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竖管与前叉套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9039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竖管与前叉套合装置,自行车设置一前叉管以及一供套合的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管一端内侧环壁设置多向限止部,该多向限止部在前叉管内侧环壁,间隔形成左右不同旋向的第一向螺纹、第二向螺纹,并且沿着前叉管轴向呈螺旋状分布,将竖管外侧插装于前叉管的多向限止部,形成套合固定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竖管与前叉套合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一般如图5所示,把手44穿结于竖管43一端,竖管43纵直端插固于前叉管42,前叉管42上部枢套于车身40的车首管41内,供把手44带动竖管43以及前叉管42来转控行驶方向。现有竖管50与前叉管60套合设计如图5所示,前叉管60上端内壁间隔设置数道纵向的凹槽61,而竖管50一端则在外侧对应凹槽61等分位置形成凸肋51;通过竖管50的凸肋51对应前叉管60凹槽61插入,因此套固竖管50与前叉管60,竖管50与前叉管60之间可涂胶再加强固合。上述竖管与前叉管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胶层日久老化,该竖管50与前叉管60虽以凸肋51与凹槽61对应插入,套固竖管50与前叉管60,使凸肋51与凹槽61凹凸配合,限制竖管50与前叉管60不会左右相对松脱滑动,但是无法有效限制竖管50与前叉管60在轴向的相对转动,因此,竖管50与前叉管60仍存在套合松动的问题,而图5所示的设计仅考虑单一方向的限制止动,另一方向则未考虑;而且,图5所示的设计,竖管50与前叉管60都需要加工,成本高,而且制造较为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竖管与前叉管套合设计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竖管与前叉套合装置,其不但可双向止动,且降低制造成本,结构精简。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竖管与前叉套合装置,自行车设置一前叉管以及一供套合的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管一端内侧环壁设置多向限止部,该多向限止部在前叉管内侧环壁,间隔形成左右不同旋向的第一向螺纹、第二向螺纹,并且沿着前叉管轴向呈螺旋状分布,将竖管外侧插装于前叉管的多向限止部,形成套合固定状。前述的自行车竖管与前叉套合装置,其中前叉管管口上侧设置一具锥度的环形导斜面,而竖管在相应导斜面锥度位置的外侧形成一环形斜配面。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竖管与前叉套合装置,自行车设置一前叉管以及一供套合的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一端外侧环壁设置多向限止部,该多向限止部于前叉管内侧环壁,间隔形成左右不同旋向的第一向螺纹、第二向螺纹,并沿着竖管轴向呈螺旋状分布,使竖管外侧的多向限止部插装于前叉管内侧,形成套合固定状。前述的自行车竖管与前叉套合装置,其中前叉管管口上侧设置一具锥度的环形导斜面,竖管在相应于导斜面锥度位置的外侧形成一环形斜配面。本技术具有的功效,主要是在竖管与前叉管之间,在任一相应紧配合套装的侧壁上,设置一多向限止部,该多向限止部是指多方向侧向交叉的第一向螺纹、第二向螺纹,经由不同旋向的第一向螺纹、第二向螺纹呈交叉分布,在竖管与前叉管左右侧向制止松动,而第一向螺纹、第二向螺纹又沿着轴向呈螺旋形分布,因此制止竖管与前叉管在轴向松动,具有制止松动功能;尤其在未设置多向限止部的竖管或是前叉管,都无须加工,以使其保持光滑轴状,降低整个制造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状态剖视流程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状态剖视流程图。图4是现有自行车在竖管、前叉管位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现有自行车竖管与前叉管结合状态剖视流程图。图中标号说明10竖管 12斜配面20前叉管 22导斜面30多向限止部 31第一向螺纹32第二向螺纹35胶合层40车身 41车首管42前叉管 43竖管44把手50竖管 51凸肋60前叉管 6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有关竖管10与前叉20的相互套合位置如前述图4所示状态,在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1,直接说明本技术的竖管10与前叉管20的套合设计特征,主要是在竖管10或前叉管20上设置一多向限止部30,借由多向限止部30来扼止竖管10与前叉管20套合之间产生的松动。以下就多向限止部30实施于竖管10与前叉管20,以二种实施例来说明。请先参阅图1、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前叉管20在内侧环壁设置一多向限止部30,该多向限止部30的形态,是在前叉管20内侧环壁以左旋、右旋交叉分隔的形态,分别设置为第一向螺纹31、第二向螺纹32,由于第一向螺纹31、第二向螺纹32是沿着前叉管20一段轴向范围作螺旋形分布,故由第一向螺纹31、第二向螺纹32的螺旋形来限制竖管10与前叉管20在轴向相对滑动,而第一向螺纹31、第二向螺纹32的左旋方向、右旋方向交叉分布的螺纹面,则限制竖管10与前叉管20在左右侧向产生相对滑动,确保竖管10与前叉管20的套合状态具有可靠又稳定的防松脱功能;如同前述现有技术,在竖管10外侧壁或是前叉管20内侧壁涂上胶合层35,以提高结合强度。本技术还可进一步在前叉管20管口,相应于多向限止部30上侧,设置一具锥度的环状导斜面22,而竖管10在前叉管20后,在相应导斜面22锥度位置的外侧,则形成一环形斜配面12,让竖管10因为前叉管20形成开口扩大状导斜面22,使竖管10迅速对正前叉管20插入,并且在斜配面12与导斜面22接触,能够由该锥度配合达到相互迫紧的作用。图3所示为另一种较佳实施例,其显示,竖管10在相应插入前叉管20一端外周侧,形成具有第一向螺纹31、第二向螺纹32的多向限止部30,而前叉管20内侧壁则为光滑面,使竖管10与前叉管20套合之后,由多向限止部30第一向螺纹31、第二向螺纹32,限制竖管10与前叉管20的套合松动。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竖管与前叉套合装置,自行车设置一前叉管以及一供套合的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管一端内侧环壁设置多向限止部,该多向限止部在前叉管内侧环壁,间隔形成左右不同旋向的第一向螺纹、第二向螺纹,并且沿着前叉管轴向呈螺旋状分布,将竖管外侧插装于前叉管的多向限止部,形成套合固定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竖管与前叉套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管管口上侧设置一具锥度的环形导斜面,而竖管在相应导斜面锥度位置的外侧形成一环形斜配面。3.一种自行车竖管与前叉套合装置,自行车设置一前叉管以及一供套合的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一端外侧环壁设置多向限止部,该多向限止部于前叉管内侧环壁,间隔形成左右不同旋向的第一向螺纹、第二向螺纹,并沿着竖管轴向呈螺旋状分布,使竖管外侧的多向限止部插装于前叉管内侧,形成套合固定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竖管与前叉套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管管口上侧设置一具锥度的环形导斜面,竖管在相应于导斜面锥度位置的外侧形成一环形斜配面。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竖管与前叉套合装置,其是在前叉管与竖管之间在任何一套合相应环侧上,设置一多向限止部,该多向限止部是由第一向螺纹、第二向螺纹以不同旋向间隔型态,沿着轴向管壁呈螺旋状分布,防止竖管与前叉管的套合出现任何方向的松动状况。文档编号B62K21/00GK2625269SQ0325650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林春山 申请人:育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山
申请(专利权)人:育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