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口关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113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通风口关闭装置,包括:基架(1),其为由第一横边(11)、第一竖边(12)、第二横边(13)和第二竖边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矩形框体;关闭单元(2),密封安装于所述基架(1)上,包括支撑架(21)和门板(22);所述门板(22)的底部内侧与所述底板(213)相接;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开启/关闭容易操作等优点,能够为船内有效灭火提供有利的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用工具,特别提供了一种通风口关闭装置
技术介绍
在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中,为了保证设备运行、散热、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设置通风口。但一旦发生火灾,就需要迅速将这些通风口关闭,以抑制火势,阻止C02等灭火气体的排出,保证灭火的效果。然而以往的通风口关闭装置结构复杂,不易关闭,给工作的带来困难,因此,研发一种新型的通风口关闭装置,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口关闭装置,以至少解决以往通风口关闭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关闭困难,影响灭火工作等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通风口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密封安装于所述通风口处,其为由第一横边11、第一竖边12、第二横边13和第二竖边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矩形框体;关闭单元2,密封安装于所述基架I上,包括支撑架21和门板22 ;所述支撑架21包括与所述第一竖边12和第二竖边同向设置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竖边12和第二竖边上的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的顶端和下端分别通过顶板212和底板213连接;所述门板22形状与所述支撑架21中第一侧板211、第二侧板、顶板212和底板213组成的端口形状匹配,且所述门板22的上边与所述顶板212铰接,所述门板22的底部内侧与所述底板213相接。优选,所述门板22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提手221,所述提手221上固定连接有绳索222。进一步优选,所述门板22的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密封条223。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均为上底长度小于下底长度的梯形。进一步优选,所述关闭单元2的个数为2个及其以上,所述各个关闭单元2均沿着所述基架I的纵向,密封安装于所述基架I上。进一步优选,所述基架I的矩形框体内设置有百叶格栅14,所述百叶格栅14倾斜设置于所述矩形框体内。本技术提供的通风口关闭装置,通过基架与通风口连接,通过与基架相连的关闭单元的开启与关闭实现通风口的通风和关闭,其中该关闭单元以支撑架为支撑,实现关闭单元与基架的连接,通过与支撑架铰接的门板的开启和关闭达到通风口的通风和关闭功能,其中门板的开启是由外力实现的,而关闭是由门板的自身重力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通风口关闭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开启/关闭容易操作等优点,能够为船内有效灭火提供有利的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通风口关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门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为一种通风口关闭装置,该装置省去了杠杆传动机构,仅需释放钢丝绳,在重力作用下即可实现关闭,可靠性高。该装置具体包括密封安装于所述通风口处的基架I和密封安装于基架I上的关闭单元,其中基架I为由第一横边11、第一竖边12、第二横边13和第二竖边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矩形框体;而关闭单元2,由支撑架21和门板22组成,其中,支撑架21包括与所述第一竖边12和第二竖边同向设置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竖边12和第二竖边上的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的顶端和下端分别通过顶板212和底板213连接;而门板22形状与所述支撑架21中第一侧板211、第二侧板、顶板212和底板213组成的端口形状匹配,且门板22的上边与所述顶板212铰接,所述门板22的底部内侧与所述底板213相接。该通风口关闭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将基架安装于由船体结构3构成的通风口处,平日通风时,将门板沿着其与顶板铰接的上边旋转上扬,使门板的下部与底板分离,开启风口,实现通风,而扬起后的门板可以通过外力进行支撑,保持其扬起的角度和通风状态,而需要进行关闭时,只需将外力去除,门板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自动下滑,直至其下部与底板相接,完成关闭动作,可见该通风口关闭装置的开启关闭动作均较容易实现,方便操作,而且结构简单。其中,为了方便实现门板的开启功能,方便外力的实施以及关闭,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1和图2,在门板22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提手221,所述提手221上固定连接有绳索222,参见图1,这样门板上扬开启时,可以通过拽拉绳索,从而带动门板进行运动,而由于扬起门板时需要使用向上的拉力,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在通风口的附近设置有位于通风口上方的定滑4用于绳索受力方向的改变,并将绳索的自由端,固定于某固定位置5处,使门板处于上扬状态,当需要进行门板关闭工作时,只需将绳索的自由端从固定位置处松解即可,门板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恢复关闭状态。此外,该绳索的设置还有一个功能,实现远程操作,如部分区域(如烟囱等),人员不能迅速到达或位置较为危险(例如夜间行走),可以适当延长绳索的长度,将绳索的自由端固定在人员容易到达的场所,从而实现远程操作,同时,也可以将多个关闭装置上的绳索自由端都集中固定于同一位置,从而方便集中控制,需要紧急关闭通风关闭装置时,将绳索的自由端与固定位置处松解,就可以实现与绳索另一端连接的门板进行关闭,操作方便。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2,在门板22的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密封条223,通过该密封条的设置实现门板与底板之间的密封配合,由于密封条会吸收底板的变形,提高密封性能。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参见图1,将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均设计为上底长度小于下底长度的梯形,从而提高其关闭的效果。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由于通风口的大小一,当通风口较大时,需要对应的门板也较大,不容易操作,因此可在一个基架上设置有2个或2个以上的关闭单元2,所述各个关闭单元2均沿着所述基架I的纵向,密封安装于所述基架I上,参见图2所示,就是在一个基架上安装2个封闭单元的情况。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架I的矩形框体内设置有百叶格栅14,所述百叶格栅14倾斜设置于所述矩形框体内,该百叶格栅是可旋转的,当旋转叶片成竖直状态,叶片与叶片相贴合,即为关闭状态。百叶格栅的转动,通过手动或者压缩空气操作杠杆机构实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不影响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技术效果的产生。【主权项】1.一种通风口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架(1),密封安装于所述通风口处,其为由第一横边(11)、第一竖边(12)、第二横边(13)和第二竖边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矩形框体; 关闭单元(2),密封安装于所述基架(I)上,包括支撑架(21)和门板(22);所述支撑架(21)包括与所述第一竖边(12)和第二竖边同向设置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竖边(12)和第二竖边上的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的顶端和下端分别通过顶板(212)和底板(213)连接;所述门板(22)形状与所述支撑架(21)中第一侧板(211)、第二侧板、顶板(212)和底板(213)组成的端口形状匹配,且所述门板(22)的上边与所述顶板(212)铰接,所述门板(22)的底部内侧与所述底板(213)相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通风口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22)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提手(221),所述提手(221)上固定连接有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口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密封安装于所述通风口处,其为由第一横边(11)、第一竖边(12)、第二横边(13)和第二竖边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矩形框体;关闭单元(2),密封安装于所述基架(1)上,包括支撑架(21)和门板(22);所述支撑架(21)包括与所述第一竖边(12)和第二竖边同向设置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竖边(12)和第二竖边上的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211)和第二侧板的顶端和下端分别通过顶板(212)和底板(213)连接;所述门板(22)形状与所述支撑架(21)中第一侧板(211)、第二侧板、顶板(212)和底板(213)组成的端口形状匹配,且所述门板(22)的上边与所述顶板(212)铰接,所述门板(22)的底部内侧与所述底板(213)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荣泽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