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材料,具体是一种混凝土空心砌块。
技术介绍
混凝土空心砌块因其具有重量轻、节能、节省粘土消耗,从而可保护农田等优点,已成为新型墙体材料的主选。现有的混凝土空心砌块(包括承重砌块和非承重砌块),其结构均包括一个混凝土材料的基体,基体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水平的砂浆粘合面,在基体中再设置若干个与砂浆粘合面垂直的竖向通孔。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主要缺陷其一是水平灰缝面积小,约为标准砖水平灰缝的40%~50%,由于有竖向通孔的存在,仅限于2cm~2.7cm宽的壁肋才有砂浆粘结,因此墙体抗剪能力较低,其对专项变形、温度不均等在墙体内形成的应力反映较为敏感,易于开裂;其二是构造拉结筋的砂浆握裹面积偏小,同样只有横向壁肋与拉结筋垂直相交处很小的面积形成握裹力,一根700长的拉结筋只有若干道肋约10~15cm的长度受到砂浆的有效握裹,其余长度拉结筋处于悬浮状态,很不利于建筑的整体性和抗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使其可提高砌体水平抗剪能力,同时可提高构造拉结筋砂浆握裹强度,以提高砌体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本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