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速风力双重引射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771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速风力双重引射混合器,风力机转子叶片的转轴位于内涵道的中心,内侧多波瓣环形一端边缘通过焊接或内置螺栓固定在内涵道后部开口圆环边缘,内侧多波瓣环形由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第一组波瓣组成,第一组波瓣向内涵道的后部开口外侧凸起并形成第一组槽道,收缩翼型外涵道位于内侧多波瓣环形后方,收缩翼型外涵道的后部开口圆环直径小于前部开口圆环直径,外侧多波瓣环形一端边缘固定在收缩翼型外涵道的后部开口圆环边缘,外侧多波瓣环形由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第二组波瓣组成,第二组波瓣向收缩翼型外涵道的后部开口外侧凸起形成第二组槽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二次抽吸作用增大风力机输出功率,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风力应用设备
,涉及一种低速风力双重引射混合器
技术介绍
风力机是一种以太阳为热源,以大气为工作介质的热能利用发动机,是借助空气流推动叶片以获取风能,并同时将其转换成有用的机械能或电能的动力装置,风能作为可再生的、无污染的自然能源被人们高度重视;但是理论上气动转换的极限效率(即贝兹极限)为59.3%,传统风力机工作风速范围的风能利用率约为30-45%,低速风力机约10-30%,风力机在低速时常常处于空转或发出极少的电能,在微风级别(3-4m/s)的风能利用方面,国内外当前的风力机风能利用率更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速风力双重引射混合器,解决了目前现有的风力发电设备风力机在风力低速时风能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风力机转子叶片,风力机转子叶片安装在内涵道内,风力机转子叶片的转轴位于内涵道的中心,风力机转子叶片能在内涵道内转动,内侧多波瓣环形一端边缘通过焊接或内置螺栓固定在内涵道后部开口圆环边缘,内侧多波瓣环形由若 干个均匀排列的第一组波瓣组成,第一组波瓣向内涵道的后部开口外侧凸起,第一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速风力双重引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机转子叶片(1),风力机转子叶片(1)安装在内涵道(2)内,风力机转子叶片(1)的转轴位于内涵道(2)的中心,风力机转子叶片(1)能在内涵道(2)内转动,内侧多波瓣环形(3)一端边缘通过焊接或内置螺栓固定在内涵道(2)后部开口圆环边缘,内侧多波瓣环形(3)由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第一组波瓣(4)组成,第一组波瓣(4)向内涵道(2)的后部开口外侧凸起,第一组波瓣(4)之间形成第一组槽道(5),收缩翼型外涵道(6)位于内侧多波瓣环形(3)后方,收缩翼型外涵道(6)的前部开口圆环直径大于内侧多波瓣环形(3)的最大直径,收缩翼型外涵道(6)的后部开口圆环直径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速风力双重引射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机转子
叶片(1),风力机转子叶片(1)安装在内涵道(2)内,风力机转子
叶片(1)的转轴位于内涵道(2)的中心,风力机转子叶片(1)能
在内涵道(2)内转动,内侧多波瓣环形(3)一端边缘通过焊接或内
置螺栓固定在内涵道(2)后部开口圆环边缘,内侧多波瓣环形(3)
由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第一组波瓣(4)组成,第一组波瓣(4)向内涵
道(2)的后部开口外侧凸起,第一组波瓣(4)之间形成第一组槽道
(5),收缩翼型外涵道(6)位于内侧多波瓣环形(3)后方,收缩翼
型外涵道(6)的前部开口圆环直径大于内侧多波瓣环形(3)的最大
直径,收缩翼型外涵道(6)的后部开口圆环直径小于前部开口圆环
直径,外侧多波瓣环形(7)一端边缘固定在收缩翼型外涵道(6)的
后部开口圆环边缘,外侧多波瓣环形(7)由若干个均匀排列的第二
组波瓣(8)组成,第二组波瓣(8)向收缩翼型外涵道(6)的后部
开口外侧凸起,第二组波瓣(8)之间形成第二组槽道(9)。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速风力双重引射混合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组波瓣(4)和第二组波瓣(8)的数量相等且位置前后
对应。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速风力双重引射混合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组波瓣(4)的一端连接在内涵道(2)的后部圆环边缘,
第一组波瓣(4)呈半个喇叭形、凸起部向圆环外侧、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培刚韩万龙史亮韩万金张祎顾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