元件15和15a之后端。图1至4显示后脱轨器之第一具体实施例,概略地于25处示出,其用来将驱动链27转移至后驱动链轮3之任一选定链轮上,而最大直径之链轮最接近于后轮17。脱轨器25包括抗曲扭之杆条29,其沿著位于后链轮3侧上之架构元件15延伸,并位于该元件之下。杆条29位于架构元件15之内侧。杆条29之前端形成一袖套31,其连接于固定在横向延伸杠杆35外端之朝下延伸枢轴销33上,该延伸杠杆35中央沿枢轴37连结至在其间延伸之架构板39上,并在踏板轴罩套7后安装置于邻近该罩套之二个架构元件15上。如图4箭头A所示,延伸杠杆35可经由遥动之习用挠性钢索41以双向之任一方向作枢轴连接,钢索41则以习用之方式经固定至脚踏车架构1之相对索鞘43连接至延伸杠杆35之两端上。钢索41可用一或多枝杠杆遥控,而该等杠杆架装在骑士可控制之脚踏车组件上。因此,横向杠杆35之转动可引起杆条29之向前和向后移动。杆条29之后端刚性地带有直方倒向之L型钩45,该钩经由定位板49上制成之沟槽滑动延伸,该定位板固定于邻近后链轮之脚踏车架构件15上。并于架构元件15下以约略平行及留有间隙之方式延伸。板49系藉架座51刚性地固定于架构元件15上。定位板49之顶面有一序列之定位凹口53,其沿著沟槽47之一边并排,并垂直于该沟槽。钩45之水平顶部叠有板49,该板用来悬吊条29之后端。该钩45亦选择性地与凹口53之任一个衔接,以可释离方式维持链转移链轮55,链轮55藉杆条29之后端57作枢轴连接,对准后链轮3之一经择定链轮。驱动链轮3概略定出一圆锥封套,而沟槽47概略地与该封套之母面平行,如图4所示。很明显的,杆条29之向后移动引起钩45以脚踏车之横向朝外方向移动,朝向最小直径之链轮3,并平行于上述封套之母面。杆条29朝后移动将使杆条29之后端57横向朝内转换。不论在任何位置,钩45与一选定之凹口53相扣,使链转移链轮或轮件55与经选定之驱动链轮3正向地对准。由于杆条29可扭曲,且其扣件之安排包括袖套31、枢轴销33、转移杠杆35以及其枢轴37等而不允许杆条29沿其纵向轴转动,且又由于该杆条较长,因此转移轮件55可在所有其选定转移位置上正向地维持于与选定之链轮3之相同平面上。而且由于沟槽47具倾斜度,使得链转移链轮55在所有之位置上均维持于距选定之链轮3最短之距离,以利更有效率地由一链轮转移至另一链轮上。使用横向杠杆条29向前和向后移动,产生一种无摩擦力系统,因此启动器钢索41仅须使用很小之力道。脱轨器25另包括一种改良之驱动链拾取装置,概略地以59表示,其包括一对长板61,纵向地沿杆条59之二边延伸,且维持彼此平行,经由第一和第二间隔片63和65而成一个单元,而该二间隔片固定地连接于二片长板61中。第一间隔片63在二长板之前端横向延伸,并位于杆条29之下,而第二间隔片65越过二长板61端部中间,并位于杆条29之上。二长板61之后端间带有一个链拾取链轮或带轮67。一条弹性索69之一端连接到锚板71,该锚板固定于杆条29之前端邻近于袖套31处。弹性索69向后,随之再向前延伸,拖住一回行带轮73,该带轮为杆条29端部中间所承载。弹性索69之另一端于75处连接于杆条部分或指件77之自由端上。该指件之后端以枢轴连接至第二间隔片65上,指件77由间隔片65向前延伸。杆条29之较低边在其端部中间形成一向下延伸之轮毂79。该二长板61之组成于弹性索69之作用下持续朝后偏斜。图1中,可见驱动链27架装于最大在直链之链轮上,而拾取装置59位于最前方之位置,藉弹性索69使链27维持拉紧状态。亦可见板61之后端和拾取带轮67后端升高。图2所示之中间位置和图4之相当位置中,拾取带链67较低,间隔片63和65分别接触杆条29之顶边及较低边,此为拾取带轮67之最低位置。该带轮已朝向转移带轮55之后方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多速脚踏车用之脱轨器,该脚踏车具有脚踏车架构,包括一个由脚踏轴支持罩套向后延伸之后支撑车轮架构元件、多个后链轮以及一条驱动链;该脱轨器则包括一条抗曲扭杆条,当装妥后,其约略沿所述架构元件延伸并位于其下,且具有一杆条前端和一杆条后端;一个架座装置,其于邻近该罩套处固定于该脚踏车架构上,并抓住该杆条前端,防止该杆条沿其纵轴转动,该杆条后端位于邻近该驱动链轮处,且可对架构元件作横向移动;一个驱动链转移装置,其为该杆条后端承载;以及转换装置,其用来将所述杆条后端相对于该架构元件作横向转换,以便对准该转移装置之任一经选定后驱动链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埃尔布朗沙尔
申请(专利权)人:皮埃尔布朗沙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