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包括与超声换能器连接的刀身、连接所述刀身的纵长的刀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刀杆自由端的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连同刀头的总长度为140~150mm,所述刀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5mm,所述刀头在垂直于所述刀杆长度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不超过所述刀杆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及其组件,将刀杆部分进行了加长,使得手术时,相应开设的通道直径可以大大减小;并经过多次试验和论证,对刀杆和刀头的整体长度限定在140~150mm及套筒间隙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因刀杆的加长,导致的刀头振幅加剧,因而手术精度降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超声骨刀是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原理(空化效应,热效应,机械效应),进行骨手术的一种医疗器械。该刀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通过特殊转换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经高频超声震荡,使所接触的组织细胞内水汽化,蛋白氢键断裂,从而将手术中需要切割的骨组织彻底破坏。在使用时,超声刀刀头的温度低于38°C,周围传播距离小于200微米。由于该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只对特定硬度的骨组织具有破坏作用,不仅不会破坏到血管和神经组织,还能对手术伤口处起到止血作用,进一步缩小手术的创口,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目前,对于脊柱微创手术,现有的超声骨刀的整体长度集中在400-600mm。作为业界的常识,骨刀的越短,做手术时开设的通道越大,给病人造成的痛苦越大,恢复期越长。但是,简单地增加骨刀的长度也不行,骨刀长度加长必然会加剧刀头的震荡幅度,加大手术的创面,甚至破坏手术部位旁的神经或血管。如何在减少创伤、同时确保刀头的稳定性、提高手术精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这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及其组件,可以确保脊柱微创手术准确进行同时尽量减少病人的手术创口。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包括与超声换能器连接的刀身、连接所述刀身的纵长的刀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刀杆自由端的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连同刀头的总长度为140?150mm,所述刀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5mm,所述刀头在垂直于所述刀杆长度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不超过所述刀杆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刀身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0mm。进一步地,所述刀身为圆柱体,所述刀身靠近所述刀杆的一端包括一横截面为多边形的夹持部。进一步地,所述刀身的自由端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刀杆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进一步地,所述刀身、刀杆和刀头一体成型。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组件,其包括一超声骨刀和一圆筒形套筒,所述超声骨刀包括与超声换能器连接的刀身、连接所述刀身的纵长的刀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刀杆自由端的刀头,所述刀杆连同刀头的总长度为140?150mm,所述刀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5mm,所述刀头在垂直于所述刀杆长度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不超过所述刀杆的直径,所述刀杆和刀头从一端穿过所述套筒而将所述刀头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露出所述套筒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与所述套筒内壁之间的平均间隙小于1_。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及其组件,将刀杆部分进行了加长,使得手术时,相应开设的通道直径可以大大减小;并经过多次试验和论证,对刀杆和刀头的整体长度限定在140?150mm及套筒间隙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因刀杆的加长,导致的刀头振幅加剧,因而手术精度降低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及套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10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套筒20。其中,超声骨刀10包括一体成型的刀身11、刀杆12和刀头13。刀身11是用于固定在超声换能器(未图示)上,从而将超声能量聚集到刀头13上,实现切割功能。刀身11为圆柱体,刀身11靠近刀杆12的一端包括一横截面为多边形的夹持部14,用于被超声换能器夹持。此外,刀身11的自由端的外周面还可以设置外螺纹15,以便通过螺纹连接超声换能器。为了减少的手术通道的直径,将刀杆12的长度进行加长。作为业界常识,刀杆12的加长必然会加剧刀头13的震荡幅度,加大手术的创面,甚至破坏手术部位旁的神经或血管。经过反复试验和论证,专利技术人得到了较佳的中间值,即将刀杆12连同刀头13的总长度L限定在140?150mm之间,最优值为144、145、146mm,其可以很好满足既减少的手术通道的直径,同时又确保刀头13振幅限制的合理范围内,不至于影响手术的精度的要求。此外,经过试验,专利技术人发现当刀身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0mm时,可以有效增加对刀杆12的夹持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减少刀头13的振幅。为了穿过套筒20,同时满足微创手术的要求,刀杆12的直径小于或等于5mm,刀头13在垂直于刀杆12长度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不超过刀杆12的直径。为了提高安全性,本技术限定刀杆12与套筒20内壁之间的平均间隙小于1mm,这样一旦刀杆12的振幅过大,其会撞击套筒20产生震动和噪音,以提醒医生采取必要的措施。进一步地,刀杆12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包括与超声换能器连接的刀身、连接所述刀身的纵长的刀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刀杆自由端的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连同刀头的总长度为140?150mm,所述刀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5mm,所述刀头在垂直于所述刀杆长度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不超过所述刀杆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为圆柱体,所述刀身靠近所述刀杆的一端包括一横截面为多边形的夹持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的自由端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6.根据权利要求1-5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刀杆和刀头一体成型。7.—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组件,其包括一超声骨刀和一圆筒形套筒,所述超声骨刀包括与超声换能器连接的刀身、连接所述刀身的纵长的刀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刀杆自由端的刀头,所述刀杆的长度为140?150mm,所述刀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5mm,所述刀头在垂直于所述刀杆长度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不超过所述刀杆的直径,所述刀杆和刀头从一端穿过所述套筒而将所述刀头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露出所述套筒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与所述套筒内壁之间的平均间隙小于1_。【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包括与超声换能器连接的刀身、连接所述刀身的纵长的刀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刀杆自由端的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连同刀头的总长度为140~150mm,所述刀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5mm,所述刀头在垂直于所述刀杆长度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不超过所述刀杆的直径。本技术的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及其组件,将刀杆部分进行了加长,使得手术时,相应开设的通道直径可以大大减小;并经过多次试验和论证,对刀杆和刀头的整体长度限定在140~150mm及套筒间隙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因刀杆的加长,导致的刀头振幅加剧,因而手术精度降低的缺陷。【I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脊柱微创手术用超声骨刀,包括与超声换能器连接的刀身、连接所述刀身的纵长的刀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刀杆自由端的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连同刀头的总长度为140~150mm,所述刀杆的直径小于或等于5mm,所述刀头在垂直于所述刀杆长度的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不超过所述刀杆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惠林,罗宗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