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扶手杆管夹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客车用扶手杆管夹普遍采用附图1和附图2所示的结构,图1中示出了扶手杆1、挡板2、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扶手杆I和挡板2之间的管夹3,附图2示出了管夹3的具体结构,该管夹3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左半夹31和右半夹板32构成。图1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管夹3的结构简单,管夹3与扶手杆I及挡板2之间的安装及拆装十分方便。但是其也存在以下缺点:1、管夹与扶手杆之间有间隙,完全靠左右半夹卡住圆形的扶手杆,中间无固定点,固定不牢固,使得管夹很容易绕扶手杆转动。2、管夹与挡板之间靠螺栓固定,中间有间隙,固定不牢固,容易晃动。3、管夹和扶手杆及挡板之间没有柔性垫片,无法卡死,车辆运行过程中容易磨损、晃动、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扶手杆管夹装配结构,以解决现有扶手管夹固定不牢,车辆运行时管夹容易晃动、产生异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扶手杆管夹装配结构,包括扶手杆、挡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扶手杆和挡板之间的管夹,所述管夹由左半夹、右半夹、以及将所述左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扶手杆管夹装配结构,包括扶手杆(1)、挡板(2)、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扶手杆(1)和挡板(2)之间的管夹(3),所述管夹(3)由左半夹(31)、右半夹(32)、以及将所述左半夹(31)和右半夹(3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螺栓(3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杆(1)上焊接有螺母(4),所述管夹(3)上设置有锁入所述螺母(4)中、从而将管夹(3)固定在扶手杆(1)上的第二螺栓(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军,黄威,王家富,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