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煤气化炉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0676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煤气化炉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当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达到630℃-700℃时,通过水激冷管线向气化炉内加入温度在145℃-160℃的锅炉水使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下降至620℃-670℃,所述的水激冷管线出口设置在气化炉激冷段测压孔至气体返回室上部A1人孔对应的气化炉内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工艺改造简单,投入较少,改造完成后,可降低过热段处合成气温度10~30℃,减少十字支撑积灰的同时可提高气化炉负荷3%左右,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低合成气温度的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Shell干粉煤气化工艺初始设计采用全气激冷技术,来自循环气压缩机出口冷的合成气(215°C)进入气化炉激冷段,与来自气化炉反应室生成的合成气进行激冷,并经汽包来循环水进行换热,温度降至900°C。该900°C的合成气依次通过输气导管、过热段,经与汽包来循环水换热,温度降至700°C?750°C。过热段入口温度在700°C以上时易造成十字支撑处积灰,且积灰是不可逆转的。国内大多数采用Shell煤气化技术的厂家都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十字支撑积灰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普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I)对循环气压缩机进行扩能改造,提高激冷比;(2)稳定配煤,提高配煤品质;(3)在线吹灰器改造。上述三种解决方法不仅投资较大,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厂家改造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了气化炉十字支撑处积灰的降低煤气化炉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它包括以下步骤:当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达到630°C?700°C时,通过水激冷管线向气化炉内加入温度在145°C?160°C的锅炉水使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下降至620°C?670°C,所述的水激冷管线出口设置在气化炉激冷段测压孔至气体返回室上部人孔对应的气化炉内区间。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工艺改造简单,投入较少,改造完成后,可降低过热段入口处合成气温度10?30°C,减少十字支撑积灰的同时可提高气化炉负荷3%左右,降低生产运行成本。【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的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来自热电的锅炉水经水激冷管线进入气化炉4,管端喷头处形成的细小水雾与来自气化炉的激冷段的合成气进行混合激冷。随着锅炉水加入量的增加,合成气水激冷后温度相应降低,从而达到降低过热段3入口温度的目的。基于上述原理,如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它包括以下步骤:当过热段3入口合成气温度达到630°C?700°C时,通过水激冷管线I向气化炉内加入温度在145°c?160°C的锅炉水使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下降至620°C?670°C,所述的水激冷管线出口设置在气化炉激冷段测压孔Pl至气体返回室上部Al人孔对应的气化炉内区间。作为实施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种装置,它包括水激冷管线,在所述的水激冷管线上从进口至出口依次安装有第一前手阀BV1、第一调节阀FVl和第一后手阀BV2,所述的水激冷管线出口设置在气化炉激冷段测压孔Pl至气体返回室上端人孔Al对应的气化炉内区间,在所述的水激冷管线的出口端安装有水喷头。第一调节阀FVl用以调节水量。优选的,所述的水激冷管线出口设置在测压孔Pl或人孔Al O在这两处安装管线较容易进行且能达到很好的改造效果。优选的,为防止水喷头堵塞,在水激冷管线使用前采用氮气或二氧化碳气吹扫水激冷管线。采用的结构可以为:吹扫管线2的出口与水激冷管线进气化炉前的管段相连通,在所述的吹扫管线从入口至出口依次装有流量计F、压力表P、第二前手阀BV5、第二调节阀FV2和第二后手阀BV3。装有手阀BV4的副线的一端与第二前手阀BV5以及压力表之间的吹扫管线相连通,副线的另一端与第二后手阀BV3出口处的吹扫氮气管线相连通,吹扫管线可以吹入氮气或二氧化碳气。实施例1气化炉负荷85 %,气化炉激冷段处合成气量为42万Nm3/h,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为630°C,通过水激冷管线向气化炉内加入温度为153°C的锅炉水使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下降至620°C,锅炉水加入量为5t/h,所述的水激冷管线出口设置在气化炉激冷段测压孔Pl至气化炉气体返回室上端人孔Al对应的气化炉内区间。经检测:现场改造后实际运行时,过热段入口温度降低10°C,减少十字支撑积灰。实施例2气化炉负荷105%,气化炉激冷段处合成气量为46万Nm3/h,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为700°C,通过水激冷管线向气化炉内加入温度为145°C的锅炉水使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下降至670°C,锅炉水加入量16t/h,所述的水激冷管线出口设置在气化炉激冷段测压孔Pl处。经检测:现场改造后实际运行时,过热段入口温度降低30°C,减少十字支撑积灰的同时可提尚气化炉负荷3%左右。实施例3气化炉负荷95 %,气化炉激冷段处合成气量为44万Nm3/h,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为660°C,通过水激冷管线向气化炉内加入温度为160°C的锅炉水使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下降至640°C,锅炉水加入量为15t/h,所述的水激冷管线出口设置在气体返回室上端人孔Al处。经检测:现场改造后实际运行时,过热段入口温度降低20°C,减少十字支撑积灰的同时可提尚气化炉负荷3%左右。【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当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达到630°C?700°C时,通过水激冷管线向气化炉内加入温度在145°C?160°C的锅炉水使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下降至620°C?670°C,所述的水激冷管线出口设置在气化炉激冷段测压孔至气体返回室上部人孔对应的气化炉内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煤气化炉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激冷管线出口设置在测压孔或人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低煤气化炉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激冷管线使用前采用氮气或二氧化碳气吹扫水激冷管线。【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它包括以下步骤:当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达到630℃-700℃时,通过水激冷管线向气化炉内加入温度在145℃-160℃的锅炉水使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下降至620℃-670℃,所述的水激冷管线出口设置在气化炉激冷段测压孔至气体返回室上部A1人孔对应的气化炉内区间。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工艺改造简单,投入较少,改造完成后,可降低过热段处合成气温度10~30℃,减少十字支撑积灰的同时可提高气化炉负荷3%左右,降低生产运行成本。【IPC分类】C10J3-72【公开号】CN104845677【申请号】CN201510144125【专利技术人】闵文伟, 杨玉龙, 田海明, 李斌, 陈基军, 熊志平, 姜北, 刘铭健 【申请人】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煤气化炉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当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达到630℃~700℃时,通过水激冷管线向气化炉内加入温度在145℃~160℃的锅炉水使过热段入口合成气温度下降至620℃~670℃,所述的水激冷管线出口设置在气化炉激冷段测压孔至气体返回室上部人孔对应的气化炉内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文伟杨玉龙田海明李斌陈基军熊志平姜北刘铭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