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881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4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燥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干燥设备,包括机座和设置于所述机座的下端的支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的上端的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的风机、设置于所述风机的下端的开关部件、设置于所述开关部件的下端的吹风装置、嵌设于所述机座内的干燥箱、设置于所述干燥箱的下侧的排放管和设置于所述机座上的进料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干燥设备操作方便,干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干燥设备
技术介绍
机械零部件在加工时通常浸在液体中进行润滑以提高加工效率,减少磨损。在零件加工成型之后需要用风干的方法除去零件上的液体。但是,传统的风干设备除湿效率较低,操作不方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风干效率高的干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燥设备,解决传统的干燥设备操作不方便,干燥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燥设备,包括机座和设置于所述机座的下端的支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的上端的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的风机、设置于所述风机的下端的开关部件、设置于所述开关部件的下端的吹风装置、嵌设于所述机座内的干燥箱、设置于所述干燥箱的下侧的排放管和设置于所述机座上的进料筒。其中,所述吹风装置包括分流板、设置于所述分流板的上端的安装座、穿设于所述安装座的侧壁内的固定插槽、旋设于所述分流板的下端的吹风管、设置于所述吹风管的端部的吹风头和穿设于所述吹风头上的风管。其中,所述安装座为圆台状;所述固定插槽沿着所述安装座的侧壁延伸;所述分流板为圆盘状;于所述分流板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吹风管相适应;所述吹风管为圆筒状;沿着所述吹风管的径向于所述吹风管的外壁内凹设有第一连接螺纹;所述吹风头为椭球状;于所述吹风头上穿设第二安装孔,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壁内凹设有第二连接螺纹;所述第一连接螺纹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相适应;于所述吹风头的外壁上穿设有风管;若干个所述风管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吹风头上。其中,所述开关部件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部的连接环、凹设于所述连接环的内壁上的连接凹槽、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上的调节座体、沿着所述调节座体的径向穿设于所述调节座体内的伸缩手柄和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下端的插接板。其中,所述外壳为圆台状;所述插接板与所述固定插槽相适应;所述调节座体为半球状;沿着所述调节座体的径向于所述调节座体内穿设有第一伸缩孔,所述伸缩手柄与所述第一伸缩孔相适应;所述调节座体的个数为2 ;两个所述调节座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两侧;所述连接凹槽纵截面为矩形。其中,所述风机为球状;所述干燥箱的底板为曲面;所述排放管的端部连通到所述干燥箱;所述进料筒包括进料斗和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连通到所述干燥箱。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干燥设备,包括机座和设置于所述机座的下端的支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的上端的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的风机、设置于所述风机的下端的开关部件、设置于所述开关部件的下端的吹风装置、嵌设于所述机座内的干燥箱、设置于所述干燥箱的下侧的排放管和设置于所述机座上的进料筒;本技术的干燥设备操作方便,干燥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干燥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吹风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开关部件的主视图。1-机架;2_驱动装置;3-风机;4_开关部件;41_插接板;42_伸缩手柄;43_调节座体;44_连接凹槽;45_连接环;46_外壳;5_吹风装置;51_安装座;52_固定插槽;53_分流板;54_吹风管;55_吹风头;56_风管;6_进料筒;7_干燥箱;8_排放管;9_机座;10_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的干燥设备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干燥设备,包括机座9和设置于所述机座9的下端的支腿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9的上端的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I上的驱动装置2、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2的下端的风机3、设置于所述风机3的下端的开关部件4、设置于所述开关部件4的下端的吹风装置5、嵌设于所述机座9内的干燥箱7、设置于所述干燥箱7的下侧的排放管8和设置于所述机座9上的进料筒6。所述吹风装置5包括分流板53、设置于所述分流板53的上端的安装座51、穿设于所述安装座51的侧壁内的固定插槽52、旋设于所述分流板53的下端的吹风管54、设置于所述吹风管54的端部的吹风头55和穿设于所述吹风头55上的风管56。所述安装座51为圆台状;所述固定插槽52沿着所述安装座51的侧壁延伸;所述分流板53为圆盘状;于所述分流板53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吹风管54相适应;所述吹风管54为圆筒状;沿着所述吹风管54的径向于所述吹风管54的外壁内凹设有第一连接螺纹;所述吹风头55为椭球状;于所述吹风头55上穿设第二安装孔,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侧壁内凹设有第二连接螺纹;所述第一连接螺纹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相适应;于所述吹风头55的外壁上穿设有风管56 ;若干个所述风管56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吹风头55上。所述开关部件4包括外壳46、设置于所述外壳46的上部的连接环45、凹设于所述连接环45的内壁上的连接凹槽44、设置于所述外壳46的外壁上的调节座体43、沿着所述调节座体43的径向穿设于所述调节座体43内的伸缩手柄42和设置于所述外壳46的下端的插接板41。所述外壳46为圆台状;所述插接板41与所述固定插槽52相适应;所述调节座体43为半球状;沿着所述调节座体43的径向于所述调节座体43内穿设有第一伸缩孔,所述伸缩手柄42与所述第一伸缩孔相适应;所述调节座体43的个数为2 ;两个所述调节座体43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46的两侧;所述连接凹槽44纵截面为矩形。所述风机3为球状;所述干燥箱7的底板为曲面;所述排放管8的端部连通到所述干燥箱7 ;所述进料筒6包括进料斗和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连通到所述干燥箱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干燥设备,包括机座(9)和设置于所述机座(9)的下端的支腿(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9)的上端的机架(I)、设置于所述机架(I)上的驱动装置(2)、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2)的下端的风机(3)、设置于所述风机(3)的下端的开关部件(4)、设置于所述开关部件(4)的下端的吹风装置(5)、嵌设于所述机座(9)内的干燥箱(7)、设置于所述干燥箱(7)的下侧的排放管(8)和设置于所述机座(9)上的进料筒(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装置(5)包括分流板(53)、设置于所述分流板(53)的上端的安装座(51)、穿设于所述安装座(51)的侧壁内的固定插槽(52)、旋设于所述分流板(53)的下端的吹风管(54)、设置于所述吹风管(54)的端部的吹风头(55)和穿设于所述吹风头(55)上的风管(5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51)为圆台状;所述固定插槽(52)沿着所述安装座(51)的侧壁延伸;所述分流板(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燥设备,包括机座(9)和设置于所述机座(9)的下端的支腿(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座(9)的上端的机架(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驱动装置(2)、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2)的下端的风机(3)、设置于所述风机(3)的下端的开关部件(4)、设置于所述开关部件(4)的下端的吹风装置(5)、嵌设于所述机座(9)内的干燥箱(7)、设置于所述干燥箱(7)的下侧的排放管(8)和设置于所述机座(9)上的进料筒(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