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余热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矿热炉的升压式余热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矿热炉大多为半封闭电炉,它不仅解决了冶炼的工艺操作问题,而且为有效的解决炉气净化和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创造了条件;半封闭电炉产生的烟气量为全封闭烟气量的10~15倍,在生产过程中大约近50%的能耗都是以低温烟气的显热形式排入大气,既浪费热能又污染环境。然而,目前的矿热炉烟气余热基本上没有回收,主要是由于烟气温度低,余热回收所需的投资高。所以现今需要提供一个能够进行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来充分对余热进行回收与处理,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余热未能很好的进行回收再利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矿热炉的升压式余热发电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矿热炉的升压式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主轴与发电机的转轴联接的汽轮机,带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余热锅炉,装在所述余热锅炉中的省煤器和蒸发 ...
【技术保护点】
基于矿热炉的升压式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7),主轴与发电机(7)的转轴联接的汽轮机(6),带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余热锅炉(1),装在所述余热锅炉(1)中的省煤器(3)和蒸发受热面(2),与省煤器(3)的出口端连通的汽包(4),饱和蒸汽进口与汽包(4)的饱和蒸汽出口连通、过热蒸汽输出端与汽轮机(6)的蒸汽输入端相连接的蒸汽过热炉(5),输入端与汽轮机(6)的蒸汽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省煤器(3)的输入端相连的冷凝器(9),以及连接在省煤器(3)输入端与输出端上的闪蒸器(8),所述闪蒸器(8)的输出端还与汽轮机(6)相连接;所述蒸发受热面(2)的入口端与汽包(4)的水空间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矿热炉的升压式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7),主轴与发电机(7)的转轴联接的汽轮机(6),带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余热锅炉(1),装在所述余热锅炉(1)中的省煤器(3)和蒸发受热面(2),与省煤器(3)的出口端连通的汽包(4),饱和蒸汽进口与汽包(4)的饱和蒸汽出口连通、过热蒸汽输出端与汽轮机(6)的蒸汽输入端相连接的蒸汽过热炉(5),输入端与汽轮机(6)的蒸汽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省煤器(3)的输入端相连的冷凝器(9),以及连接在省煤器(3)输入端与输出端上的闪蒸器(8),所述闪蒸器(8)的输出端还与汽轮机(6)相连接;所述蒸发受热面(2)的入口端与汽包(4)的水空间连通、出口端与汽包(4)的汽空间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发电机(7)内部还设置有余热发电控制系统,该余热发电控制系统由变压器T1,串接在变压器T1的副边线圈上的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串接在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正输出端与负输出端之间的电源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以及串接在电源电路中的升压电路(10)组成,变压器T1的原边线圈的两端组成输入端;所述升压电路(10)由三极管VT101,三极管VT102,三极管VT103,三极管VT104,三极管VT105,正极经二极管D101后与三极管VT101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电阻R101、R102后与三极管VT10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01,正极与三极管VT10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02,一端与三极管VT10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10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感L101,P极与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相连接、N经电阻R108后与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2,N极与三极管VT101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10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3,N极与三极管VT103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03后与电阻R101和电阻R102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6,一端与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106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105,P极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4,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106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04,一端与三极管VT104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06,一端与三极管VT104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5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07,以及正极与二极管D102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二极管D105后与三极管VT10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03组成;其中,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10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104的基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106的P极还与三极管VT105的基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矿热炉的升压式余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正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后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