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非导磁工件内表面高效光整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表面抛光去毛刺的光整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非导磁工件内表面光整的磁力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技术发展,在液压、生物医疗、核工业、航空等领域对管件内表面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液压管道和元件中,内壁表面的微量毛刺或粗糙度值稍大都会对液体传输的稳定性以及传送效率产生影响,使得液压系统维护频率增加、可靠性下降、甚至会导致液压元件提前损坏,从而影响整体性能;另外内壁毛刺的存在,也会污染内部传输液体的纯度;生物医疗类器械管件内表面的微裂纹极易附着微小颗粒等杂物,且不易被清洗干净,这些杂物及脱落的毛刺若随药液进入人体,将给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大多管件的内表面都是通过传统加工方法获得,这些加工方法不可避免的会在内壁产生毛刺、微裂纹和其他的加工缺陷。查阅相关文献,中国专利公布的“奥氏体不锈钢小孔电解抛光方法”,公开(公告)号CN101892511A,依据阳极发生氧化、阴极发生还原的化学反应原理,利用电能和化学能将孔相贯处毛刺及壁面波峰进行溶解去毛刺。该抛光方法中抛光液含有磷酸1000-1250g,硫酸200-26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非导磁工件内表面光整的磁力研磨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主轴电机、主轴、卡盘、工件、线圈、磁极、导磁体、磁性磨料、尾座、底座、垫块、支座和漆包线,所述主轴电机和主轴固定在支座上,主轴电机通过主轴、卡盘与工件连接,工件尾部由尾座支撑;所述漆包线缠绕成两个线圈,两个线圈包裹工件,并通入单相交流电流,两个线圈由两个垫块支撑并固定;所述磁极为两个,两个磁极通过导磁体连接,放入工件内部,并填入磁性磨料与研磨液;所述的垫块、支座和尾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非导磁工件内表面光整的磁力研磨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主轴电机、主轴、卡盘、工件、线圈、磁极、导磁体、磁性磨料、尾座、底座、垫块、支座和漆包线,所述主轴电机和主轴固定在支座上,主轴电机通过主轴、卡盘与工件连接,工件尾部由尾座支撑;所述漆包线缠绕成两个线圈,两个线圈包裹工件,并通入单相交流电流,两个线圈由两个垫块支撑并固定;所述磁极为两个,两个磁极通过导磁体连接,放入工件内部,并填入磁性磨料与研磨液;所述的垫块、支座和尾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所说的线圈左右两侧旋向相反,当左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安源,全洪军,沈树林,高洋,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