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3911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自动上料机械领域,具体涉及能够实现自动卸料的斗提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包括支架、料斗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所述的料斗设有卸料口、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料斗通过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可移动地设置于导轨,所述的卸料口设有卸料门,所述的卸料门一端为铰接于卸料斗的旋转端、另一端为可向下旋转打开的卸料端,所述的卸料端设有第三轮组,所述的第三轮组可沿导轨滑动,所述的导轨设有可供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通过、并使第三轮组落入的缺口,第三轮组落入该缺口时卸料门开启,所述的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料斗沿导轨移动。该种升降料斗具有结构简单、使用节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上料机械领域,具体涉及能够实现自动卸料的斗提机。
技术介绍
自动上料机械在连续化工业生产线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而间歇式自动上料机械由于其载量大、喂料精确等特点,在一些特殊场景中应用较广。由于自动上料机械在工业生产流程中一般位于最初环节,行业对于自动上料机械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104192581A所公开的一种料斗通过设置摆动架,实现了在不倾斜料斗主体的前提下有效卸料,但该种料斗的摆动架需要独立设置驱动装置,且其结构较为复杂,在技术上尚有优化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节能的斗提机。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包括支架、料斗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所述的料斗设有卸料口、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料斗通过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可移动地设置于导轨,所述的卸料口设有卸料门,所述的卸料门一端为铰接于卸料斗的旋转端、另一端为可向下旋转打开的卸料端,所述的卸料端设有第三轮组,所述的第三轮组可沿导轨滑动,所述的导轨设有可供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及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包括支架、料斗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所述的料斗设有卸料口、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料斗通过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可移动地设置于导轨,所述的卸料口设有卸料门,所述的卸料门一端为铰接于卸料斗的旋转端、另一端为可向下旋转打开的卸料端,所述的卸料端设有第三轮组,所述的第三轮组可沿导轨滑动,所述的导轨设有可供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通过、并使第三轮组落入的缺口,第三轮组落入该缺口时卸料门开启,所述的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料斗沿导轨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包括支架、料斗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所述的料斗设有卸料口、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料斗通过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可移动地设置于导轨,所述的卸料口设有卸料门,所述的卸料门一端为铰接于卸料斗的旋转端、另一端为可向下旋转打开的卸料端,所述的卸料端设有第三轮组,所述的第三轮组可沿导轨滑动,所述的导轨设有可供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通过、并使第三轮组落入的缺口,第三轮组落入该缺口时卸料门开启,所述的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料斗沿导轨移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绞盘、滑轮组、固定耳和缆索,所述的绞盘设置于电机的主轴,所述的滑轮组包括设置于支架的定滑轮和设置于料斗的动滑轮,所述的固定耳固定设置于支架,所述的缆索的第一端设置于绞盘、依次绕过定滑轮、动滑轮、第二端与固定耳连接;导轨的缺口处还设有衔接板,所述的第三轮组落入缺口时由该衔接板承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还设有围挡,所述的围挡由料斗外壁向下延伸并包裹卸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其特征在于:还设防坠落的保险装置。4.机械式自动卸料斗提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信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