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922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湿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除湿机,包括主机箱和设置于所述主机箱的下端的支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箱内的风干箱、设置于所述主机箱的上部的进料口、设置于所述风干箱的一侧的侧壁上的通风板、设置于所述风干箱的另一侧的风扇、设置于所述风干箱的下侧的排料管、设置于所述排料管的下端的出料箱和设置于所述出料箱的外壁上的电机;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连通到所述风干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除湿机调节方便,操作方便,除湿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除湿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除湿设备操作不方便,调节不方便,除湿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调节方便,除湿效率高的除湿机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机,解决传统的除湿设备除湿效率低下,调节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湿机,包括主机箱和设置于所述主机箱的下端的支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箱内的风干箱、设置于所述主机箱的上部的进料口、设置于所述风干箱的一侧的侧壁上的通风板、设置于所述风干箱的另一侧的风扇、设置于所述风干箱的下侧的排料管、设置于所述排料管的下端的出料箱和设置于所述出料箱的外壁上的电机;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连通到所述风干箱。其中,所述风扇包括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壁上的支撑侧板、设置于所述支撑侧板的端部的固定座、沿着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旋设于所述驱动电机内的驱动轴、旋设于所述驱动轴上的旋转板和设置于所述旋转板上的扇叶。其中,所述旋转板为圆盘状;于所述旋转板内凹设有安装插槽;于所述扇叶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插头,所述安装插头与所述安装插槽相适应;所述支撑侧板的个数为2 ;两个所述支撑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两侧。其中,所述通风板包括设置于其上的卡接件和穿设于所述通风板内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为菱形;若干个所述通风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通风板上;所述风干箱为椭球状;于所述通风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槽,于所述通风板的另一侧穿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风扇相适应;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卡接件相适应。其中,所述排料管为圆台状;所述进料口的一端处于所述主机箱的上侧,所述进料口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风干箱;所述出料箱为圆柱状;所述电机沿着所述出料箱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出料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出料箱的轴向所成夹角为Θ ;所述Θ彡5°,且所述Θ <30° ;于所述出料箱的侧壁上嵌设有出料管口 ;所述出料管口与所述导向板连接;于所述出料管口的内旋设有出料调节件;于所述出料箱的上部设置有供给口,所述供给口与排料管相适应。其中,所述进料口包括压板、设置于所述压板的下部的安装底板、沿着所述安装底板的径向凹设于所述安装底板的侧壁内的侧边固定滑槽和设置于所述压板的下部的压紧槽;所述侧边固定滑槽的为半球状;所述压紧槽的纵截面为三角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除湿机,包括主机箱和设置于所述主机箱的下端的支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箱内的风干箱、设置于所述主机箱的上部的进料口、设置于所述风干箱的一侧的侧壁上的通风板、设置于所述风干箱的另一侧的风扇、设置于所述风干箱的下侧的排料管、设置于所述排料管的下端的出料箱和设置于所述出料箱的外壁上的电机;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连通到所述风干箱;本技术的除湿机调节方便,操作方便,除湿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除湿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风扇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进料口的主视图。1-支腿;2-风扇;21-固定座;22-支撑侧板;23-驱动电机;24-驱动轴;25_旋转板;26_扇叶;3_主机箱;4_风干箱;5_进料口 ;51_压板;52_安装底板;53_侧边固定滑槽;54_压紧槽;6_通风板;7_排料管;8_出料箱;9_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的除湿机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除湿机,包括主机箱3和设置于所述主机箱3的下端的支腿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箱3内的风干箱4、设置于所述主机箱3的上部的进料口 5、设置于所述风干箱4的一侧的侧壁上的通风板6、设置于所述风干箱4的另一侧的风扇2、设置于所述风干箱4的下侧的排料管7、设置于所述排料管7的下端的出料箱8和设置于所述出料箱8的外壁上的电机9 ;所述进料口 5的一端连通到所述风干箱4。所述风扇2包括驱动电机23、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23的外壁上的支撑侧板22、设置于所述支撑侧板22的端部的固定座21、沿着所述驱动电机23的轴向旋设于所述驱动电机23内的驱动轴24、旋设于所述驱动轴24上的旋转板25和设置于所述旋转板25上的扇叶26。所述旋转板25为圆盘状;于所述旋转板25内凹设有安装插槽;于所述扇叶26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插头,所述安装插头与所述安装插槽相适应;所述支撑侧板22的个数为2 ;两个所述支撑侧板22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23的两侧。所述通风板6包括设置于其上的卡接件和穿设于所述通风板6内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为菱形;若干个所述通风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通风板6上;所述风干箱4为椭球状;于所述通风板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槽,于所述通风板6的另一侧穿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风扇2相适应;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卡接件相适应。所述排料管7为圆台状;所述进料口 5的一端处于所述主机箱3的上侧,所述进料口 5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风干箱4 ;所述出料箱8为圆柱状;所述电机9沿着所述出料箱8的轴向设置;于所述出料箱8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出料箱8的轴向所成夹角为Θ ;所述Θ ^ 5°,且所述Θ <30° ;于所述出料箱8的侧壁上嵌设有出料管口 ;所述出料管口与所述导向板连接;于所述出料管口的内旋设有出料调节件;于所述出料箱8的上部设置有供给口,所述供给口与排料管7相适应。所述进料口 5包括压板51、设置于所述压板51的下部的安装底板52、沿着所述安装底板52的径向凹设于所述安装底板52的侧壁内的侧边固定滑槽53和设置于所述压板51的下部的压紧槽54 ;所述侧边固定滑槽53的为半球状;所述压紧槽54的纵截面为三角形。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除湿机,包括主机箱⑶和设置于所述主机箱⑶的下端的支腿(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箱(3)内的风干箱(4)、设置于所述主机箱(3)的上部的进料口(5)、设置于所述风干箱(4)的一侧的侧壁上的通风板(6)、设置于所述风干箱(4)的另一侧的风扇(2)、设置于所述风干箱(4)的下侧的排料管(7)、设置于所述排料管(7)的下端的出料箱(8)和设置于所述出料箱(8)的外壁上的电机(9);所述进料口(5)的一端连通到所述风干箱(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包括驱动电机(23)、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23)的外壁上的支撑侧板(22)、设置于所述支撑侧板(22)的端部的固定座(21)、沿着所述驱动电机(23)的轴向旋设于所述驱动电机(23)内的驱动轴(24)、旋设于所述驱动轴(24)上的旋转板(25)和设置于所述旋转板(25)上的扇叶(2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机,包括主机箱(3)和设置于所述主机箱(3)的下端的支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机箱(3)内的风干箱(4)、设置于所述主机箱(3)的上部的进料口(5)、设置于所述风干箱(4)的一侧的侧壁上的通风板(6)、设置于所述风干箱(4)的另一侧的风扇(2)、设置于所述风干箱(4)的下侧的排料管(7)、设置于所述排料管(7)的下端的出料箱(8)和设置于所述出料箱(8)的外壁上的电机(9);所述进料口(5)的一端连通到所述风干箱(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