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回流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147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回流提取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回流提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中药回流提取装置,包括有加热罐、软管Ⅰ、冷凝管、冷凝器、软管Ⅱ、接头Ⅰ、接头Ⅱ、温度传感器等;在软管Ⅰ的下方设置有接头Ⅱ,软管Ⅰ与接头Ⅱ为活动连接;在加热罐的右侧设置有冷凝器,在冷凝器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冷凝管为3个并列连接的V字形,冷凝管的一端与接头Ⅱ为活动连接;接头Ⅰ与冷凝管的另一端为活动连接;在收集箱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加热罐与电阻丝加热器为活动式连接;在加热罐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提供的一种中药回流提取装置,能够实现对加热温度的精确掌控,加快了回流提取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回流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由于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营养等成分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中药不宜过夜服用。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煎药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忌用铜、铁器皿。一般来说,凡人们在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煮中药。中药饮片煎煮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60分钟。水的用量一般为:第一遍煎煮时将中医饮片适当加压后,以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第二遍用水量可少一些。头遍煎煮结束后,将药汁滤出,重新加水至高出药平面0.5?I厘米即可。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煎煮时间可缩短5?10分钟,而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煎煮时间宜增加10?20分钟。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中药煎煮后每次所取得的药液量成人一般为150毫升,学龄期儿童为100毫升,婴幼儿为50晕升。由于中药的质地、性质往往有显著差异,因此,煎煮方法或煎煮时间常不相同,有先煎、后下、包煎等。煎药要注重火候,火候的控制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如解表药,适宜用武火急煎,滋补药文火煎。中药的化学成份十分复杂,既有含有多种有效成份,又有无效成份,也包含有毒成份。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单体是中药研宄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药提取就是利用一些技术最大限度提取其中有效成份,使得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使中药的效果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药的提取是中药生产过程重要的单元操作,其工艺方法、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备配置都将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临床效果。传统的离心法、板框过滤法、澄清剂法、醇沉法、树脂吸附法等工艺无法对中药提取液进行有效的澄清和提纯精制,同时还存在如过滤困难堵塞树脂堵孔、醇沉溶剂消耗大、高温浓缩时能耗高、生产提取废水量大、造成环保负担等问题。中药治疗的传统提取方法包括水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改良明胶法、回流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升华法等。中药提取传统方法缺点:有效成分损失较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分;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有可能与有效成分作用,使其失去原有效用;非有效成分不能被最大限度地除去,浓缩率不够高;提取液中除有效成分外,往往杂质较多,尚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给精制带来不利;高温操作会引起热敏性有效成分的大量分解。尤其现有的中药回流提取装置,对温度无法实现精确掌控,效率低,对加热蒸发的中药提取液回收效果差,没有采用模块化结构,维修维护困难,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中药回流提取装置,对温度无法实现精确掌控,效率低,对加热蒸发的中药提取液回收效果差,没有采用模块化结构,维修维护困难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回流提取装置。⑵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中药回流提取装置,包括有加热罐、盖子、软管1、冷凝管、冷凝器、软管I1、减压阀、接头1、接头I1、出液管1、出液管I1、出液管II1、收液总管、收集箱、液位传感器、电阻丝加热器、温度传感器、控制系统;在加热罐的上方设置有盖子,盖子与加热罐相盖合,在盖子的上方设置有软管I,盖子与软管I相连接,在软管I的下方设置有接头II,软管I与接头II为活动连接;在加热罐的右侧设置有冷凝器,在冷凝器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冷凝管为3个并列连接的V字形,冷凝管的一端与接头II为活动连接;在冷凝器的右上方设置有减压阀,在减压阀的下方设置有软管II,减压阀与软管II相连接,软管II与接头I为活动连接,接头I与冷凝管的另一端为活动连接;在冷凝管的下方设置有出液管1、出液管I1、出液管III;出液管1、出液管I1、出液管III从左向右依次分别与冷凝管的3个V字的底部相连接;在冷凝器的下方设置有收液总管,出液管1、出液管I1、出液管III都分别与收液总管相连接;在收液总管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收液总管与收集箱相连接,在收集箱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在加热罐的底部设置有电阻丝加热器,加热罐与电阻丝加热器为活动式连接;在加热罐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加热罐的左壁相连接;冷凝器、液位传感器、电阻丝加热器、温度传感器都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优选地,所述的软管1、所述的软管II均为金属软管。优选地,所述的冷凝管为不锈钢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的冷凝管的管径为50mm。优选地,所述的加热罐为不锈钢材质制成。优选地,所述的收集箱与所述的收液总管为密闭式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收液总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的出液管1、所述的出液管I1、所述的出液管III的管径的总和。工作原理:当准备工作时,操作人员先将加热罐上设置的盖子打开,再将含有中药材的溶液加入到加热罐内,操作人员再盖住盖子。然后操作人员再启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开始控制电阻丝加热器启动,电阻丝加热器开始对加热罐内的溶液进行加热。在加热罐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持续不断地对加热罐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并把检测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当加热罐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数值范围时,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检测信息控制电阻丝加热器进行调整。电阻丝加热器开始降低加热温度,防止加热罐内的溶液温度过高,而影响到中药提取液的药性。当电阻丝加热器对加热罐内的溶液进行加热时,加热罐内的溶液吸热开始气化蒸发,并通过软管I和接头II进入到冷凝管内。软管I与接头II为模块化连接,有利于装置的移动和维修维护。冷凝管设置在冷凝器的内部,此时控制系统控制冷凝器开始启动。冷凝管为3个并列连接的V字形,能够在空间有限的冷凝器内,延长冷凝时间,提高了冷凝效率。在冷凝管的3个并列连接的V字形底部设置有出液管1、出液管I1、出液管III ;冷凝管的3个并列连接的V字形底部分别依次与出液管1、出液管I1、出液管III相连接。在冷凝管内部经冷凝,变成液体的中药提取液通过出液管1、出液管I1、出液管III流出到收液总管内,再经收液总管流到收集箱内。在冷凝器的右上方设置的减压阀,是为了防止冷凝管内的气体,如果没有全部被冷凝为液体时,用来排出残余的气体,以防止引起爆炸事故。减压阀与软管II连接,软管II与接头I为模块化连接,有利于装置的移动和维修维护。在收集箱上设置的液位传感器,持续不断地对收集箱内的液面高度进行检测,并把检测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当收集箱内的液面高度达到设定的数值范围时,控制系统根据反馈的检测信息对操作人员发出警报。操作人员将装满液体的收集箱取走,换上空的收集箱即可。当所述的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时,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操作,能够通过温度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回流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加热罐(1)、盖子(2)、软管Ⅰ(3)、冷凝管(4)、冷凝器(5)、软管Ⅱ(6)、减压阀(7)、接头Ⅰ(8)、接头Ⅱ(9)、出液管Ⅰ(10)、出液管Ⅱ(11)、出液管Ⅲ(12)、收液总管(13)、收集箱(14)、液位传感器(15)、电阻丝加热器(16)、温度传感器(17)、控制系统(18);在加热罐(1)的上方设置有盖子(2),盖子(2)与加热罐(1)相盖合,在盖子(2)的上方设置有软管Ⅰ(3),盖子(2)与软管Ⅰ(3)相连接,在软管Ⅰ(3)的下方设置有接头Ⅱ(9),软管Ⅰ(3)与接头Ⅱ(9)为活动连接;在加热罐(1)的右侧设置有冷凝器(5),在冷凝器(5)的内部设置有冷凝管(4),冷凝管(4)为3个并列连接的V字形,冷凝管(4)的一端与接头Ⅱ(9)为活动连接;在冷凝器(5)的右上方设置有减压阀(7),在减压阀(7)的下方设置有软管Ⅱ(6),减压阀(7)与软管Ⅱ(6)相连接,软管Ⅱ(6)与接头Ⅰ(8)为活动连接,接头Ⅰ(8)与冷凝管(4)的另一端为活动连接;在冷凝管(4)的下方设置有出液管Ⅰ(10)、出液管Ⅱ(11)、出液管Ⅲ(12);出液管Ⅰ(10)、出液管Ⅱ(11)、出液管Ⅲ(12)从左向右依次分别与冷凝管(4)的3个V字的底部相连接;在冷凝器(5)的下方设置有收液总管(13),出液管Ⅰ(10)、出液管Ⅱ(11)、出液管Ⅲ(12)都分别与收液总管(13)相连接;在收液总管(13)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14),收液总管(13)与收集箱(14)相连接,在收集箱(14)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5);在加热罐(1)的底部设置有电阻丝加热器(16),加热罐(1)与电阻丝加热器(16)为活动式连接;在加热罐(1)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7)与加热罐(1)的左壁相连接;冷凝器(5)、液位传感器(15)、电阻丝加热器(16)、温度传感器(17)都分别与控制系统(1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神林堂中医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