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捆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4955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捆扎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上,用于固定所述钢箱梁;捆扎绳,所述捆扎绳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螺旋扣,所述螺旋扣的一端与所述捆扎绳的另一端连接;扣点,所述扣点设置在运输船的甲板上,所述扣点与所述螺旋扣的另一端连接;其中,利用所述检修车轨道、所述固定部件、所述捆扎绳、所述螺旋扣以及所述扣点将所述钢箱梁捆扎在所述运输船的甲板上,既能提高捆扎效率,又保证所述钢箱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如此,所述捆扎装置结构简单,在捆扎过程中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且所述捆扎装置的最大应力为250Mpa,最大位移为0.5mm,有效提高了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桥梁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捆扎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箱梁运输时,考虑到经济成本,主要利用船舶运输钢箱梁。由于钢箱梁体积大、重量重,装载到船舶甲板上后会导致船舶重心偏高,且水上运输状况复杂,船舶容易受到风浪影响,因此,在运输前必须对所述钢箱梁进行可靠性的刚性固定,确保装载船舶航行安全。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传统的斜撑方法对钢箱梁进行捆扎,但这种捆扎方式需要在钢箱梁上焊接节段作为支撑点,而支撑点的焊接通常会对钢箱梁造成损坏。另外,该方式需要利用结构复杂的捆扎装置,不但浪费材料和人力,而且接触连接不能控制钢箱梁的纵向位移,安全性低。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利用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安全系数高的捆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捆扎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钢箱梁捆扎时,捆扎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安全系数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捆扎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上,用于固定所述钢箱梁;捆扎绳,所述捆扎绳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螺旋扣,所述螺旋扣的一端与所述捆扎绳的另一端与连接;扣点,所述扣点设置在运输船的甲板上,所述扣点与所述螺旋扣的另一端连接;其中,利用所述检修车轨道、所述固定部件、所述捆扎绳、所述螺旋扣以及所述扣点将所述钢箱梁捆扎在所述运输船的甲板上,既能提高捆扎效率,又能保证所述钢箱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固定部件及第二固定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设置在轨道横架与轨道竖架的交叉点处;所述第二固定部件通过卸扣设置在所述轨道横架的两侧。上述方案中,所述捆扎绳包括:第一捆扎绳、第二捆扎绳;所述螺旋扣包括:第一螺旋扣、第二螺旋扣;其中,所述第一捆扎绳的一端与第一固定部件连接,所述第一捆扎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旋扣连接;所述第二捆扎绳的一端与第二固定部件连接,所述第二捆扎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旋扣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扣的应力为30t。上述方案中,所述捆扎绳具体包括:钢丝绳以及钢缆。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捆扎绳包括两根,所述第二螺旋扣包括两个。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捆扎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上,用于固定所述钢箱梁;捆扎绳,所述捆扎绳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螺旋扣,所述螺旋扣的一端与所述捆扎绳的另一端连;扣点,所述扣点设置在运输船的甲板上,所述扣点与所述螺旋扣的另一端连接;其中,利用所述检修车轨道、所述固定部件、所述捆扎绳、所述螺旋扣以及所述扣点将所述钢箱梁捆扎在所述运输船的甲板上,既能提高捆扎效率,又保证所述钢箱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如此,所述捆扎装置结构简单,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且所述捆扎装置的最大应力为250Mpa,最大位移为0.5mm,有效提高了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捆扎装置横向捆扎钢箱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捆扎装置纵向捆扎钢箱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横向捆扎钢箱梁时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纵向捆扎钢箱梁时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提高捆扎钢箱梁的效率及安全系数,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捆扎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上,用于固定所述钢箱梁;捆扎绳,所述捆扎绳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螺旋扣,所述螺旋扣的一端与所述捆扎绳的另一端连接;扣点,所述扣点设置在运输船的甲板上,所述扣点与所述螺旋扣的另一端连接;其中,利用所述检修车轨道、所述固定部件、所述捆扎绳、所述螺旋扣以及所述扣点将所述钢箱梁捆扎在所述运输船的甲板上,既能提高捆扎效率,又保证所述钢箱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捆扎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固定部件1、捆扎绳2、螺旋扣3、扣点4;其中,所述固定部件1设置在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5上,用于固定所述钢箱梁。所述捆扎绳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1连接,所述捆扎绳2的另一端与螺旋扣3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扣3的另一端与扣点4连接;所述扣点4设置在运输船的甲板上。所述捆扎绳2与甲板之间的角度为45度。具体地,所述检修车轨道5包括:轨道横架51及轨道竖架52;所述固定部件1包括:第一固定部件11及第二固定部件12;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固定部件11设置在轨道横架51与轨道竖架52的交叉点处,对所述钢箱梁进行横向捆扎,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横偏及横摇。为了保护所述轨道横架51与轨道竖架52,在安装所述第一固定部件11及所述第二固定部件12时,所述第一固定部件11与所述轨道横架51与轨道竖架52的间隙为20mm,所述第二固定部件12与所述轨道横架51间隙为20mm。这里,所述捆扎绳2包括:第一捆扎绳21、第二捆扎绳22;所述螺旋扣3包括:第一螺旋扣31、第二螺旋扣32;其中,所述第一捆扎绳21的一端与第一固定部件11连接,所述第一捆扎绳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旋扣31连接;所述第二捆扎绳22的一端与第二固定部件12连接,所述第二捆扎绳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旋扣32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螺旋扣31、第二螺旋扣32的结构相同,最大应力为30t;所述第一螺旋扣31包括一个,所述第二螺旋扣32包括两个。所述第一捆扎绳21及所述第二捆扎绳22材料相同,具体可以为钢丝绳或钢缆;所述钢丝绳及钢缆的直径可以为28mm;所述第一捆扎绳21包括一根,所述第二捆扎绳22包括两根。另外,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固定部件12通过卸扣6设置在所述轨道横架51的两侧,对所述钢箱梁进行纵向固定,防止运输过程中的纵摇。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件12包括:第三固定部件121及第四固定部件122,所述卸扣6包括:第一卸扣及第二卸扣。实际应用中,在捆扎钢箱梁之前,首先,要确定第一固定部件11及第二固定部件12捆扎数量及捆扎位置。具体地,根据钢箱梁段的重量,按照中国船级社《海上拖航指南2011》,计算整体钢箱梁的横向与纵向受力情况,结合捆扎装置和梁段轨道本身能承受载荷的情况,计算出横向与纵向装置需要设置的数量,并合理布局出第一固定部件11与第二固定部件12的捆扎位置。首先,根据《海上拖航指南2011》中附录1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上,用于固定所述钢箱梁;捆扎绳,所述捆扎绳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螺旋扣,所述螺旋扣的一端与所述捆扎绳的另一端连接;扣点,所述扣点设置在运输船的甲板上,所述扣点与所述螺旋扣的另一端连接;其中,利用所述检修车轨道、所述固定部件、所述捆扎绳、所述螺旋扣以及所述扣点将所述钢箱梁捆扎在所述运输船的甲板上,既能提高捆扎效率,又能保证所述钢箱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钢箱梁的检修车轨道上,用于固定所述钢
箱梁;
捆扎绳,所述捆扎绳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
螺旋扣,所述螺旋扣的一端与所述捆扎绳的另一端连接;
扣点,所述扣点设置在运输船的甲板上,所述扣点与所述螺旋扣的另一端
连接;其中,
利用所述检修车轨道、所述固定部件、所述捆扎绳、所述螺旋扣以及所述
扣点将所述钢箱梁捆扎在所述运输船的甲板上,既能提高捆扎效率,又能保证
所述钢箱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一
固定部件及第二固定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部件设置在轨道横架与轨道竖架的交叉点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慧阮家顺祝李元陈望民张虎
申请(专利权)人: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