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洪烨专利>正文

脚踏车踏板及与其配合固定在鞋底上的防滑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50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脚踏车踏板,它包括与脚踏车曲柄臂固定连接的踏板心轴,安装在踏板心轴上的绕踏板心轴转动的踏板本体,跨于踏板心轴轴线安装在踏板本体脚踏面上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用来与一个连接在骑脚踏车者的鞋底上的防滑块相啮合,夹紧装置采用两个抱合的夹紧件,两个夹紧件对称的设置在踏板心轴两侧,夹紧件通过枢轴旋转的安装在踏板本体上,在抱合的夹紧件前后的踏板本体上分别安装有将两个夹紧件压紧抱合的偏压弹性件,其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其上扣、脱扣操作简单方便,适用各种比赛用车,更适合用于休闲娱乐目的普通人士使用。另外其弹性件的偏压力的大小容易控制,不会出现自动脱扣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踏车的踏板,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与踏板配合固定在鞋底上的防滑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美国专利4928549中公开了一种脚踏车踏板,它包括与脚踏车曲柄臂固定连接的踏板心轴,安装在踏板心轴上的绕踏板心轴转动的踏板本体,跨于踏板心轴安装在踏板本体脚踏面上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用来与一个连接在骑脚踏车者的鞋底上的防滑块相啮合,该踏板的夹紧装置包括一个水平取向的前夹紧件,该前夹紧件配置在踏板的前面用来与该防滑块的前凸台相啮合,一个用来与该防滑块后凸台相啮合的后夹紧件可枢转的连接在该踏板的后部,以及一个偏压该后夹紧件向前朝向踏板体的弹性件,该后夹紧件的上表面具有一个当防滑块与踏板相啮合时与该防滑块相配合的竖直的倾斜部分,以及后夹紧件的内侧面具有当防滑块与踏板相脱开时与该防滑块相配合的各自的水平倾斜部分。近年来,脚踏车踏板已被设计来用于特定目的,如休闲、越野骑车、公路赛车等。更多地则用于休闲娱乐目的,上述的脚踏车踏板以及后来出现其它踏板则更多的适用于越野骑车、公路赛车等比赛目的的用车,其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另外其使用操作方法复杂,更适用于专业运动员使用。具体的说其上扣困难,在上扣时要先将防滑块的前凸台插入到前夹紧件的卡槽中,然后将防滑块的后凸台向下压紧在夹紧装置的上表面,然后向下踩,从而使该后夹紧件克服弹性件的偏压力产生枢转,防滑块的后凸台从后夹紧件的边缘进入后夹紧件的卡槽内以后,后夹紧件在弹性件的偏压力作用下,与防滑块抱合,实现夹紧,其多了一个上扣的动作,如果在不好的路段骑行,需要不断重复脱扣、上扣,在脱扣后再上扣,又要重新对位,则会浪费时间,影响骑行的速度;另外其弹性件的偏压力的大小不易控制,偏压力太大,则上下扣费力,偏压力太小,则夹紧装置对防滑块抱合不紧,出现自动脱扣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的脚踏车踏板,其上扣、脱扣操作简单方便,适用各种比赛用车,更适合用于休闲娱乐目的普通人士使用。本专利技术另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与所述脚踏车踏板配合固定在鞋底上的防滑块。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脚踏车踏板,它包括与脚踏车曲柄臂固定连接的踏板心轴,安装在踏板心轴上的绕踏板心轴转动的踏板本体,跨于踏板心轴轴线安装在踏板本体脚踏面上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用来与一个连接在骑脚踏车者的鞋底上的防滑块相啮合,其特点是所述的夹紧装置设有两个抱合的夹紧件,两个夹紧件对称的设置在踏板心轴两侧,夹紧件通过枢轴旋转的安装在踏板本体上,在抱合的夹紧件前后的踏板本体上分别安装有将两个夹紧件压紧抱合的偏压弹性件,在所述两个夹紧件与鞋底接触的端面的内侧分别设有凸台,两个凸台以踏板心轴的轴线为中心前后对称地设置在两个夹紧件上。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夹紧件为半圆瓦形,两夹紧件抱合后形成圆桶状,在其中一个夹紧件与另一个夹紧件互相抱合的接触面上设有凸齿,在另一个夹紧件的相对应处设有与凸齿相啮合的凹槽。在互相抱合的接触面上采用凸齿与凹槽啮合,当两个夹紧件受到偏压弹性件的压紧力大小不等时,能够保证两夹紧件正常抱合,不会相互错开。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凸齿为半圆柱形。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所述的踏板本体前后端面上设有调节弹性件偏压力的调节螺钉。根据骑行的需要,通过调节螺钉来调节弹性件偏压力的大小。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所述的踏板本体的两个脚踏面的至少一个脚踏面上装有夹紧装置。在所述的踏板本体的一个脚踏面上装有夹紧装置,也可以在踏板本体的两个脚踏面上都装有夹紧装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踏板本体的两个脚踏面的至少一个脚踏面设置为与鞋底相吻合的弧面形状。踏板本体脚踏面设置为与鞋底相吻合的弧面形状,在骑行时,踏板与鞋底充分接触,使骑行更舒适。本专利技术另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与所述脚踏车踏板配合固定在鞋底上的防滑块,其特点是防滑块的前后两端设置为与前后夹紧件配合的圆弧面,在防滑块的前后两端的上端面边部设有与夹紧件上的凸台相啮合的凹槽。本专利技术另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另外为了向下踩时省力和更容易对准夹紧装置,在所述防滑块的下端面边缘倒角成锥面形状。本专利技术另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防滑块为圆饼状。本专利技术另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防滑块为马鞍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夹紧装置采用两个抱合的夹紧件,两个夹紧件对称的设置在踏板心轴两侧,夹紧件通过枢轴旋转的安装在踏板本体上,在抱合的夹紧件前后的踏板本体上分别安装有将两个夹紧件压紧抱合的偏压弹性件,其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其上扣、脱扣操作简单方便,适用各种比赛用车,更适合用于休闲娱乐目的普通人士使用。具体的说其上扣时,将防滑块对准夹紧装置,然后向下踩,两夹紧件克服弹性件的偏压力产生枢转,前后分开,防滑块进入到夹紧装置中,两夹紧件在弹性件的偏压力作用下复位,与防滑块抱合,转动鞋,使夹紧件上凸台与防滑块的凹槽啮合,实现鞋与踏板之间的连接,如果在不好的路段骑行,需要不断重复脱扣、上扣,在脱扣后再上扣,不需要重新对位,节约了时间;另外其弹性件的偏压力的大小容易控制,不会出现自动脱扣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与防滑块啮合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的后视立体图。图4为一个夹紧件的立体图。图5为另一个夹紧件的立体图。图6为双簧偏压弹性件立体图。图7为调节偏压弹性件用的挡块立体图。图8为防滑块的立体图。图9为两个脚踏面上都装有夹紧装置的实施方式立体图。图10为图9的采用双面板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双面板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9中上下两个夹紧装置的夹紧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踏板本体上下脚踏面均为弧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脚踏车踏板,如图1、2、3所示,它包括与脚踏车曲柄臂固定连接的踏板心轴2,安装在踏板心轴2上的绕踏板心轴转动的踏板本体1,跨于踏板心轴2轴线安装在踏板本体1脚踏面上的夹紧装置3,夹紧装置3用来与一个连接在骑脚踏车者的鞋底上的防滑块8相啮合,所述的夹紧装置设3有两个抱合的夹紧件6,两个夹紧件6设置在踏板心轴2两侧,夹紧件6通过枢轴4旋转的安装在踏板本体1上,在抱合的夹紧件6前后的踏板本体1上分别安装有将两个夹紧件压紧抱合的偏压弹性件5,在所述两个夹紧件6与鞋底接触的端面的内沿分别设有凸台7,两个凸台7以踏板心轴的轴线为中心前后对称地设置在两个夹紧件6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设计点为如图8所示,一种与所述脚踏车踏板配合固定在鞋底上的防滑块8,防滑块8的前后两端设置为与前后夹紧件6配合的圆弧面,在防滑块8的前后两端的上端面边部设有与夹紧件上的凸台7相啮合的凹槽13。所述的防滑块设计为圆饼状。为了减轻鞋的重量,所述的防滑块也可设计为马鞍状。上扣时,将防滑块8对准夹紧装置3,然后向下踩,两夹紧件6克服弹性件5的偏压力产生枢转,前后分开,防滑块8进入到夹紧装置3中,两夹紧件6在弹性件5的偏压力作用下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车踏板,它包括与脚踏车曲柄臂固定连接的踏板心轴(2),安装在踏板心轴(2)上的绕踏板心轴转动的踏板本体(1),跨于踏板心轴(2)轴线安装在踏板本体(1)脚踏面上的夹紧装置(3),夹紧装置(3)用来与一个连接在骑脚踏车者的鞋底上的防滑块(8)相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装置设(3)有两个抱合的夹紧件(6),两个夹紧件(6)设置在踏板心轴(2)两侧,夹紧件(6)通过枢轴(4)旋转的安装在踏板本体(1)上,在抱合的夹紧件(6)前后的踏板本体(1)上分别安装有将两个夹紧件压紧抱合的偏压弹性件(5),在所述两个夹紧件(6)与鞋底接触的端面的内沿分别设有凸台(7),两个凸台(7)前后对称地设置在两个夹紧件(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烨
申请(专利权)人:马洪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