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0566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包括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千斤顶,以及与支架垂直连接的轴承卡座;所述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及垂直固定于支撑板下侧两端的两个侧拉板,所述千斤顶垂直固定于支撑板上的两个侧拉板之间;所述轴承卡座为中心设有轴承孔的分体式卡座,其由半圆型的卡座一和卡座二拼接组成,所述两个半圆形卡座中至少有一卡座与所述侧拉板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承孔与千斤顶同轴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轴承卡座上的圆形轴承孔对轴承进行固定,使轴承受力均匀,避免了对拆卸零件的损坏,提高了轴承的拆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拆卸
,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拉马也称为顶拔器,广泛应用于拆卸各种联轴器、齿轮、轴承、皮带轮等轴上紧固零件。目前所用的拉马主要由钩爪、带内螺纹的基座、长条螺杆、连接基座与钩爪的连接块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以螺杆的向前旋进,通过基座的内螺纹来传动,带动二爪或三爪的钩爪后退,来实现相应零件的拆卸工作。采用这种拉马常会存在如下问题,首先,钩爪作为承受力的点,就不能太单薄。一般的钩爪头部的弯度大,对于一些间隙较小的位置,钩爪经常出现卡不进去或卡不牢靠的现象。其次,传统拉马的受力点少,一般都是两个点或三个点,容易对外壳脆的零件产生损坏(如调心轴承、铸造的皮带轮等)。再次,传统拉马的旋进螺杆是人为受力,极易产生不平衡状态,受力不均匀,钩爪变形,发生拉偏和拆卸不了的情况。最后,传统拉马对过盈量大、长时间未拆卸过的零件所起作用不大,拉力略显不足,同时存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损坏丝杆,从而耽误了检修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承拆卸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对间隙较小的装置进行拆卸,而且在拆卸时受力点匀称,不会对所拆卸装置的零件产生损坏,提高了拆卸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包括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千斤顶,以及与支架垂直连接的轴承卡座;所述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及垂直固定于支撑板下侧两端的两个侧拉板,所述千斤顶垂直固定于支撑板上的两个侧拉板之间;所述轴承卡座为中心设有轴承孔的分体式卡座,其由半圆型的卡座一和卡座二拼接组成,所述两个半圆形卡座中至少有--^座与所述侧拉板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承孔与千斤顶同轴设置。所述侧拉板为两块平板且沿所述支撑板宽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卡座一由半圆形的第一卡板及两个相互平行且垂直设置在第一卡板上的第一连接板组成,所述卡座二由与所述第一卡板相配合的半圆形的第二卡板、及两个相互平行且垂直设置在第二卡板上的第二连接板组成,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板的间距与所述侧拉板的间距相匹配,以使第一、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侧拉板连接时能够相互重叠,所述侧拉板的下端、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用于通过插销相互固定的插销孔。所述两个侧拉板为两个相背设置的V型板,所述卡座一为半圆形的第一卡板,卡座二由与所述第一卡板相配合的半圆形的第二卡板及焊接在第二卡板上的连接件组成,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支撑板平行设置且焊接在V形板一侧的下端,所述第二卡板通过连接件与V形板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为垂直焊接在第二卡板上的两个立板,该立板呈八字形分布,所述V形板及立板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用于通过螺栓相互固定的螺孔。所述支撑板的下侧开设有用于安装千斤顶的凹槽,在位于凹槽处支撑板的上侧设有加强筋板,该加强筋板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轴承拆卸装置,其结构简单,拆卸方便,通过支架及安装在支架下端的轴承卡座构成,该轴承卡座为两个半圆形的分体式卡座拼接组成,通过销轴与侧拉板可拆卸连接,该卡座能够对普通及间隙较小的装置进行拆卸,而且在拆卸时受力点匀称,不会对所拆卸装置的零件产生损坏,提高了拆卸效率。支架为门式框架结构,其制作简单,不易变形,故障率较低,该支架可使用边角材料制作,节能环保,安全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轴承拆卸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未安装卡座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卡座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轴承拆卸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未安装卡座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实施方式的卡座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该轴承拆卸装置,包括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千斤顶3,以及与支架垂直连接的轴承卡座I ;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1及垂直固定于支撑板21下侧两端的两个侧拉板22,千斤顶3垂直固定于支撑板21上的两个侧拉板22之间;轴承卡座I为中心设有轴承孔31的分体式卡座,其由半圆型的卡座一和卡座二拼接组成,两个半圆形卡座中至少有一卡座与侧拉板22为可拆卸连接,轴承孔31与千斤顶3同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侧拉板22为两块平板且沿支撑板21宽度方向垂直设置,卡座一由半圆形的第一卡板11及两个相互平行且垂直设置在第一卡板11上的第一连接板12组成,卡座二由与第一卡板11相配合的半圆形的第二卡板13、及两个相互平行且垂直设置在第二卡板13上的第二连接板14组成,两个第一连接板12之间的间距、以及两个第二连接板14之间的间距分别与侧拉板22的间距相匹配,以使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4与侧拉板22连接时能够相互重叠;在侧拉板22的下端设有第一插销孔221,在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4的中心处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插销孔221相对应的第二插销孔15,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4通过销轴与侧拉板2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4的两端分别对应开设有螺栓安装孔16,以使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4通过螺栓相互进一步固定。在连接时第二连接板14可以只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而省略与侧拉板相固定的步骤,在安装轴承时,方便卡座的拆装,节省安装和拆卸的时间。图4至图6是本专利技术轴承拆卸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除侧拉板22和轴承卡座I的结构外,其他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拉板22为两个相背设置的V型板,卡座一为半圆形的第—^板11、卡座二由与第—^板11相配合的半圆形的第二卡板13及设置在卡板13上的连接件组成,第一卡板11与支撑板21平行设置且焊接在V形板一侧的下端,第二卡板13通过连接件与V形板另一侧可拆卸连接。为了节省材料,方便卡板的安装,该连接件为垂直焊接在第二卡板13上的两个立板4,该立板4呈八字形分布,具体位置与V形板相连的侧面相匹配,当第二卡板13与第一卡板11拼接时,立板4能够与V形板相连的侧面相互重叠;在立板4及与其相连的V形板上分别对应开设有螺孔7,所述立板4通过螺栓与V形的侧拉板2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卡板11和第二卡板13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卡板结构相同,只是省去了设置于卡板上的连接板,改为与V型侧拉板结构相匹配的立板组成。为了方便千斤顶3的安装,同时加强支架的强度,避免支架受力变形,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在支撑板21的下侧开设有用于安装千斤顶3的凹槽,在位于凹槽处支撑板21的上侧设有加强筋板5,该加强筋板5沿所述支撑板21的长度方向设置。安装时,先将卡座一与支架固定连接,再将需要拆卸的轴承安放于卡座一上的半圆中,然后将另一个半圆形的卡座二与卡座一固定连接,此时轴承固定在两个卡座所形成的轴承孔中,将千斤顶3置于支架的凹槽中,通过千斤顶3的活塞的伸缩对轴承进行拆卸。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轴承卡座I上的圆形轴承孔31对轴承进行固定,使轴承受力均匀,避免了对拆卸零件的损坏,提高了轴承的拆卸效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拆卸装置也适用于对联轴器的拆卸,其拆卸过程与轴承的相同。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千斤顶(3),以及与支架垂直连接的轴承卡座(1);所述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21)及垂直固定于支撑板(21)下侧两端的两个侧拉板(22),所述千斤顶(3)垂直固定于支撑板(21)上的两个侧拉板(22)之间;所述轴承卡座(1)为中心设有轴承孔(31)的分体式卡座,其由半圆型的卡座一和卡座二拼接组成,所述两个半圆形卡座中至少有一卡座与所述侧拉板(22)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承孔(31)与千斤顶(3)为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跃新吉寅黄立新陈斌李春宫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