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协力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700 阅读:249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态协力车,它包括有车架、转向轮、定向轮、第一踩踏件、第二踩踏件、第一车座、第二车座、第一传动单元及第二传动单元,利用第一车座与第二车座中至少其一与车架枢接,而可在车架上变换方向并固定,且第一车座与第二车座中至少其一指向并连接转向轮,以产生多种不同的骑乘模态,方便骑乘者选择踩踏方向,可自由选择方向操控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多模态协力车,其主要是可于车架上变换第一车座及第二车座的方向,且第一车座与第二车座中至少其一是指向并连接转向轮,以供具有多种不同的骑乘模态。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所常见的协力车构造,如中国台湾新型公告第M267160号「协力车结构改良」专利案,其是包括有车架体、前座垫、后座垫、手把、前轮、后轮及传动机构所组成,由于该前座垫及后座垫是固定于车架体上,而且乘坐于前座垫或后座垫上的骑乘者均是共享同一组传动机构,故其无法任意转动前座垫及后座垫,以不同的方向〔即二个骑乘者背向或相向〕进行控制,因此在使用上缺乏变化性及趣味性。又如中国台湾新型公告第M250878号「协力车驱动机构之改良」专利案,其是于协力车车架的前轮及后轮之间设置有一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是包含有数驱动组,每一驱动组分别具有一组枢接于该车架两侧之曲柄,各个曲柄枢接于车架一端分别固接一单向转动构件,各该单向转动构件与后轮的齿盘间分别以链条连结传动,以供各使用者可以同向踩踏共同带动后轮前进,这种构造仅能单向带动后轮前进,并无法任意改变转向踩踏,故同样缺少了变化性及趣味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模态协力车,包括有:车架,包括有相连接的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转向轮,设置于车架的第一部位;定向轮,设置于车架的第二部位;第一踩踏件,可枢转地设置于车架的第一部位;第二踩踏件,可枢转地设置于车架的 第二部位;第一传动单元,连接第一踩踏件与定向轮;第二传动单元,连接第二踩踏件与定向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车座,设置于车架的第一部位,包括有一第一座垫及第一把手;第二车座,设置于车架的第二部位,包括 有一第二座垫及第二把手;所述第一车座与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岗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05日 23:18
    模态是结构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线性系统的自由振动被解耦合为N个正交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对应系统的N个模态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分析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