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9682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8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测试装置,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测试装置主要包括模拟降雨装置、模拟行车装置和能见度测试装置三个部分。模拟降雨装置可以模拟不同的降雨量,为不同降雨量地区采用排水沥青路面提供有效的指导数据。模拟行车装置可以模拟实际在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可以在不同速度、不同轮压条件下进行试验。能见度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在降雨条件下车轮高速运动时的能见度。整个测试装置弥补了现场测试方法的不足,可以为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提供有效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交通运输工程中公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模拟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据调查统计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雨天事故率是晴天的5?7倍,而且雨天发生事故时,伤亡人数经济损失也远高于晴天事故,约为晴天事故的1.8?6.2倍。常规路面不能有效地排走降雨,不仅降低了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系数,而且车辆轮胎甩起的水雾或水花严重降低路面行驶的能见度,这是造成雨天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高速公路上开始推广排水性沥青路面,其采用类似“沙琪玛”的多孔结构,使水从路面体内排走,不产生路面积水,保证雨天的行车的安全。目前雨天情况下对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的影响还没有很好的室内模拟测试设备,所以亟需研发一种模拟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测试装置。目前测量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的方法为现场测试。对于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进行现场测试,通常是选择雨天情况下,将测试车或者测试装置安置在所测路面上进行测量。现场测量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只能是在路面铺筑完之后进行,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及时的指导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现场测试需在雨天情况下进行,不能提前安排合理的试验时间;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中断交通,影响行车安全;同时在现场测试不能调控降雨量大小,无法得到不同降雨量对能见度的影响数据,从而不能有效地反馈数据来指导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综合以上情况现场测试能见度不能满足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迫切需要研发一种能模拟雨天条件下测试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解决现场测试能见度不能满足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要求的问题。本技术测试装置主要包括模拟降雨装置、模拟行车装置和能见度测试装置三个部分。模拟降雨装置可以模拟不同的降雨量,为不同降雨量地区采用排水沥青路面提供有效的指导数据。模拟行车装置可以模拟实际在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可以在不同速度、不同轮压条件下进行试验。能见度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在降雨条件下车轮高速运动时的能见度。整个测试装置弥补了现场测试方法的不足,可以为排水沥青路面设计和施工提供有效的数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拟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测试装置,包括模拟降雨装置、模拟行车装置、能见度测试装置、试验箱和系统控制箱;所述的试验箱包括设于底面上的多个固定轮,所述的系统控制箱与试验箱相连,用于控制模拟降雨装置、模拟行车装置、能见度测试装置及试验箱的工作;所述的模拟降雨装置包括供水系统、供水管道和喷淋头,所述的喷淋头通过供水管道与供水系统相连,所述的喷淋头设于试验箱的上表面;所述的模拟行车装置包括车轮、牵引器、变向控制箱、运动导轨和运动齿轮,所述的车轮通过牵引器与变向控制箱相连,所述的运动导轨由齿条组成,用于引导车轮运行;所述的运动齿轮通过和运动导轨的咬合作用带动车轮运动;所述的变向控制箱用于控制车轮运行的方向;还包括两个螺旋杆,分别设于长乘高的同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的螺旋杆上设有相匹配的螺纹套筒,螺纹套筒通过连接装置与的模拟行车装置相连,用于调节模拟行车装置的上下运动;所述的能见度测试装置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的接收装置有两个,分别设在试验箱宽乘高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的发射装置设在牵引器与车轮的连接处。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试验箱为长方体,其材质为钢。所述的试验箱的底面四角上各设有一个固定轮。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喷淋头为滴孔大小可调的喷淋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系统控制箱上设有用于显示测试结果和参数数据的显示屏,还设有电源开关、车轮升降调节按钮、降雨量调节按钮、车轮速度调节按钮、车轮压力调节按钮、运行按钮、急停按钮和数据输出接口。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模拟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的测试方法,基于上述的模拟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测试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试验箱置于待测排水沥青路面上,调整固定轮,将试验箱固定在所测路面上,打开系统控制箱的电源开关,调节车轮升降调节按钮,通过螺旋杆、螺纹套筒及连接装置带动模拟行车装置上下运动,使得车轮刚好与所测路面接触;步骤二,调节降雨量调节按钮,设定试验所需降雨量大小;调节车轮速度调节按钮,设定车轮在试验过程中运行的速度;同时,调节车轮压力调节按钮,设定车轮在试验过程中施加在路面上的压力大小,然后按下运行按钮,测试装置开始试验并开启能见度测试装置和供水系统;步骤三,供水系统经过供水管道将水运送至喷淋头,以预设的模拟雨量大小开始降水;同时车轮在预设的速度和压力条件下,通过牵引器,在运动齿轮带动的运动导轨上由试验箱一端运行到另一端后,再有变向控制箱改变车轮的运行方向,如此做往返运动为一次试验,在此过程中能见度测试装置将记录相关数据,在显示屏上显示试验测试数据;步骤四,试验完成后通过数据输出接口,将试验测试数据导出;如果在试验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按下急停按钮,则测试装置将被停止运行;当试验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将这个装置安放于指定地点,并通过固定轮固定好测试装置以防止发生滑移。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测试装置可以模拟不同降雨量、调节不同车速和压力,在大型路面模型上进行能见度测试试验,避免了现场试验滞后性、需要中断交通和试验条件不可控的缺点,可以为排水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拟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拟行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系统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1、试验箱;2、固定轮;3、系统控制箱;4、接收装置;5、供水系统;6、供水管道;7、喷淋头;8、车轮;9、牵引器;10、变向控制箱;11、运动导轨;12、运动齿轮;13、连接装置;14、螺旋杆;15、螺纹套筒;16、显示屏;17、电源开关;18、车轮升降调节按钮;19、降雨量调节按钮;20、车轮速度调节按钮;21、车轮压力调节按钮;22、运行按钮;23、急停按钮;24、数据输出接口 ;25、发射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如图1~图3所示,一种模拟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测试装置,包括模拟降雨装置、模拟行车装置、能见度测试装置、试验箱I和系统控制箱3 ;所述的试验箱I包括设于底面上的多个固定轮2,固定轮2可以带动整个试验箱I移动,试验过程中和试验结束时可以有效地固定在指定位置,防止试验箱I发生滑移;所述的试验箱I为长方体,其材质为钢,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可以水平移动或机械吊装。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试验箱I的底面四角上各设有一个固定轮2。所述的系统控制箱3与试验箱I相连,用于控制模拟降雨装置、模拟行车装置、能见度测试装置及试验箱I的工作,包括控制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雨天条件下排水沥青路面能见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降雨装置、模拟行车装置、能见度测试装置、试验箱(1)和系统控制箱(3);所述的试验箱(1)包括设于底面上的多个固定轮(2),所述的系统控制箱(3)与试验箱(1)相连,用于控制模拟降雨装置、模拟行车装置、能见度测试装置及试验箱(1)的工作;所述的模拟降雨装置包括供水系统(5)、供水管道(6)和喷淋头(7),所述的喷淋头(7)通过供水管道(6)与供水系统(5)相连,所述的喷淋头(7)设于试验箱(1)的上表面;所述的模拟行车装置包括车轮(8)、牵引器(9)、变向控制箱(10)、运动导轨(11)和运动齿轮(12),所述的车轮(8)通过牵引器(9)与变向控制箱(10)相连,所述的运动导轨(11)由齿条组成,用于引导车轮(8)运行;所述的运动齿轮(12)通过和运动导轨(11)的咬合作用带动车轮(8)运动;所述的变向控制箱(10)用于控制车轮(8)运行的方向;还包括两个螺旋杆(14),分别设于长乘高的同一侧面的两端,所述的螺旋杆(14)上设有相匹配的螺纹套筒(15),螺纹套筒(15)通过连接装置(13)与的模拟行车装置相连,用于调节模拟行车装置的上下运动;所述的能见度测试装置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发射装置(25)和接收装置(4),所述的接收装置(4)有两个,分别设在试验箱(1)宽乘高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的发射装置(25)设在牵引器(9)与车轮(8)的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少鹏程志豪房锐李亚军刘永才黎晓周沛延陈亮亮张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