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补充机构及液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92795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补充机构及液冷系统,其中,该液体补充机构包含一下盖、一上盖、一活塞、至少一弹性件以及至少一阻尼件。下盖具有一液体出口,且上盖连接于下盖。一腔室形成于下盖与上盖之间。腔室与液体出口相连通且容纳一冷却液。上盖具有一轴孔。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于腔室中。活塞具有一轴杆,且轴杆穿设于轴孔中。弹性件设置于腔室中,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上盖与活塞。阻尼件设置于轴杆上且抵接于轴孔的内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补充机构及液冷系统,尤指一种可在补充冷却液时避免对液冷系统产生过高液压的液体补充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液冷系统主要由多个管路连接液冷头、散热器、泵浦以及储液箱所构成。液冷系统在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时,由泵浦将冷却液打入液冷头,冷却液吸收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再由散热器对冷却液进行冷却。液冷系统在长时间使用后,冷却液会因为遇热蒸发而减少,造成冷却液的不足。若用户未适时地补充冷却液,冷却系统在冷却液不足的情况下持续工作,便有可能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体补充机构及具有此液体补充机构的液冷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根据一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液体补充机构包含一下盖、一上盖、一活塞、至少一弹性件以及至少一阻尼件。下盖具有一液体出口,且上盖连接于下盖。一腔室形成于下盖与上盖之间。腔室与液体出口相连通且容纳一冷却液。上盖具有一轴孔。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于腔室中。活塞具有一轴杆,且轴杆穿设于轴孔中。弹性件设置于腔室中,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上盖与活塞。阻尼件设置于轴杆上且抵接于轴孔的内壁。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阻尼件为一 O形环。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轴孔呈柱状或锥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下盖具有一结合孔,该上盖在该腔室外形成一环形腔壁,且该腔壁与该结合孔紧密结合。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液体出口位于该结合孔中。根据另一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液冷系统包含一液冷头、一散热器、一泵浦、一储液箱、多个管路以及一液体补充机构。多个管路连接于液冷头、散热器、泵浦与储液箱之间。液体补充机构选择性地连接于液冷头、散热器、泵浦、储液箱与多个管路其中之一。液体补充机构包含一下盖、一上盖、一活塞、至少一弹性件以及至少一阻尼件。下盖具有一液体出口,且上盖连接于下盖。一腔室形成于下盖与上盖之间。腔室与液体出口相连通且容纳一冷却液。上盖具有一轴孔。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于腔室中。活塞具有一轴杆,且轴杆穿设于轴孔中。弹性件设置于腔室中,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上盖与活塞。阻尼件设置于轴杆上且抵接于轴孔的内壁。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阻尼件为一 O形环。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轴孔呈柱状或锥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下盖具有一结合孔,该上盖在该腔室外形成一环形腔壁,且该腔壁与该结合孔紧密结合。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液体出口位于该结合孔中。根据另一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液体补充机构包含一下盖、一上盖、一活塞以及至少一弹性件。下盖具有一液体出口,且上盖连接于下盖。一腔室形成于下盖与上盖之间。腔室与液体出口相连通且容纳一冷却液。上盖具有一第一磁性区。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于腔室中。活塞具有一第二磁性区,且第一磁性区的位置对应第二磁性区的位置,使得第一磁性区与第二磁性区之间产生一磁吸力。弹性件设置于腔室中,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上盖与活塞。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其中之一为一磁性件,且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其中的另一个为一磁性件或一导磁性材料。根据另一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液冷系统包含一液冷头、一散热器、一泵浦、一储液箱、多个管路以及一液体补充机构。多个管路连接于液冷头、散热器、泵浦与储液箱之间。液体补充机构选择性地连接于液冷头、散热器、泵浦、储液箱与多个管路其中之一。液体补充机构包含一下盖、一上盖、一活塞以及至少一弹性件。下盖具有一液体出口,且上盖连接于下盖。一腔室形成于下盖与上盖之间。腔室与液体出口相连通且容纳一冷却液。上盖具有一第一磁性区。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于腔室中。活塞具有一第二磁性区,且第一磁性区的位置对应第二磁性区的位置,使得第一磁性区与第二磁性区之间产生一磁吸力。弹性件设置于腔室中,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上盖与活塞。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其中之一为一磁性件,且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其中的另一个为一磁性件或一导磁性材料。综上所述,本技术可将液体补充机构选择性地连接于液冷头、散热器、泵浦、储液箱与多个管路其中之一,在冷却液减少而使得液冷系统内的液压降低时,液体补充机构的弹性件即会推动活塞,进而将腔室内的冷却液注入液冷系统。换言之,本技术提供的液体补充机构可在冷却液不足时自动补充冷却液,进而避免冷却系统因冷却液不足而发生损坏。此外,本技术可利用设置于活塞的轴杆上的阻尼件抵接于轴孔的内壁,在活塞移动的过程中,阻尼件与轴孔的内壁会产生阻尼效果,以降低弹性件对活塞的推力。另外,本技术亦可利用上盖的第一磁性区与活塞的第二磁性区产生磁吸力,在活塞移动的过程中降低弹性件对活塞的推力。藉此,即可在补充冷却液时避免对液冷系统产生过高液压而影响液冷系统的散热效率。关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液冷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液体补充机构连接于泵浦的示意图;图3为液体补充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液体补充机构与泵浦的剖面图;图5为图4中的活塞被弹性件推动后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液体补充机构与泵浦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液体补充机构与散热器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液体补充机构与散热器的剖面图;图9为图8中的活塞移动后的不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液冷系统;10_液冷头;12_散热器;14_泵浦;16_储液箱;18-管路;20、20,、30_液体补充机构;22_冷却液;140-液体入口 ;200_下盖;202、202’_上盖;204-活塞;206-弹性件;208-阻尼件;210_腔室;212~第一磁性区;214~第二磁性区;2000-液体出 P ;2002-结合孔;2020、2020’ -轴孔;2022_ 腔壁;2040-轴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液冷系统I的示意图,图2为液体补充机构20连接于泵浦14的示意图,图3为液体补充机构20的示意图,图4为液体补充机构20与泵浦14的剖面图,图5为图4中的活塞204被弹性件206推动后的剖面图。如图1所不,液冷系统I包含一液冷头10、一散热器12、一泵浦14、一储液箱16以及多个管路18。多个管路18连接于液冷头10、散热器12、泵浦14与储液箱16之间,用以于液冷头10、散热器12、泵浦14与储液箱16之间输送一冷却液。冷却液充斥于液冷头10、散热器12、泵浦14、储液箱16与多个管路18中(未绘示于图1中)。当本技术提供的液冷系统I用来对电子元件(未显示)进行散热时,液冷系统I中的液冷头10贴设于电子元件上。由泵浦14将冷却液打入液冷头10,冷却液吸收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再由散热器12对冷却液进行冷却。于实际应用中,冷却液可为水或其它液体。如图2至图5所示,液冷系统I还包含一液体补充机构20,连接于泵浦14。需说明的是,液体补充机构20不以连接于泵浦14为限。于另一实施例中,液体补充机构20亦可连接于液冷头10、散热器12、储液箱16或管路18。换言之,本技术提供的液体补充机构20可选择性地连接于液冷头10、散热器12、泵浦14、储液箱16与管路18其中之一,视实际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补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下盖,具有一液体出口;一上盖,连接于该下盖,一腔室形成于该下盖与该上盖之间,该腔室与该液体出口相连通且容纳一冷却液,该上盖具有一轴孔;一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于该腔室中,该活塞具有一轴杆,该轴杆穿设于该轴孔中;至少一弹性件,设置于该腔室中,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该上盖与该活塞;以及至少一阻尼件,设置于该轴杆上且抵接于该轴孔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本宏黄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