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2643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包括位于印刷机上纸端的第一托盘提升机、位于下纸端的第二托盘提升机、与第一托盘提升机一侧对接的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一输送装置对接的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一托盘提升机另一侧对接的第三输送装置、与第二托盘提升机一侧对接的第四输送装置、与第二托盘提升机另一侧对接的第五输送装置、连接第三输送装置与第四输送装置的第六输送装置、驱动装置以及项升移载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整套输送方案使得印刷机整体装置的运作更连贯,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减少了机器的上下料等待时间,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通过各个输送装置的灵活组装,可根据实际厂房的空间大小方便灵活的布置,实现空间上的最优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动输送
,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不断优化设备功能,将自动化融入生产,是现行制造型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其自动化程度已经融入在人工、产品质量、劳动强度、工作效率等方面。本技术是在印刷机的上下料实践操作中提出来的技术方案。在印刷机印刷产品前,需要将还未印刷过的白纸堆放在印刷机的上纸提升机处,供印刷机使用,当印刷完成后需要将印刷过的成品从成品提升机处取出。现有技术中的印刷机上纸和下纸装置一般包括位于上料端的第一托盘提升机、位于下料端的第二托盘提升机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一方面将未印刷的白纸用叉车运入第一托盘提升机中,另一方面将空的托盘放置在第二托盘提升机中,开启印刷机,第一托盘提升机随着印刷机的不断印刷提升高度以满足印刷需要,第二托盘提升机不断在接取印刷后的纸张后不断下降。当第一托盘提升机上的白纸印刷完毕后,第一托盘提升机下降到初始高度,再由人工重新装载纸张;当第二托盘提升机端完成了装载的限定高度后,由人工取出满载纸张的托盘,然后人工放入一个新的空托盘,不断重复直至完成印刷生产。此方案中的上纸和下纸技术,主要以人工为主,通过不断的人工重复机械的完成工作,首先,在操作过程中,会浪费大量时间,效率不高,提高了人工成本。其次,劳动强度较大,不利于员工身心健康。最后,也不利于企业自身自动化的进程。在技术不断进步的社会环境下,印刷机的印刷速度越来越快,上纸和下纸工作占用大量人工及时间,制约了效率的提高,因此对于上纸和下纸的自动化改进变得尤为迫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连续自动上下料、提高效率、减少劳动强度的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包括位于印刷机上纸端的第一托盘提升机、位于印刷机下纸端的第二托盘提升机,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托盘提升机一侧对接的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对接的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托盘提升机另一侧对接的第三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托盘提升机一侧对接的第四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托盘提升机另一侧对接的第五输送装置、一端对接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且另一端对接所述第四输送装置的第六输送装置、分别为每个输送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以及具有升降功能的顶升移载机。具体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印刷机上产品运输方向垂直布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布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成一条直线布置。具体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印刷机上产品运输方向成一条直线布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成一条直线布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布置。具体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印刷机上产品运输方向成一条直线布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布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布置。具体的,所述第一托盘提升机上设有监控上面有无纸张托盘的第一感应器。具体的,所述第二托盘提升机上设有监控上面有无纸张托盘的第二感应器、监控托盘纸张限定高度的第三感应器。具体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设有检测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有无纸张托盘的第四感应器。具体的,所述第四输送装置上设有检测上面有无纸张托盘的第五感应器。具体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装置、所述第四输送装置、所述第五输送装置、所述第六输送装置包括皮带、链条、滚轴、滚珠。具体的,所述顶升移载机设置在物料运输方向改变的交汇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1)将第二输送装置的长度设置在2个单元托盘尺寸长度以上,通过集中上料减少了频繁的纸张供应次数和供应周期;(2)通过自动上纸的第一输送装置与自动下纸的第五输送装置,省去了人工频繁搬运托盘工作,减少了劳动强度;(3)通过第六输送装置将印刷机上纸部端与下纸部连接起来,实现了空托盘的连续使用;(4)本技术的一整套输送方案使得印刷机整体装置的运作更连贯,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减少了机器的上下料等待时间,生产效率显著提高;(5)通过各个输送装置的灵活组装,可根据实际厂房的空间大小方便灵活的布置,实现空间上的最优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的一种布置简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的一种布置简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的一种布置简要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00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1第一托盘提升机,11第一感应器;2第二托盘提升机,21第二感应器,22第三感应器;3第一输送装置,31第四感应器;4第二输送装置;5第三输送装置;6第四输送装置,61第五感应器;7第五输送装置;8第六输送装置;9驱动装置;10顶升移载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照图1、图2,本技术为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100,其包括位于印刷机上纸端的第一托盘提升机1、位于印刷机下纸端的第二托盘提升机2、与第一托盘提升机1一侧对接且垂直于印刷机纸张输送方向的第一输送装置3、与第一输送装置3对接且其输送方向垂直于第一输送装置3的输送方向的第二输送装置4、与第一托盘提升机1另一侧对接且与第一输送装置3的输送方向成一条直线设置的第三输送装置5、与第二托盘提升机2一侧对接的第四输送装置6、与第二托盘提升机2另一侧对接的第五输送装置7、一端对接第三输送装置5且另一端对接第四输送装置6的第六输送装置8、分别为每个输送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9、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3上且具有升降功能的顶升移载机10。托盘提升机是利用升降平台的上下往复运动来实现物料的垂直输送,升降平台上可装上不同种类的输送设备,是一种专供纸箱装产品、塑料周转箱等方形体物品进行升降输送的专业设备。该机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四根闭合的链条传动,并在链条上间隔安装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包括位于印刷机上纸端的第一托盘提升机、位于印刷机下纸端的第二托盘提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托盘提升机一侧对接的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对接的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托盘提升机另一侧对接的第三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托盘提升机一侧对接的第四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托盘提升机另一侧对接的第五输送装置、一端对接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且另一端对接所述第四输送装置的第六输送装置、分别为每个输送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以及具有升降功能的顶升移载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包括位于印刷机上纸端的第一托
盘提升机、位于印刷机下纸端的第二托盘提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
所述第一托盘提升机一侧对接的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对接
的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托盘提升机另一侧对接的第三输送装置、与
所述第二托盘提升机一侧对接的第四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托盘提升机另
一侧对接的第五输送装置、一端对接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且另一端对接所述
第四输送装置的第六输送装置、分别为每个输送装置提供动力的驱动装置
以及具有升降功能的顶升移载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印刷机上产品运输方向垂直布置,所述第二输
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布置,所述第三输
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成一条直线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印刷机上产品运输方向成一条直线布置,所述
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成一条直线布置,
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宇黎有平孙雁洲苗智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荣印刷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