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维加专利>正文

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8520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通过第一泵从燃料电堆中获取热能并输送到风道中,然后通过温控装置对风道中的热能进行温度控制,并从与风道相连接的通风口输出给用热负载。从而实现了对燃料电池所排放的热能的循环再利用,既满足了散热需求,又为需要热源的零部件提供能量,不需要再额外部署外部热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料电池车的能源供应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具备低污染、高效率、免充电、无噪声、燃料来源广等特点成为新能源的重要角色之一,醇类燃料电池与其它电池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其理论能量密度特别高,是现行锂电池的数倍;第二,其极低工作温度是它在室温下能正常启动;第三,燃料成本低且储存简单方便;第四,体积小重量轻;第五,无须充电时间。基于此,燃料电池适合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可用于电动车、汽车、电子产品等。燃料电池最大的优势在于电力续航方便,即燃料用完后,对其补充燃料后就可以继续使用,与充电锂电池相比,无需进行漫长的充电过程。也就是说,只要确保燃料供应,燃料电池就可不间断的提供电力。燃料电池在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会通过冷却系统或者风扇对产生的热能进行散热处理,但是,负载内部的很多零部件需要利用专门的外部热源达到需要的工作温度,现有系统不能利用燃料电池排放的热量为需要热源的零部件进行二次利用,而且又要专门部署外部热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包括:燃料电堆、一第一泵,风道、温控装置和通风口,所述第一泵分别与所述燃料电堆和所述风道相连接,所述风道通过温控装置与通风口相连接,所述通风口与用热负载相连接,其中,所述燃料电堆在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过程中排出热能;所述第一泵,用于从所述燃料电堆中获取热能并输送到所述风道中;所述温控装置,用于对所述风道中的热能进行温度控制,并从所述通风口输出给所述用热负载。如上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所述用热负载包括车座,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所述温控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温度控制器,所述通风口包括第一通风口,所述风道通过温控装置与通风口相连接,所述通风口与用热负载相连接具体包括:所述第一风道通过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通风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车座相连接;所述第一泵具体用于,从所述燃料电堆中获取热能并输送到所述第一风道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环境温度,若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则向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发送包括当前环境温度的调控指令;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查询预设的环境温度与供热温度的对应关系调节所述第一风道中热能的温度,并将调节后的热能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口向所述车座供热。如上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所述用热负载还包括燃料预热装置,所述燃料预热装置的一端通过燃料加注装置与燃料存储装置相连接,其中,所述燃料存储装置内储存液态燃料,所述燃料预热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燃料电堆相连接,所述风道包括第二风道,所述温控装置包括第二温度控制器,所述通风口包括第二通风口,所述风道通过温控装置与通风口相连接,所述通风口与用热负载相连接具体包括:所述第二风道通过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与所述第二通风口相连接,所述第二通风口与所述燃料预热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泵具体用于,从所述燃料电堆中获取热能并输送到所述第二风道中;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预设的液态燃料的类型与预热温度的对应关系调节所述第二风道中热能的温度,并将调节后的热能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口向所述燃料预热装置供热。如上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所述燃料加注装置包括:一第二泵、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其中,所述第二泵通过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燃料存储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管与所述燃料电堆相连接。如上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所述燃料预热装置包括:一基座、一外框及一上盖,所述外框安设于所述基座的上方,与所述基座形成以密闭腔室,所述上盖安设于所述密闭腔室的上方。如上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所述密闭腔室内设置有隔板。如上所述的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所述液态燃料包括:甲醇水溶液。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通过第一泵从燃料电堆中获取热能并输送到风道中,然后通过温控装置对风道中的热能进行温度控制,并从与风道相连接的通风口输出给用热负载。从而实现了对燃料电池所排放的热能的循环再利用,既满足了散热需求,又为需要热源的零部件提供能量,不需要再额外部署外部热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个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燃料电堆1、第一泵2,风道3、温控装置4和通风口 5,第一泵2分别与燃料电堆I和风道3相连接,风道3与通风口 5相连接,通风口 5与用热负载6相连接,温控装置4与风道3相连接,其中,燃料电堆I在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过程中排出热能;其中,第一泵2,用于从燃料电堆I中获取热能并输送到风道3中;温控装置4,用于对风道3中的热能进行温度控制,并从通风口 5输出给用热负载6。具体地,在燃料电堆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过程中会排出热能,第一泵从燃料电堆中获取热能并输送到与其相连接的风道中,温控装置接收用热负载所发送的用热需求指令之后,根据预设的不同的用热负载与所需要的温度的对应关系对风道中的热能进行温度控制,并将调整后的温度发送到与用热负载相连接的通风口处,并通过通风口输出给用热负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通过第一泵从燃料电堆中获取热能并输送到风道中,然后通过温控装置对风道中的热能进行温度控制,并从与风道相连接的通风口输出给用热负载。从而实现了对燃料电池所排放的热能的循环再利用,既满足了散热需求,又为需要热源的零部件提供能量,不需要再额外部署外部热源。针对图1所示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用热负载的具体形式的种类很多,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下面以图2和图3为例进行具体说明。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用热负载6包括车座61,风道3包括第一风道31,温控装置4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41和第一温度控制器42,通风口 5包括第一通风口 51,其中,所述第一风道31与第一通风口 51相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41与第一温度控制器42相连接,第一温度控制器42与第一风道31连接,第一通风口 51与车座61相连接。其中,第一泵2具体用于,从燃料电堆I中获取热能并输送到第一风道31中;第一温度传感器41,用于监测环境温度,若判断所述环境温度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则向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42发送包括当前环境温度的调控指令;第一温度控制器42,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查询预设的环境温度与供热温度的对应关系调节所述第一风道31中热能的温度,并将调节后的热能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口 51向所述车座61供热。具体地,通过第一泵从燃料电堆中获取的热能输送到第一风道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环境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的热能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燃料电堆、第一泵、风道、温控装置和通风口,其中,所述第一泵分别与所述燃料电堆和所述风道相连接,所述风道与通风口相连接,所述通风口与用热负载相连接,所述温控装置与所述风道相连接,其中,所述燃料电堆在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过程中排出热能;所述第一泵,用于从所述燃料电堆中获取热能并输送到所述风道中;所述温控装置,用于对所述风道中的热能进行温度控制,以使调节后的热能从所述通风口输出给所述用热负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加王维毅
申请(专利权)人:王维加王维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