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核壳粒子增韧的PET/PTT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500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核壳粒子增韧的PET/PTT合金,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ET 35%~60%、PTT 20%~30%、EMG 2%~5%、刚性粒子5%~20%、二异氰酸酯0.5%~2%、乙二醇1%~4%、抗氧剂0.1%~0.5%、分散剂0.1%~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具有PET、PTT各自原有优点同时,采用原位聚合生成聚氨酯弹性体并包覆在刚性粒子表面,形成以刚性粒子为核、弹性体为壳的核壳结构对PET/PTT进行增韧改性,使极大提高韧性的同时,还很好地提高了合金材料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大大提升了PET/PTT合金的应用效果和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核壳粒子增韧的PET/PTTI=I O
技术介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和玻璃化温度的结晶性聚合物,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保持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其耐疲劳性、耐摩擦性、耐老化性、电绝缘性特点极为突出,对大多数有机溶剂和酸较稳定,生产能耗较低,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薄膜和工程塑料等领域;但由于PET刚性较强使得材料韧性较差,结晶速度较慢,成型模具温度高及成型周期长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是一种结晶速度快,融融温度和玻璃化温度较低的结晶性聚合物,具有特别优异的柔软性、弹性回复性,加工性能、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尺寸的稳定性特点;PTT纤维保持了 PET纤维的优良的抗皱性和耐化学性,柔软性、抗日光性、耐污性、低静电性、易染色性、低吸水率并具有一定的抗水解稳定性等特点。但其模量较低、材料较软限制了 PTT使用范围。将PET与PTT共混制备的ΡΕΤ/ΡΤΤ合金,在性能上可以取长补短,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成型加工、抗冲击、耐高温热老化、耐化学药品等优良性能。但未经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核壳粒子增韧的PET/PTT合金,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ET 35%~60%、PTT 20%~30%、EMG 2%~5%、刚性粒子5%~20%、二异氰酸酯0.5%~2%、乙二醇1%~4%、抗氧剂0.1%~0.5%、分散剂0.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佳亿阳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