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因数高、效率高、电磁转矩波动小、转速平 稳、磁通密度高、动态响应快、过载能力强、可靠性高、结构多样化、应用范围广等优势,在目 前节电、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发展前途一片光明。众所周知,对电机的有效控制关键是对电磁转矩的有效控制,永磁同步电机伺服 系统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其电磁转矩并不像直流电机那样与电枢 电流成正比,控制相对较复杂。上世纪70年代西门子工程师F.Blaschke首先提出异步电 机矢量控制理论来解决交流电机转矩控制问题,后被拓展应用到永磁同步电机上。其基本 原理是将交流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 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并分别加以控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 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简单的说,矢量控制就是将磁链与转矩解 耦,有利于分别设计两者的调节器,以实现对交流电机的高性能调速。这样就可以将一台交 流电机等效为直流电机来控制,因而获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解耦矢量控制装置,包括转速比较器、转速控制器、合成器、β轴电流比较器、α轴电流比较器、iβ电流控制器、iα电流控制器、SVPWM模块、电压源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PMSM)、位置传感器、Clark变换和位置微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速比较器将转速给定值与转速反馈值ωr作差处理后,经转速控制器产生电流矢量幅值指令在合成器中,结合转子位置角和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产生α轴和β轴指令电流和iα电流控制器和iβ电流控制器分别对α轴和β轴指令电流和构成闭环控制,并分别产生α轴和β轴电压控制量uα和uβ,经由SVPWM模块和控制电压源逆变器控制永磁同步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强,邢化玲,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