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敬中专利>正文

机动脚踏两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41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动脚踏两用车,系用于机动兼脚踏行驶的有助力驱动装置的自行车。其驱动方式为中轴链条驱动式,它解决了已有的助力车或两用车及其传动装置显得笨重、累赘、平衡稳定性较差、不尚轻便灵活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具有同轴输入输出的传动减速装置,如变速传动轴承,设置在中轴上,与车融合一体,具有良好的整体性;采用两套超越离合机构,并列在中轴上,具有随机转换性,整车轻便、稳定、适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脚踏两用车,系用于机动兼脚踏行驶的有助力驱动装置的自行车。已有的机动助力自行车或机踏两用自行车及其驱动装置,如中国专利90102216.0号,中国专利89219687.4号,美国、中国专利US595.817、91109707.4号,以上诸专利说明书中提出多种方案,方案一,将发动机及传动装置皆置于后轮一侧,突出部位太多,重心偏移,整车平衡性差;方案二、三,发动机及传动装置附加在车架中间偏上部位,不但显得笨重、累赘,稳定性也差,另外结构也趋繁杂,故此破坏了原有自行车的轻便灵活性,更缺乏外观造型整体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机动脚踏两用车,在保持原自行车轻便灵活,驱动装置体积小、速比大的前提下,解决了整车造型完整美观、平衡稳定、转换随机等课题,使它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安全可靠性及实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中轴链条驱动式机动脚踏两用车,它由原自行车除中轴部件外的所有部件、小型原动机、传动系统组成。上述小型原动机若是小型发动机包含起动机构,若是电动机包含蓄电瓶,原动机布置在车架中间或车架下方部位如所示;传动系统包含一传动减速装置,设置在中轴上,包含二套并列的棘轮式超越离合机构也设置在中轴上,还包含一离心式磨擦离合机构,一级传动付设置在传动箱内。该两用车传动系统中,传动减速装置设在中轴上,置于中轴筒内,如,或置于传动减速箱内,如,其装置,可以是变速传动轴承,也可以是密切圆、谐波、摆线针轮、行星混合少齿差等具有同轴输入输出的传动减速装置。上述诸装置都具有减速比范围大的特点,选用做为该车机动的主减速,辅以一级传动付,将获得足够大的减速比,再与原自行车大小链轮匹配,优化一最佳速比,以保证两用车有一实用的时速-20-30公里。无论采用上述何种减速器其高速输端连接从传动轮,低速输出端与一棘轮式超越离合机的主动件相连接。该两用车传动系统中,两套棘轮式超越离合机构并列设置在中轴上,其机构的两种形式-齿啮内接式和磨擦内接式(有滚柱式、楔形棘块式)均可采用。两套机构可以是同一形式,也可以是不同形式,不管哪种形式,两套机构的两个主动件,必定一个固定在中轴上,传递脚踏动力;另一个在中轴上转动并与设在中轴上的一传动减速装置的低速输出端相连接,传递机动动力。两套并列的机构共用一个从动件,即是一个外缘固定有原自行车大链轮、内孔带有从动件的环套。两种形式的主动件分别是棘爪支座、磨擦星轮(内磨擦环),通过中间件-棘爪、滚柱(楔形棘块),分别啮合或磨擦结合共同的一个从动件-内孔有棘齿或外磨擦环道,外缘固定有大链轮的环套一起转动。该两用车传动系统中,一离心式磨擦离合机构与一主传动轮连为一体,设置在小型原动机输出轴第一级上,若是小型发动机以保证怠速工况,若是小型电动机以保证有低速空转,皆起过载保护作用。该两用车传动系统中,一级传动付设在传动箱中或传动减速箱中,将小型原动机和传动减速装置连结起来(从传动轮装在减速装置的高速输入端上)传动付可以是齿带轮付、链轮付或齿轮付。该两用车为了保证安全运行,小型原动机,如采用小型发动机须设防护罩,原自行车链轮传动付须设全封闭或半封闭链套。该两用车机动和脚踏的转换,主要是由两套并列的棘轮式超越离合机构承担的。在机动或脚踏时,两套机构的两个主动件交错啮合或磨擦结合共用的一个从动件-外缘固定有大链轮的环套转动,大链轮通过链条驱动原自行车后轮轴上的小飞轮,于是小飞轮带动后轮滚动向前,同时两个主动件又交替处于超越状态。换言之,一个做功,另一个超越,从而随机地完成两种驱动的转换。本专利技术与已有上述几种车型及其驱动装置相比,其优点是一、在传动系统中采用的一传动减速装置,如变速传动轴承、密切圆减速器等,充分利用它们结构紧凑、减速比大、同轴输入输出、运动平稳性能可靠的特点,将其装置置于中轴上,与原自行车融合一体,从而简化了传动系统的结构,缩小了体积,显现了整车协调性及外观整体性,不觉笨重感和累赘感;二、在传动系统中采用了两套并列的棘轮式超越离合机构,实现随机转换,勿须手柄控制;三、小型原动机按装位置在车架中间或下方部位,重心低、振幅最小、稳定性好;四、机动时遇崎岖路或大坡路,还可脚踏助力。现有的上述几种车型及其驱动装置,它们的不足之处在于一、装在后轴的驱动装置,从车的总体设计看重心偏后、稳定性欠缺、减震性较差,既便加装后减震器,也无助于驱动装置的减震;二、如方案二、三全套动装置附加在车架中间,体积较大,重心也偏上、稳定性欠佳、不尚轻便灵活,两种驱动的转换须搬动手柄,不够方便自如,整车欠缺整体性及良好的外观造型。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传动系统示意图。是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布置方式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图1)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1、脚踏行驶与普通自行车一样,向前脚踏脚蹬曲柄(1),带动与(1)固定在一起的中轴(2),固定在(2)上的一齿啮内接式超越离合机构的主动件-棘爪支座(3),(3)通过其中间件-棘爪(4),啮合从动件-外缘固定有链轮(6)、内孔有棘齿的环套(5),(6)随(5)一起转动,(6)带动链条驱动原自行车后轮轴上的小飞轮,小飞轮瞬即带动后轮滚动向前,。2、机动行驶A、起动与怠速-在静止或脚踏行进中,拉动拉绳起动机构(9),固定在小型发动机曲轴(11)上的磁电机(10)高速旋转,通过电子点火器、高压线及火花塞点燃小型发动机(13),(13)在规定的低速工况下怠速运转,。B、机动行进-当渐进地加大按装在车把上的油门调节器,小型发动机(13)开始进入高速工况,传动箱(17)中的离心式磨擦离合机构(14),在离心力作用下磨擦结合与它连为一体的主齿带轮(15),(15)带动齿形带(16),将动力传递给从齿带轮(18),(18)与设在中轴(2)上的、外环固定在中轴筒(7)内的变速传动轴承(19)内环相连接,经过一级减速的动力由内环输入,(19)运转,再作大速比的减速,从中环低速输出,中环与另一套齿啮内接式超越离合机构的主动件-棘爪支座(20)相连接,(20)在中轴上转动,将动力通过中间件-棘爪(21),啮合从动件-外缘固定有大链轮(6),内孔有棘齿的环套(5),(5)、(6)一起转动,带动链条驱动车后轮轴上的小飞轮,小飞轮瞬即带动后轮滚动前进,。C、熄火与刹车-在车把上象一般轻型摩托车一样装有熄火按钮,当轻轻一按,磁电机接地,立即熄火,有所不同的是按装并联的两只,一只装在把套附近,另一只装在刹车手柄下部,在刹车到位时,也同时按下熄火按钮,熄火后传动系统由于瞬间产生的阻尼,瞬即停止转动,不再有动力输出,只剩车轮的惯性,十分有利刹车制动。若将最高车速设计在25公里/小时,正负值不超过10%,未有超过自行车设计的最高车速,采用原自行车前后涨闸或山地车闸,经实验表明,完全可以达到制动目的。3、安全措施为了安全,设有大链套(8)和小型发动机防护罩(12)。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脚踏两用车,系用于机动兼脚踏行驶的有助力驱动装置的自行车,该两用车由原自行车除中轴部件外其他所有部件、布置在车架中间(或车架下方)部位的小型原动机、设在中轴上置于中轴筒内和传动箱(或传动减速箱)内的传动系统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上述中轴上设有一种同轴输入输出的传动减速装置,中轴上还设有超越离合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脚踏两用车,系用于机动兼脚踏行驶的有助力驱动装置的自行车,该两用车由原自行车除中轴部件外其他所有部件、布置在车架中间(或车架下方)部位的小型原动机、设在中轴上置于中轴筒内和传动箱(或传动减速箱)内的传动系统组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上述中轴上设有一种同轴输入输出的传动减速装置,中轴上还设有超越离合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敬中
申请(专利权)人:刘敬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