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柏松专利>正文

一种合成强化功能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35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强化功能米及其制备方法。这种米总淀粉含量≥80%,其中的直链淀粉的含量≤25%。其制备方法是按比例配料,并将其充分混匀;混合均匀的配料,在一定压力下逐渐升温挤压,使其成为半糊化状态,然后切割成型;最后将成型的配料烘干,使其水份含量低于13%。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五谷杂粮和多种维生素合理搭配得到,能按日常烹煮方法进行烹煮,且米粒松散,不粘不糊锅,口感松软爽口,清香郁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整个合成强化功能米的制备过程中,没有采用任何化学粘合剂,配料间就能自然粘合,方法简便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强化功能米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合成强化功能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中国人是以大米和面粉为主食,实际上这种饮食结构很不合理,因为这些主食原料单一,营养不够全面,长期单一食用会诱发许多营养失衡的疾病。若想达到营养全面,人们同时还需要食用一些五谷杂粮和各种蔬菜、水果,这样不仅麻烦,而且大家也知道,有些五谷杂粮的口感不佳,尽管它的营养价值高,人们也不愿食用。实际上,最让人们不能接受的是这样要改变中国人传统的饮食习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不改变中国人传统饮食习惯,又能解决营养失衡和口感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强化功能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简便,各种食用植物粘合性好的合成强化功能米的制备方法。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食用大米,正如上面所述的,这种主食结构单一,营养搭配不合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众对食物的追求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已进入了糖尿病、肥胖病等疾病高发期,而且人们对食疗的认识和要求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经研究发现,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用植物混合在一起时,当其直链淀粉总含量高时产品耐煮,直链淀粉含量低时不耐煮;而直链淀粉过低,在水中烹煮时会散,过高又易使产品发硬、口感不松软,为此我们需要合理地搭配食物,使其直链淀粉含量处于一适当比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合成强化功能米,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总淀粉含量≥80%,其中直链淀粉含量≤25%。-->具体地说,这种合成强化功能米,它含有大米粉和玉米粉,其重量配比为1-9∶9-1。当然,为了使其营养更加丰富,还可在其中添加其它成份,如胡萝卜粉、食用油、多种维生素、乳酸钙,其加入量均应满足国家标准。上述多种维生素或为维生素C和/或维生素B1和/或维生素B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上述合成强化功能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料混合;升温成型;烘干。为了解决口感问题,配料所用原料的目数趋于一致较好,最好是所用原料的目数为80-100目;如果原料较粗,可先进行粉碎再按比例进行配料。上述混合,是指将配料充分混匀,具体地说,将配料送入混合机中搅拌混合10-20分钟,通常就已混匀。上述升温成型,是指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送入挤压成型机内,在一定压力下逐渐升温并挤压,使原料成半糊化状态,然后经过切割成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升温,主要是除去其中的水份,所以它可根据配料中所含水份的不同,选择温升幅度,当本专利技术选用大米和玉米配料时,上述升温的范围最好是从65℃升至95℃;压力范围是50-60CMPA;大约升温时间3-5分钟即可满足水份要求。上述烘干,是指将成型的配料烘干,使其水份含量低于13%。具体地说,是将配料送入烘干机中在55-65℃温度范围内烘干60-120分钟,得产品。本专利技术之所以要烘干,其目的在于使最终成品水份达标。在上述升温成型后与烘干前,最好先降温风干,具体地说,是指在风干机内降温2-3分钟。本专利技术之所以采用了降温步骤,主要是为了配料的迅速冷却,便于烘干。本专利技术将大米和玉米和多种维生素合理搭配得到的合成强化功能米,它除外形酷似大米外,还能按日常烹煮方法进行烹煮,且米粒松散,不粘不糊锅,口感松软爽口,清香郁人,而且营养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本专利技术将农业价值不高的五谷杂粮合成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对我国农业产业化调整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在整个合成功能强化米的制备过程中,没有采用任何化学粘合剂,而仅通过调整原料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及整个工艺中温度和压力-->选择,使得各种天然谷物及可食用植物淀粉所含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在物理条件作用下,自然粘合,再经过设备的挤压成型即可得成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合成强化功能米,它含有大米粉9kg和玉米粉1kg,大米粉和玉米粉的目数为90目。上述合成强化功能米的制备方法:按上述比例配料后,将配料送入混合机中搅拌混合10-20分钟;搅拌均匀后,再将配料送入挤压成型机内,经过逐渐升温并挤压3-4分钟,使其成为半糊化状态,其温度从65℃升至95℃,压力范围是50-60CMPA;然后在风干机内降温2-3分钟;最后将配料送入烘干机中在55-65℃温度范围内烘干60-120分钟,得产品。欲得到更加美观的功能米,可进一步抛光所得产品,也即在抛光机内进行水磨抛光处理。这样得到的功能米,总淀粉的含量在80%以上,直链淀粉含量在20%以下,本专利技术正是合理搭配大米粉和玉米粉的比例,最终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合成米。实施例2:一种合成强化功能米,它含有95目的大米粉7kg、95目玉米粉2.5kg、胡萝卜粉0.5kg、食用油0.3kg、维生素C2500mg、维生素B135mg、维生素B255mg、乳酸钙38.5g。这种合成强化功能米的总淀粉含量为81%,直链淀粉含量为20%,支链淀粉含量为61%。上述合成强化功能米的制备方法:按上述比例配料后,将配料送入混合机中搅拌混合15分钟;搅拌均匀后,再将配料送入挤压成型机内,经过逐渐升温并挤压4-5分钟,使其成为半糊化状态,其温度从65℃升至95℃,压力范围是55CMPA;然后在风干机内降温2-3分钟;最后将配料送入烘干机中在55-65℃温度范围内烘干90分钟,得产品。本例所给出的功能米,采用天然原料,主要针对儿童制成的食品,可用电饭煲和微波炉烹煮,做饭时间短,节约能源,且熟后的米粒松软爽口,易消化,营养丰富,是很好的食疗食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强化功能米,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总淀粉含量≥80%,其中直链淀粉含量≤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强化功能米,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总淀粉含量≥80%,其中直链淀粉含量≤2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强化功能米,其特征在于:所述米含有大米粉和玉米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强化功能米,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粉与玉米粉的重量配比为1-9∶9-1。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合成强化功能米,其特征在于:所述米还含有胡萝卜粉、食用油、多种维生素、乳酸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强化功能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维生素为维生素C和/或维生素B1和/或维生素B2。6、一种合成强化功能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料混合;升温成型;烘干得产品。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强化功能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料混合是指按比例配料,并将其充分混匀;所述升温成型,是指混合均匀的配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柏松邓世明李志远廖苍海
申请(专利权)人:崔柏松邓世明李志远廖苍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