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世强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0906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包括混凝土本体及设置于混凝土本体内部的腔体,所述腔体为单排孔结构,并通过加强筋隔成相互对称的型腔A和型腔B,所述型腔A和型腔B内部均设置有泡沫混凝土,所述混凝土本体沿长度方向端部设置有隔断腔,且隔断腔分别设置于型腔A和型腔B两端,所述隔断腔内设置有阻燃聚苯板,且阻燃聚苯板与混凝土本体注塑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混凝土本体上设置多个型腔,并在相应型腔内设置有泡沫混凝或阻燃聚苯板,从而实现内外墙传热,保温和隔音效果好;由于通过采用横肋和竖肋将砌块内部腔体分隔成多个型腔,不但增加了砌块成型稳定性和结构强度,还解决了直接导热,使保温隔音的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墙体材料
,具体是涉及一种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
技术介绍
混凝土空心砌块是建筑墙体的主题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所建房屋隔音、保温、防水、抗压强度等重要指标。但是传统的空心砌块大都是是以水泥、砂、石等普通混凝土材料制成。主要是考虑空心砌块的结实度、抗压强度等质量指标,但对保温、隔音性能相对较差,与现代住房建设标准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现代化住房建设的需求,因此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为了克服传统混凝土空心砌块保温性能较差的缺陷,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保温空心砌块,但是这些空心砌块结构仅仅是增强了单块砌块的保温效果,在砌块与砌块之间连接时,任然出现砌缝处热量损失的问题,从而导致砌块保温时间不能与建筑物寿命同步,降低空心砌块的保温寿命,不能到达保温与结构同寿命的目的。为了增强空心砌块的保温寿命,防止连接时产生砌缝导致热量散失。公开号为CN20400138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轻集料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结构,该技术方案是通过在混凝土壳体上设置多个型腔,并在相应型腔内设置保温层,从而增加了保温和隔音效果;同时在混凝土壳体两端设置有凹型槽口,可有效减小砌缝处热桥部位热量损失。但是由于该保温砌块两端没有设置任何保温结构,不能实现内外墙直接导热,且保温和隔音效果不够理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包括混凝土本体及设置于混凝土本体内部的腔体,所述腔体为单排孔结构,并通过加强筋隔成相互对称的型腔A和型腔B,所述型腔A和型腔B内部均设置有泡沫混凝土,所述混凝土本体沿长度方向端部设置有隔断腔,且隔断腔分别设置于型腔A和型腔B两端。所述混凝土本体内部的腔体由一条横肋和两条竖肋分隔成双排孔目字型型腔结构,其中,双排孔目字型型腔由型腔C、型腔D、型腔E及型腔F组成,在型腔C、型腔D、型腔E及型腔F内部均填充有泡沫混凝土,且隔断腔对称设置于横肋两端。所述混凝土本体内部的腔体由一条横肋和三条竖肋分隔成双排孔品字型腔结构,其中,双排孔品字型腔结构由型腔G及相互对称的型腔H组成,在型腔G及型腔H内部均填充有泡沫混凝土,且隔断腔对称设置于型腔G两端。所述混凝土本体内部的腔体为三排孔结构,其中三排孔结构由型腔J及对称分布在型腔J两侧的型腔K和型腔L组成,且隔断腔对称设置于型腔J两端。所述隔断腔内设置有阻燃聚苯板,且阻燃聚苯板与混凝土本体注塑成一个整体。 所述隔断腔为凹型槽口型腔或燕尾型槽口型腔。所述凹型槽口型腔外侧开口处设置有凸台。所述混凝土本体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灰口挡块。所述型腔K和型腔L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泡沫混凝土与混凝土本体注塑成一个整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混凝土本体上设置多个型腔,并在相应型腔内设置有泡沫混凝或阻燃聚苯板,从而实现内外墙传热,保温和隔音效果好;由于通过采用横肋和竖肋将砌块内部腔体分隔成多个型腔,不但增加了砌块成型稳定性和结构强度,还解决了直接导热,从而让保温隔音的效果更好;由于隔断腔采用凹型槽口型腔或燕尾型槽口型腔结构形式,并在隔断腔内部设置阻燃聚苯板,在施工砌筑时,上一块砌块与下一块砌块阻燃聚苯板尾部紧连,从而让两砌块在砌筑后也能达到保温隔音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本体,2-型腔A,3-加强筋,4-隔断腔,5-凸台,6-灰口挡块,7-型腔B,8-横肋,9-型腔C,10-竖肋,11-型腔D,12-型腔E,13-型腔F,14-型腔G,15-型腔H,16-型腔J,17-型腔K,18-型腔Lo【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包括混凝土本体I及设置于混凝土本体I内部的腔体,所述腔体为单排孔结构,所述混凝土本体I沿长度方向端部设置有隔断腔4,所述单排孔结构通过加强筋3隔成相互对称的型腔A2和型腔B7,加强筋3对混凝土空心砌块有易成型、结构坚的作用,所述隔断腔4为凹型槽口型腔,所述凹型槽口型腔外侧开口处设置有凸台5。所述隔断腔4内设置有阻燃聚苯板,阻燃聚苯板具有保温、隔音作用,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凸台5将阻燃聚苯板紧紧抱塑成一个整体,且阻燃聚苯板外侧超出灰口挡块6边缘0.1cm?0.5cm,在实际应用中优先选用0.3cm,采用0.3cm能够达到最佳的连接效果,在施工砌筑时与下一砌块的阻燃聚苯板尾部紧连,从而让两砌块在砌筑后也能达到保温隔音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内外墙传热,到达一阻两传的功效,通过实验证明,其保温的传热系数能达到0.7lff/m2.k,能够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9060-2012要求,也满足建筑节能65%要求。本实施例的腔体为单排孔结构,腔体空间大,具有较好的保温、隔音效果,同时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所述混凝土本体I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灰口挡块6。其作用是使施工砌筑对口,避免在砌筑过程中不会造成灰浆外漏而浪费。本技术所述砌块在施工中没有方向性,可以任意对调,具有较好的互换性能,所述型腔A2和型腔B7均内部设置泡沫混凝土。通过泡沫混凝土形成保温层,使空心砌块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且隔音耐火性能好。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所述混凝土本体I沿长度方向端部设置的隔断腔4为燕尾型槽口型腔,可将燕尾型阻燃聚苯板填充在燕尾槽口型腔内,由于燕尾作用会自动抱紧,并具有保温、隔音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且阻燃聚苯板外侧超出灰口挡块6边缘0.1cm?0.5cm,在实际应用中优先选用0.3cm,采用0.3cm能够达到最佳的连接效果,燕尾型槽口尾部在施工砌筑时与下一砌块燕尾型阻燃聚苯板尾部紧连,从而让两砌块在砌筑后也能达到保温隔音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内外墙传热一阻两传,保温的传热系数能达到0.70ff/m2.k,能够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9060-2012要求,也满足建筑节能65%要求,且该保温砌块的容重可控制密度为,900 kg /m3内。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所述混凝土本体I内部的腔体由一条横肋8和两条竖肋10分隔成双排孔目字型型腔结构,其中,双排孔目字型型腔由型腔C9、型腔D11、型腔E12及型腔F13组成,在型腔C9、型腔D11、型腔E12及型腔F13内部均填充有泡沫混凝土作为保温材料,所述混凝土本体I沿长度方向位于横肋8两端设置有隔断腔4,且隔断腔4为凹型槽口型腔,在隔断腔4内部设置有阻燃聚苯板,具有保温、隔音作用,通过凸台5将阻燃聚苯板紧抱塑成一个整体,且阻燃聚苯板外侧超出灰口挡块6边缘0.1cm?0.5cm,在实际应用中优先选用0.3cm,采用0.3cm能够达到最佳的连接效果,在施工砌筑时与下一砌块阻燃聚苯板尾部紧连,从而让两砌块在砌筑后也能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本体(1)及设置于混凝土本体(1)内部的腔体,所述腔体为单排孔结构,并通过加强筋(3)隔成相互对称的型腔A(2)和型腔B(7),所述型腔A(2)和型腔B(7)内部均设置有泡沫混凝土,所述混凝土本体(1)沿长度方向端部设置有隔断腔(4),且隔断腔(4)分别设置于型腔A(2)和型腔B(7)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蒋世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