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妮娜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539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TT树脂15%~50%、颜料20%~40%、纳米凹凸棒15%~30%、相容剂8%~15%、热稳定剂2%~6%、硅烷偶联剂0.5%~1%、分散剂0.5%~3%,所述颜料为钛白粉、炭黑、氧化铁红、铅铬黄、酞菁蓝中的一种,所述相容剂为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高浓度、高分散、强着色、无污染等特点,在生产PTT纺丝纤维添加时,将具有外观良好、泽色均匀、耐热耐光性好、性能稳定、抗老化性强、成本低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
技术介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简称PTT)是由对苯二甲酸和1,3-丙二醇缩聚而制得的一种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之后的新型聚酯高分子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拉伸和压缩弹性、耐磨性、吸湿性和卷曲性,且手感柔软,且价格远低于氨纶长丝,是一种理想的高弹性纺织品。近年来,随着色母粒生产技术的长足发展,PTT聚酯用色母粒的发展也很快。色母粒着色具有分散性好、无污染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克服了采用色粉直接着色存在的色点、色差和生产环境污染的问题,然而,PTT色母粒多以PTT树脂为载体,PTT树脂耐热性不好,经过多次热历史会发生变色现象,从而阻碍了 PTT色母粒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度高、着色强、耐热性好和使用方便的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TT树脂15%?50%、颜料20%?40%、纳米凹凸棒15%?30%、相容剂8%?15%、热稳定剂2%?6%、硅烷偶联剂0.5%?1%、分散剂0.5%?3%。所述PTT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所述颜料为钛白粉、炭黑、氧化铁红、铅铬黄、酞菁蓝中的一种。所述相容剂为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所述热稳定剂为硬脂酸钡、硬脂酸镉、马来酸二丁基锡、亚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钙、白油、超细TAS-2A粉、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中的一种。上述的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先将纳米凹凸棒和硅烷偶联剂加入料筒温度在80°C?120°C、转速为3000?6000r/min的高速混合器中,搅拌30?45分钟,待纳米凹凸棒被硅烷偶联剂充分润浸均匀后,再加入PTT树脂、颜料、相容剂、热稳定剂和分散剂,使一起搅拌3?5分钟,待混合均匀后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80°C?260°C温度下经过熔融混炼后挤出造粒,然后进行干燥、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高浓度、高分散、强着色、无污染等特点,在生产PTT纺丝纤维添加时,将具有外观良好、泽色均匀、耐热耐光性好、性能稳定、抗老化性强、成本低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 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TT树脂18%、钛白粉40%、纳米凹凸棒25%、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0%、硬脂酸钡4%、硅烷偶联剂0.5%、超细 TAS-2A 粉 2.5%ο制备方法:按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先将纳米凹凸棒和硅烷偶联剂加入料筒温度在80°C?120°C、转速为3000?6000r/min的高速混合器中,搅拌30?45分钟,待纳米凹凸棒被硅烷偶联剂充分润浸均匀后,再加入PTT树脂、钛白粉、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硬脂酸钡和超细TAS-2A粉,使一起搅拌3?5分钟,待混合均匀后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80°C?260°C温度下经过熔融混炼后挤出造粒,然后进行干燥、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实施例2: 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TT树脂36%、酞菁蓝25%、纳米凹凸棒20%、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2%、亚磷酸三苯酯5%、硅烷偶联剂0.5%、季戊四醇硬脂酸酯1.5%。制备方法:按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先将纳米凹凸棒和硅烷偶联剂加入料筒温度在80°C?120°C、转速为3000?6000r/min的高速混合器中,搅拌30?45分钟,待纳米凹凸棒被硅烷偶联剂充分润浸均匀后,再加入PTT树脂、酞菁蓝、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硬脂酸钡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使一起搅拌3?5分钟,待混合均匀后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80°C?2600C温度下经过熔融混炼后挤出造粒,然后进行干燥、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主权项】1.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TT树脂15%?50%、颜料20%?40%、纳米凹凸棒15%?30%、相容剂8%?15%、热稳定剂2%?6%、硅烷偶联剂0.5%?1%、分散剂0.5%?3%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为钛白粉、炭黑、氧化铁红、铅铬黄、酞菁蓝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硬脂酸钡、硬脂酸镉、马来酸二丁基锡、亚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钙、白油、超细TAS-2A粉、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先将纳米凹凸棒和硅烷偶联剂加入料筒温度在80°C?120°C、转速为3000?6000r/min的高速混合器中,搅拌30?45分钟,待纳米凹凸棒被硅烷偶联剂充分润浸均匀后,再加入PTT树脂、颜料、相容剂、热稳定剂和分散剂,使一起搅拌3?5分钟,待混合均匀后出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80°C?260°C温度下经过熔融混炼后挤出造粒,然后进行干燥、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TT树脂15%~50%、颜料20%~40%、纳米凹凸棒15%~30%、相容剂8%~15%、热稳定剂2%~6%、硅烷偶联剂0.5%~1%、分散剂0.5%~3%,所述颜料为钛白粉、炭黑、氧化铁红、铅铬黄、酞菁蓝中的一种,所述相容剂为具有核壳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高浓度、高分散、强着色、无污染等特点,在生产PTT纺丝纤维添加时,将具有外观良好、泽色均匀、耐热耐光性好、性能稳定、抗老化性强、成本低和使用方便等优点。【IPC分类】C08J3-22, C08K5-00, D01F6-92, C08K3-22, C08L51-04, C08K13-06, C08K9-06, D01F1-04, C08L67-02, C08K3-34【公开号】CN104845231【申请号】CN201410780593【专利技术人】不公告专利技术人 【申请人】王妮娜【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PTT聚酯的纺丝色母粒,其特征在于,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TT树脂15%~50%、颜料20%~40%、纳米凹凸棒15%~30%、相容剂8%~15%、热稳定剂2%~6%、硅烷偶联剂0.5%~1%、分散剂0.5%~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王妮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