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煎煮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005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煎煮罐,涉及中药设备。一种中药煎煮罐,包括罐体、罐盖、底座、电加热器、罐嘴和把手,所述罐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罐嘴和把手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侧壁,所述罐盖设在所述罐体的开口端,所述底座设置电加热器,所述罐体开口端的外侧周边设置弧形檐,所述弧形檐的凹面向内,所述罐体内竖直设置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所述罐体分成两部分,所述罐体远离所述罐嘴的一侧为加药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控制简单,可有效防止药液外溢,使药液和药渣得到有效地分离,安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药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煎煮罐
技术介绍
中药煎煮对药物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临床效果,但中药煎煮的要求比较复杂,其中,中药的煎煮一般采用选用陶瓷制的砂锅、瓦罐,它传热慢、受热匀,不容易糊锅,而且价格便宜。同时,煎药前中药一定要浸泡,使中药湿润变软,细胞膨胀,产生一定的渗透压,使有效成分渗透扩散到细胞组织外部的水中,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浸泡时间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但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药物有效成分酶解或药品的霉败。由此可见,中药的煎煮程序步骤复杂,对煎煮的时间控制和火力控制等要求较高,一般煎煮时间多为几个小时,煎煮时间长,而且煎煮时需要随时观察,避免水分烧干,使中药糊锅,费时费力。通常,为了使中药成分充分地被煎出,应加盖进行煎煮,尤其是煎煮的药物中含有可随水蒸气挥发的成分时,加盖煎煮可使含药物挥发成分的水蒸气在盖内凝集,变成水珠滴回药罐内,减少药物有效成分的丢失。然而,对于质地松散、体积较大的中药,如丝瓜络、通草、菌陈、菊花、桑叶等,煎煮时由于药液易外溢,通常不应加盖煎煮,并要随时搅拌,使其均匀被煎透。这样必然造成不必要的药物成分的流失。此外,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煎煮罐,包括罐体、罐盖、底座、电加热器、罐嘴和把手,所述罐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罐嘴和把手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侧壁,所述罐盖设在所述罐体的开口端,所述底座设置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开口端的外侧周边设置弧形檐,所述弧形檐的凹面向内,所述罐体内竖直设置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所述罐体分成两部分,所述罐体远离所述罐嘴的一侧为加药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年亚张岳李雨鹤杨阳张世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