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刃针刀,包括手持柄,固定安装在手持柄上的针体,针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刀体,所述的刀体的端部设置有针刀平刃和与针刀平刃一侧相连接的针刀斜刃,临床应用方便,不用提插换刀,能减少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刃针刀。
技术介绍
针刀是一种小型的手术刀具,适合治疗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等疾病。针刀疗法是我国著名中医朱汉章教授将中医理论和西方手术解剖理论融为一体的治疗疼痛的方法,既可达到切割、剥离、松解等手术治疗效果,又不用切开皮肤和相关组织,减轻患者的痛苦。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针刀的形状和长短略有不同,一般为10-15厘米左右,直径为0.4-1.2毫米不等。针刀刃多为单刃,在临床应用时提插针刀等造成不便,医生应用不顺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临床应用方便,不用提插换刀,减少病人痛苦的双刃针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刃针刀,包括手持柄,固定安装在手持柄上的针体,针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刀体,所述的刀体的端部设置有针刀平刃和与针刀平刃一侧相连接的针刀斜刃。所述的手持柄形状为扁平状,手持柄的扁平面与针刀平刃和针刀斜刃的刀口线在同一平面内,在手持柄上设置有标记凸台,标记凸台与针刀斜刃位于同一侧。所述的针体的形状是圆柱形。所述的刀体的形状是圆柱形,在接近针刀平刃和针刀斜刃的部分逐渐呈扁平状。本技术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双刃针刀兼具针刀平刃与针刀斜刃,在人体组织间,筋膜间松解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可以不用提插针刀,直接在病变部位滑动就可以彻底松解,远期疗效好不易复发等特点;由于针刀刃变窄,大大减轻进针的痛苦,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成本低,易操作,医疗费用价廉,可以减轻病人医疗负担,节约国家医疗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图1的A区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一种双刃针刀,包括手持柄I,固定安装在手持柄I上的针体2,针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刀体3,所述的刀体3的端部设置有针刀平刃4和与针刀平刃4 一侧相连接的针刀斜刃5。所述的手持柄I形状为扁平状,手持柄I的扁平面与针刀平刃4和针刀斜刃5的刀口线在同一平面内,在手持柄I上设置有标记凸台6,标记凸台6与针刀斜刃5位于同一侧。所述的针体2的形状是圆柱形。所述的刀体3的形状是圆柱形,在接近针刀平刃4和针刀斜刃5的部分逐渐呈扁平状。本技术是临床大量病例实践的产物,成本低,易操作,双刃结构方便实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主权项】1.一种双刃针刀,包括手持柄(I ),固定安装在手持柄(I)上的针体(2),针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刀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体(3)的端部设置有针刀平刃(4)和与针刀平刃(4) 一侧相连接的针刀斜刃(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刃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持柄(I)形状为扁平状,手持柄(I)的扁平面与针刀平刃(4)和针刀斜刃(5)的刀口线在同一平面内,在手持柄(I)上设置有标记凸台(6),标记凸台(6)与针刀斜刃(5)位于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刃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体(2)的形状是圆柱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刃针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体(3)的形状是圆柱形,在接近针刀平刃(4)和针刀斜刃(5)的部分逐渐呈扁平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刃针刀,包括手持柄,固定安装在手持柄上的针体,针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刀体,所述的刀体的端部设置有针刀平刃和与针刀平刃一侧相连接的针刀斜刃,临床应用方便,不用提插换刀,能减少病人的痛苦。【IPC分类】A61B17-32, A61H39-08【公开号】CN204562307【申请号】CN201520245423【专利技术人】陈振华 【申请人】陈振华【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5年4月2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刃针刀,包括手持柄(1),固定安装在手持柄(1)上的针体(2),针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刀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体(3)的端部设置有针刀平刃(4)和与针刀平刃(4)一侧相连接的针刀斜刃(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振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