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用把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982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舞蹈教学用把杆,支撑杆内侧面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放置盒设在支撑杆内侧面,固定部件和直角支撑部件放在固定装置放置盒内,直角支撑部件设在固定装置放置盒的底部,直角支撑部件顶端设有固定孔,第二把杆套接在第一把杆内,第一把杆内侧设有第一把杆卡接口,第二把杆外侧设有第二把杆卡接部件,支撑杆下方设有底座,在底座下方设有开口,滑动装置设置在支撑杆的外侧面,滚轮安装座下端设有滚轮,滚轮安装座的上端与升降杆一端相连,升降杆另一端与升降气缸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造价低且该把杆能够按照不同使用者的身高以及练习的需要进行调节,节约了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舞蹈教学用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舞蹈教学用把杆
技术介绍
舞蹈教学,是通过各种方法使得被教育者掌梶舞蹈知识、学会舞蹈技巧、提升舞蹈能力的行为和过程。舞蹈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舞蹈教学方法大多是“口传身授法”。舞蹈教师在身授的过程中,一些舞蹈教学用具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把杆。把杆是舞蹈者基础训练用的一种专业器材,为了对身体起支撑作用而设计的,它是为了帮助练习者完成动作时调整重心、掌握平衡用的,以避免在支撑困难的情况下导致错误动作的出现。由于专业用于舞蹈学习以及训练的把杆造价十分的昂贵,而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个人艺术修养追求迅猛增长,社会上舞蹈教学培训班和社区(生活小区)文化娱乐设施需求猛增,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产生了对舞蹈学习的要求。同样的对于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小规模的培训班和社区(生活小区)由于资金有限,无力承担购置如此昂贵以及专业的舞蹈教学用具的能力以及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舞蹈教学用把杆。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舞蹈教学用把杆,包括把杆、支撑杆、底座、滑动装置以及升降气缸,所述支撑杆采用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杆内侧面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件、直角支撑部件以及固定装置放置盒,所述固定装置放置盒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内侧面,所述固定部件以及所述直角支撑部件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放置盒内,所述直角支撑部件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放置盒的底部,所述直角支撑部件顶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与所述固定部件相匹配固定支撑所述把杆,所述支撑杆采用左右贯穿的结构,所述把杆包括第一把杆以及第二把杆,所述第一把杆采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把杆套接在所述第一把杆内,所述第一把杆内侧设置有第一把杆卡接口,所述第二把杆外侧设置有第二把杆卡接部件,所述第一把杆卡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把杆卡接部件对应设置,或者是所述第一把杆内设置有把杆气缸,所述把杆气缸通过所述把杆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把杆相连,在所述第一把杆一端设置有把杆伸缩按钮,所述把杆伸缩按钮与所述把杆气缸的电源开关相连,在所述第一把杆一端设置有第一把杆握持部件,在所述第二把杆一端设置有第二把杆握持部件,所述第一把杆握持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把杆握持部件采用圆形结构,所述支撑杆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采用中空的矩形结构,在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为所述滑动装置的升降提供升降空间,所述滑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外侧面,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滚轮安装座、滚轮以及升降杆,所述滚轮安装座下端设置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座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杆一端相连,所述升降杆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气缸相连。所述支撑杆顶端设置有滑动装置控制按键,所述滑动装置控制按键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气缸的电源开关相连。所述底座的长度为所述滚轮安装座长度的3/2-2,所述底座的宽度为所述滚轮安装座宽度的5/4-3/2,所述底座的高度为所述滚轮安装座高度的3/2-2。所述第一把杆的长度为所述第二把杆长度的5/4_3/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把杆具有造价低,适用于不同身高以及练习习惯的人群使用,实用性强;设置有滑动装置,使得移动该把杆变得简单易行,同时滚轮通过升降气缸的作用能够收至底座内部,在使用该把杆进行舞蹈学习以及训练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滚轮而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把杆设置为第一把杆和第二把杆,通过两者的配合,能够加长把杆的横向长度,使得更多的学习者同时进行训练;支撑杆采用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使得把杆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以及年龄的学习者,通过调节把杆在支撑杆上的高度来适应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把杆,2为支撑杆,3为底座,4为升降气缸,5为固定部件,6为直角支撑部件,7为固定装置放置盒,8为滚轮安装座,9为滚轮,10为升降杆,11为第一把杆握持部件,12为第二把杆握持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I为把杆,2为支撑杆,3为底座,4为升降气缸,5为固定部件,6为直角支撑部件,7为固定装置放置盒,8为滚轮安装座,9为滚轮,10为升降杆,11为第一把杆握持部件,12为第二把杆握持部件。实施例1舞蹈教学用把杆,包括把杆、支撑杆、底座、滑动装置以及升降气缸,支撑杆采用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支撑杆内侧面还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件、直角支撑部件以及固定装置放置盒,固定装置放置盒设置在支撑杆内侧面,固定部件以及直角支撑部件放置在固定装置放置盒内,直角支撑部件活动的设置在固定装置放置盒的底部,直角支撑部件顶端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用于与固定部件相匹配固定支撑所述把杆,支撑杆采用左右贯穿的结构,把杆包括第一把杆以及第二把杆,第一把杆采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第二把杆套接在第一把杆内,第一把杆内侧设置有第一把杆卡接口,第二把杆外侧设置有第二把杆卡接部件,第一把杆卡接口以及第二把杆卡接部件对应设置,或者是第一把杆内设置有把杆气缸,把杆气缸通过把杆连接杆与第二把杆相连,在第一把杆一端设置有把杆伸缩按钮,把杆伸缩按钮与把杆气缸的电源开关相连,在第一把杆一端设置有第一把杆握持部件,在第二把杆一端设置有第二把杆握持部件,第一把杆握持部件以及第二把杆握持部件采用圆形结构,支撑杆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采用中空的矩形结构,在底座下方设置有开口,开口用于为所述滑动装置的升降提供升降空间,滑动装置设置在支撑杆的外侧面,滑动装置包括滚轮安装座、滚轮以及升降杆,滚轮安装座下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安装座的上端与升降杆一端相连,升降杆另一端与升降气缸相连。支撑杆顶端设置有滑动装置控制按键,滑动装置控制按键的输出端与升降气缸的电源开关相连。底座的长度为滚轮安装座长度的3/2-2,底座的宽度为滚轮安装座宽度的5/4-3/2,底座的高度为滚轮安装座高度的3/2-2。第一把杆的长度为第二把杆长度的5/4_3/2。本把杆具有造价低,适用于不同身高以及练习习惯的人群使用,实用性强;设置有滑动装置,使得移动该把杆变得简单易行,同时滚轮通过升降气缸的作用能够收至底座内部,在使用该把杆进行舞蹈学习以及训练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滚轮而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把杆设置为第一把杆和第二把杆,通过两者的配合,能够加长把杆的横向长度,使得更多的学习者同时进行训练;支撑杆采用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使得把杆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以及年龄的学习者,通过调节把杆在支撑杆上的高度来适应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实施例2舞蹈教学用把杆,包括把杆、支撑杆、底座、滑动装置以及升降气缸,支撑杆采用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支撑杆内侧面还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件、直角支撑部件以及固定装置放置盒,固定装置放置盒设置在支撑杆内侧面,固定部件以及直角支撑部件放置在固定装置放置盒内,直角支撑部件活动的设置在固定装置放置盒的底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舞蹈教学用把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杆、支撑杆、底座、滑动装置以及升降气缸,所述支撑杆采用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杆内侧面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件、直角支撑部件以及固定装置放置盒,所述固定装置放置盒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内侧面,所述固定部件以及所述直角支撑部件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放置盒内,所述直角支撑部件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放置盒的底部,所述直角支撑部件顶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与所述固定部件相匹配固定支撑所述把杆,所述支撑杆采用左右贯穿的结构,所述把杆包括第一把杆以及第二把杆,所述第一把杆采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把杆套接在所述第一把杆内,所述第一把杆内侧设置有第一把杆卡接口,所述第二把杆外侧设置有第二把杆卡接部件,所述第一把杆卡接口以及所述第二把杆卡接部件对应设置,或者是所述第一把杆内设置有把杆气缸,所述把杆气缸通过所述把杆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把杆相连,在所述第一把杆一端设置有把杆伸缩按钮,所述把杆伸缩按钮与所述把杆气缸的电源开关相连,在所述第一把杆一端设置有第一把杆握持部件,在所述第二把杆一端设置有第二把杆握持部件,所述第一把杆握持部件以及所述第二把杆握持部件采用圆形结构,所述支撑杆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采用中空的矩形结构,在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为所述滑动装置的升降提供升降空间,所述滑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外侧面,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滚轮安装座、滚轮以及升降杆,所述滚轮安装座下端设置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座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杆一端相连,所述升降杆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气缸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方一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