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燕专利>正文

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568 阅读:4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其包括一前轮叉管、一车把立管及左、右踏板,其还包括分别与该左、右踏板连接的连杆曲柄机构以及与该两组连杆曲柄机构连接的链轮变速机构。该车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制作简单、造价低廉,适宜批量生产,是一种理想的集健身、娱乐、休闲、代步于一身的小型运动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踏板式踏步自行车
技术介绍
目前踏板车动力传递装置一般都采用齿条、链条加齿轮传动。变速机构 一般都采用齿轮、链轮加速。这些机构的结构繁杂笨重,而且制作安装精度 高,制造成本高,不宜批量生产及产品商品化。而且,目前各种踏板车其两后轮都为驱动轮,因此在转弯行驶时两后轮 速差无法实现自动调节,因而转弯行驶时前轮及车把控制不平稳,同时后轮 对地面不是纯滚动,有滑动现象,容易磨损轮胎。并且,目前踏板车传动形式一般为往复式传动,而非循环式传动,因此 无法直接实现倒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上述现有技术结构繁杂、制造成本高、稳定 性、可靠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踏板式踏步自行车。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其包括一前轮叉管、 -车把立管及左、右踏板, 其还包括分别与该左、右踏板连接的连杆曲柄机构以及与该两组连杆曲柄机 构连接的链轮变速机构。其中,该链轮变速机构包括一个第一主动链轮、 一个与该第一主动链轮 链配合的第一从动链轮、 一个与该第一从动链轮同轴设置的第二主动链轮以及一个与该第二主动链轮链配合的第二从动链轮。其中,该两组连杆曲柄机构包括与该左、右踏板连接的左、右连杆以及 与该左、右连杆连接的左、右曲柄,并且该左、右曲柄轴上设置有该第一主 动链轮。其中,该第二从动链轮为单向飞轮,其同轴设有一个驱动后轮,该驱动 后轮两外侧对称设有两个差速后轮,内侧设有刹车组件。其中,该第一从动链轮与该第二主动链轮为双连链轮。其中,该车把立管内设置有-…个凸字形的铰链接头内片,该前轮叉管内 设置有一个凹字形的铰链接头外片,并且该铰链接头内片与该铰链接头外片 通过螺栓铰接。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其实现一机构、零件多用途,所用零配件力求采用自行车通用配件及机 械标准件,产品性能可靠、结构紧凑、重量轻,达到高质、高效、低耗效果, 有利于批量生产;其不需要能源,适用于男女老幼健身锻炼,骑行人只要站立在车踏板上 用双脚上下踏动踏板,利用人体自身重量,将其转化为驱动力,使车行使, 加上手部及全身性协调动作,能加快脉搏的跳动,增加血液循环,使以及跳 动速度变慢,心功能提高,同时由于运动时人吸氧量增加,使锻炼者的肺活 量得以明显提升,肺功能提高;其在车辆使用时,可随即将车把及车把立管展开,车辆须存放或随身携 带时,随即可将车把及车把立管折叠于车架踏板上。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前轮叉管与车把立管剖面结构图(未折叠状态)。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前轮叉管与车把-力:管另,方向的剖面结构图 (未折叠状态)。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前轮叉管与车把立管剖面结构图(折叠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l、图2所示, 一种踏板式踏步自行车,靠人体重力或踏力实现动力传递和加速的摆式踏板车,其包括前轮部件、后轮部件及车架部件。 前轮部件主要是主导并控制行车方向,具体包括主导行车方向的前轮10,控制行车方向的车把3,控制车辆刹车或减速的刹车车把2,固定前轮 10及铰接车把立管1的前轮叉管4,铰接前轮叉管4及连接车把3的车把立车架部件主要由作为驱动机构的与左、右踏板71、 72连接的连杆曲柄 机构以及与该连杆曲柄机构连接的链轮变速机构组成。其中,左、右踏板71、 72传递骑行人双脚的动力,连杆曲柄机构将两踏板上下摆动转换成曲柄轴 5单向向前转动,链轮变速机构实现后轮加速。具体地,该链轮变速机构包括一个第一主动链轮14、--个与该第一主动 链轮14链配合的第一从动链轮12、一个与该第-j从动链轮12同轴设置的第 二主动链轮11以及一个与该第二主动链轮11链配合的第二从动链轮17,该 第一从动链轮12与该第二主动链轮11为双连链轮,第二从动链轮17为单 向飞轮;该两组连杆曲柄机构包括与该左、右踏板71、 72连接的左、右连 杆51、 52以及与该左、右连杆5K 52连接的左、右曲柄61、 62,并且该左、 右曲柄轴15上设置有该第一主动链轮14。后轮部件具体包括与第二从动链轮17同轴设置并驱动车辆前行的驱 动后轮8,这样采用单向飞轮形式的链轮变速机构中的第二从动链轮17,单 向传递扭矩,驱动后轮8加速转动;驱动后轮8内侧还设有刹车组件16对 车辆实行刹车或减速;驱动后轮8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差速后轮91、 92,其实现车辆在转弯时的后轮速差自动调节,支撑支架,保证车辆静态、动态时 平衡稳定。骑行人使用本踏板式踏步自行车时,其两脚分别站立于左右踏板71、 72 上,做踏歩动作,利用人体重力交替将踏板71、 72踩—卜—,当一侧踏板踩下 牵动此侧连杆51或52及曲柄61或62驱动曲柄轴15单向向前转动(如图2 中箭头所示),从而驱动曲柄轴15上的第一主动链轮14与第--从动链轮12 (双连链轮),再由第二主动链轮ll (双连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17 (单向 飞轮)以及链条13联动完成对驱动后轮8的加速转动,驱动车辆前行。与 此同时,由于曲柄61、 62在曲柄轴15两端,其曲柄方向分别在曲柄轴15 圆周180度方位上,所以另侧曲柄61或62及连杆51或52推动另侧踏板上 行至上止点,即行下踏,同样完成以上传动、加速,同时推动另侧踏板上行 全过程,驱动车辆不断前行。上述链轮变速机构也可以采用齿轮变速或其他变速机构替代,凡依本发 明原理或结构形式做相似变化或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3-图5所示,为了在车辆使用时,可随即将车把3及车把立管1展 开,而在车辆须存放或随身携带时,随即可将车把3及车把立管1折叠于车 架踏板上,该车把立管1内设置有一个凸字形的铰链接头内片11,该前轮叉 管4设置有一个凹字形的铰链接头外片41 ,车把立管1插入前轮叉管4内, 并且该铰链接头内片11与该铰链接头外片41通过螺栓铰接。权利要求1. 一种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其包括一前轮叉管、一车把立管及左、右踏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分别与该左、右踏板连接的连杆曲柄机构以及与该两组连杆曲柄机构连接的链轮变速机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链轮变 速机构包括一个第一主动链轮、一个与该第一主动链轮链配合的第一从动链轮、 一个与该第一从动链轮同轴设置的第二主动链轮以及一个与该第二主动链轮链配合的第二从动链轮。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两组连杆曲柄机构包括与该左、右踏板连接的左、右连杆以及与该左、右连杆连接的左、右曲柄,并且该左、右曲柄轴上设置有该第一主动链轮。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从动链轮为单向飞轮,其同轴设有一个驱动后轮,该驱动后轮两外侧对称设有两个差速后轮,内侧设有刹车组件。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从动链轮与该第二主动链轮为双连链轮。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车把立 管内设置有一个凸字形的铰链接头内片,该前轮叉管内设置有一个凹字形的铰链接头外片,并且该铰链接头内片与该铰链接头外片通过螺栓铰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踏板式踏步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其包括一前轮叉管、一车把立管及左、右踏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分别与该左、右踏板连接的连杆曲柄机构以及与该两组连杆曲柄机构连接的链轮变速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陈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