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动修正装置、透镜单元、摄像装置以及驱动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3728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抖动修正装置、透镜单元和摄像装置。抖动修正装置能够基于由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件检测出的位置确定上述移动框在上述第1方向上的移动量;第1驱动部包括设于上述固定框和上述移动框中的一方上的第1线圈和设于上述固定框和上述移动框中的另一方上且至少在单面具有3极以上的磁极部的第1磁体,通过对上述第1线圈施加电压,能够使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件通过检测自上述第1磁体产生的磁场来检测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1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在上述第1磁体的上述单面,自所有的N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大致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抖动修正装置、抖动修正装置用驱动器以及具有抖动修正装置的摄像机、数码相机或者具有摄像功能的移动设备等的透镜单元以及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设于相机等上的抖动修正装置中,利用使用了角速度传感器等的手抖检测电路检测相机上发生的手抖,基于该检测量,利用驱动器使保持例如作为摄像透镜的一部分的修正透镜或摄像元件的移动框移位,而使摄像元件和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相对位移,由此来抑制图像的抖动。近年来,出于提高相机等的设计性的观点,存在期望机身薄型化的倾向。因此,搭载于这样的相机等上的抖动修正装置也要求更为紧凑的结构。对此,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抖动修正装置,其具有驱动器,该驱动器设有磁化有3个以上磁极的磁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20303号公报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驱动器包括磁体、与磁体相对且在通过通电而产生的磁力的作用下与磁体相对移动的线圈和检测磁体的位置的位置检测部件(霍尔元件),该磁体在单侧具有3个以上的磁极部。这样,通过使用具有3个以上磁极部的磁体,具有增加线圈、霍尔元件的设计布局的自由度这样的优点。特别是,在为了实现相机等的薄型化而采用所谓弯曲类的透镜镜筒时,由于厚度方向的空间有限,因此,这样的驱动器可以很好地用于抖动修正装置。然而,具有在单侧具备3个以上磁极部的磁体的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驱动器未充分考虑磁极部的磁通的泄漏,已经判明磁通向外部的扩散变多,可能会影响另一轴移动方向的位置检测部件,导致修正透镜或摄像元件的位置检测精度、位置控制精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虽具有紧凑的结构但能够高精度地确保抖动修正控制的驱动器、抖动修正装置、透镜单元以及摄像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目的,反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的第I抖动修正装置通过沿在与光轴大致正交的面内彼此不同的第I方向和第2方向驱动保持有透镜或固体摄像元件的移动框来进行摄像时的抖动的修正,其中,该抖动修正装置包括:固定框;移动框,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框相对移动;第I驱动部,其使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I方向上移动;第2驱动部,其使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2方向上移动;第I位置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的相对位置;第2位置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2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能够基于由上述第I位置检测部件检测出的位置确定上述移动框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移动量;上述第I驱动部包括设于上述固定框和上述移动框中的一方上的第I线圈和设于上述固定框和上述移动框中的另一方上且至少在单面具有3极以上的磁极部的第I磁体,通过对上述第I线圈施加电压,能够使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I方向上相对移动;上述第I位置检测部件通过检测自上述第I磁体产生的磁场来检测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在上述第I磁体的上述单面,自所有的N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大致一致。在单面具有3极以上的磁极部的上述第I磁体中,已经判明:存在中央的磁极部(中央磁极部)和两端的磁极部(端侧磁极部)且各磁极部的纵磁通量之和非大致一致的情况下,磁通容易向磁铁的外部泄漏,因此,漏出的磁通会影响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件,可能会导致修正透镜或摄像元件的位置检测精度、位置控制精度下降。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述第I磁体的上述单面,使自所有的N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大致一致,能够使上述第I磁体内的磁场达到平衡,从而减小磁通向外部的泄漏,由此能够抑制对检测成为另一轴侧的第2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的第2位置检测部件的影响,能够提供降低了修正透镜或摄像元件的位置检测精度、位置控制精度下降的可能性的抖动修正装置。在上述第I抖动修正装置中,优选的是,在上述第I磁体的单面,自所有的N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大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的0.8倍且小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的1.2倍。无需使自所有的N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完全一致,通过使自所有的N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大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的0.8倍且小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的1.2倍,即可充分地减小磁通的泄漏,因此,能够抑制对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件的影响。在上述第I抖动修正装置中,优选的是,在上述第I磁体的单面,自所有的N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大于等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的0.85倍且小于等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的1.15倍。通过使自所有的N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大于等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的0.85倍且小于等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的1.15倍,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对上述第2位置检测部件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目的,反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侧面的第2抖动修正装置通过沿在与光轴大致正交的面内彼此不同的第I方向和第2方向驱动保持有透镜或固体摄像元件的移动框来进行摄像时的抖动的修正,其中,该第2抖动修正装置包括:固定框;移动框,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框相对移动;第I驱动部,其使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I方向上移动;第2驱动部,其使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2方向上移动;第I位置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第2位置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2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能够基于由上述第I位置检测部件检测出的位置确定上述移动框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移动量;上述第I驱动部包括设于上述固定框和上述移动框中的一方上的第I线圈和设于上述固定框和上述移动框中的另一方上且在单面具有3极的磁极部的第I磁体,通过对上述第I线圈施加电压,能够使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I方向上相对移动;上述第I位置检测部件通过检测自上述第I磁体产生的磁场来检测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上述第I磁体沿着上述第I方向包括配置于中央的中央磁极部和配置于该中央磁极部的两侧且与上述中央磁极部极性不同的端侧磁极部,上述中央磁极部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上述端侧磁极部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宽度之和的0.75倍且小于上述端侧磁极部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宽度之和的1.75倍。为了在上述第I磁体的上述单面,使自所有的N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接近,使上述第I方向上的中央磁极部的宽度和其两侧的端侧磁极部的宽度I比I是不够的,需要使中央磁极部的宽度更大。这是因为,与中央磁极部相比,端侧磁极部的磁通容易自侧面绕到背面侧,因此,通过使中央磁极部的宽度大于端侧磁极部的宽度,而不是单纯地使它们I比I,能够很好地防止磁通绕到背面侧。更具体而言,通过使上述中央磁极部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宽度大于上述端侧磁极部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宽度之和的0.75倍且小于上述端侧磁极部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宽度之和的1.75倍,能够使自所有的N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与自所有的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0/CN104865775.html" title="抖动修正装置、透镜单元、摄像装置以及驱动器原文来自X技术">抖动修正装置、透镜单元、摄像装置以及驱动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抖动修正装置,其通过沿在与光轴大致正交的面内彼此不同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驱动保持有透镜或固体摄像元件的移动框来进行摄像时的抖动的修正,其特征在于,该抖动修正装置包括:固定框;移动框,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框相对移动;第1驱动部,其使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1方向上移动;第2驱动部,其使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2方向上移动;第1位置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的相对位置;第2位置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2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能够基于由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件检测出的位置确定上述移动框在上述第1方向上的移动量;上述第1驱动部包括设于上述固定框和上述移动框中的一方上的第1线圈和设于上述固定框和上述移动框中的另一方上且至少在单面具有3极以上的磁极部的第1磁体,通过对上述第1线圈施加电压,能够使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1方向上相对移动;上述第1位置检测部件通过检测自上述第1磁体产生的磁场来检测上述移动框相对于上述固定框在上述第1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在上述第1磁体的上述单面,自所有的N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与自所有的S极的磁极部产生的总磁通量之和大致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山翔船桥章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