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南山专利>正文

从动牵拉件变速动作增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37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刹车牵拉机构。现有机构刹车,从手闸操作到车辆制动时间差大、增力效果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从动牵拉件变速动作增力机构,主、从动牵拉件安装在摆动件上,从动牵拉件的作用中心在主动牵拉件安装中心与摆动件摆动中心连线靠近主动牵拉件一侧,从动牵拉件作用中心到摆动件摆动中心距大于主动牵拉件安装中心到摆动件摆动中心距。该机构能在刹车时,缩短从手闸操作到车辆制动时间差、明显增加刹车制动力。(*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递牵拉动作、特别是自行车刹车装置的从动牵拉件变速动作增力机构。现有的自行车刹车装置的传递牵拉动作机构,使自行车刹车装置在刹车时,制动件向车轮靠近的速度及制动件和车轮接触产生的制动力与手闸操作的速度及手闸操作的力成线性比例,手闸匀速匀力操作时,制动件向车轮匀速靠近、制动件和车轮接触产生的制动力没有变化;自行车正常行驶状态下,制动件与车轮之间要保留一定的间隙,特别是考虑车轮的使用精度,制动件与车轮之间保留的间隙要有足够的数值,这样刹车时从手闸操作到制动件接触车轮就产生一个时间差。中国专利CN1179394A公开的自行车刹车装置中展示了一种传递牵拉动作的送进量变换机构,该送进量变换机构设置了偏心动滑轮,实现了刹车初期制动件向车轮快速进给、刹车末期制动件向车轮慢速进给的过程,刹车的制动力增加,可是该专利技术只相对缩短了刹车时,从手闸操作到车辆制动的时间差,造成手闸操作开合距离大幅增加。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动牵拉件变速动作增力机构,该机构能使从动牵拉件做先快后慢的变速动作并产生增力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包括支架的从动牵拉件变速动作增力机构中,将二片摆动件以重叠的方位通过一号转轴铰接在支架上,主动牵拉件通过二号转轴铰接在二片摆动件的中间,小于三个的从动牵拉件通过小于三个的三号转轴安装在二片摆动件的连接孔上,摆动件上连接孔的圆弧中心位于一号转轴与二号转轴中心连线的靠近主动牵拉件的一侧,摆动件上连接孔的圆弧中心到一号转轴中心的距离大于二号转轴到一号转轴的中心距。为了本技术的目的,可将二个从动牵拉件通过二个三号转轴分别安装在二片摆动件的外侧,摆动件上的连接孔是圆孔。为了本技术的目的,还可将一个从动牵拉件通过一个三号转轴安装在二片摆动件之间,摆动件上的连接孔是圆弧形孔。本技术由于摆动件上与从动牵拉件相连的连接孔的圆弧中心位于一号转轴与二号转轴中心连线的靠近主动牵拉件的一侧,摆动件上连接孔的圆弧中心到一号转轴中心的距离大于二号转轴到一号转轴的中心距,能使主动牵拉件做匀速匀力牵拉动作时,从动牵拉件沿其自身的长度方向做先快后慢的变速运动且所受的牵拉力由小到大变化;当从动牵拉件上力的作用线到一号转轴中心的垂直距离小于主动牵拉件上力的作用线到一号转轴中心的垂直距离时,从动牵拉件上的牵拉力大于主动牵拉件上的牵拉力,该机构实现增力传递。将本技术所述的从动牵拉件变速动作增力机构连接在一般的自行车刹车装置中,能在手闸操作一般开合程度的条件下,达到从手闸操作到制动件接触车轮的时间差缩短、刹车制动力增加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简图。以下结合附图1说明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支架(1)的从动牵拉件变速动作增力机构,将二片摆动件(2)以重叠的方位通过一号转轴(3)铰接在支架(1)上,主动牵拉件(4)通过二号转轴(5)铰接在二片摆动件(2)的中间,二个的从动牵拉件(6)通过二的三号转轴(7)在二片摆动件(2)的外侧安装在二片摆动件(2)的连接孔上,摆动件(2)上连接孔的圆弧中心位于一号转轴(3)与二号转轴(5)中心连线的靠近主动牵拉件(4)的一侧,摆动件(2)上连接孔的圆弧中心到一号转轴(3)中心的距离大于二号转轴(5)到一号转轴(3)的中心距。图2公开的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由于在结构上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1个从动牵拉件(6)通过一个三号转轴(7)安装在二片摆动件(2)之间,摆动件(2)上的连接孔是圆弧形孔。其相同的结构均省略。权利要求1.传递牵拉动作、特别是自行车刹车装置的从动牵拉件变速动作增力机构,该机构有支架(1),其特征在于二片摆动件(2)以重叠的方位通过一号转轴(3)铰接在支架(1)上,主动牵拉件(4)通过二号转轴(5)铰接在二片摆动件(2)的中间,小于三个的从动牵拉件(6)通过小于三个的三号转轴(7)安装在二片摆动件(2)的连接孔上,摆动件(2)上连接孔的圆弧中心位于一号转轴(3)与二号转轴(5)中心连线的靠近主动牵拉件(4)的一侧,摆动件(2)上连接孔的圆弧中心到一号转轴(3)中心的距离大于二号转轴(5)到一号转轴(3)的中心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动牵拉件变速动作增力机构,其特征在于二个从动牵拉件(6)通过二个三号转轴(7)分别安装在二片摆动件(2)的外侧,摆动件(2)上的连接孔是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动牵拉件变速动作增力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个从动牵拉件(6)通过一个三号转轴(7)安装在二片摆动件(2)之间,摆动件(2)上的连接孔是圆弧形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刹车牵拉机构。现有机构刹车,从手闸操作到车辆制动时间差大、增力效果差。本技术提供的从动牵拉件变速动作增力机构,主、从动牵拉件安装在摆动件上,从动牵拉件的作用中心在主动牵拉件安装中心与摆动件摆动中心连线靠近主动牵拉件一侧,从动牵拉件作用中心到摆动件摆动中心距大于主动牵拉件安装中心到摆动件摆动中心距。该机构能在刹车时,缩短从手闸操作到车辆制动时间差、明显增加刹车制动力。文档编号B62L1/00GK2701739SQ200420066158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李南山 申请人:李南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传递牵拉动作、特别是自行车刹车装置的从动牵拉件变速动作增力机构,该机构有支架(1),其特征在于:二片摆动件(2)以重叠的方位通过一号转轴(3)铰接在支架(1)上,主动牵拉件(4)通过二号转轴(5)铰接在二片摆动件(2)的中间,小于三个的从动牵拉件(6)通过小于三个的三号转轴(7)安装在二片摆动件(2)的连接孔上,摆动件(2)上连接孔的圆弧中心位于一号转轴(3)与二号转轴(5)中心连线的靠近主动牵拉件(4)的一侧,摆动件(2)上连接孔的圆弧中心到一号转轴(3)中心的距离大于二号转轴(5)到一号转轴(3)的中心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南山
申请(专利权)人:李南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