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景辉专利>正文

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790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包括左右握把及立管锁轴,三者由碳纤维层一体成型为中空管,左右握把及立管锁轴根据强度所需管内至少设置一条与其管壁形成一体的碳纤维加强筋。这样即增加了管壁的受力强度,同时也可减小管壁的厚度,相对习有技术不但可减轻自行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结构强度,降低成本,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车把结构,尤其是涉及到用碳纤维材料制 作的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碳纤维比重小、刚性好和强度高,近来,在自行车的车架设计中,碳纤维大行其道;碳纤维材料虽质轻但硬脆,已有技术完全采 用碳纤维制成的车把手,为中空管,为避免受外力撞击断裂损坏,其 壁厚都在5mm左右,即使这样车把在使用中也易损坏,而且成本也高。 针对此缺点,有业者研发出另一种将金属与复合材料结合成一体的管 体结构形态,其在金属管体外包一层树脂层,树脂层外在包覆一层碳 纤维层,金属管做为支撑可弥补碳纤维硬脆,但树脂层日后更容易从 其组合部位向内产生质变,这时包覆在其外层的碳纤维层失去稳固的 支撑,进而影响整体结构的强度,造成耐用性不佳的缺陷。因此,如何研发成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 成型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实是使用者所企盼,亦是相关业者所努 力开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针对习知自行车车把手无法兼顾质轻 及结构强度的缺陷,提供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该种结构的自行车车把其管壁碳纤维层薄、重量轻,结构简单、降低 生产及材料成本,强度比已有技术增加有20%。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包括左、右握把及立管锁轴,三者由碳纤维层一体成型为中空管,左、右握把及立管锁轴根据强度所需管 内至少设置一条与其管壁形成一体的碳纤维加强筋。其中,所述的左、右握把管壁厚度为1.5-3.5mm。 所述的立管锁轴管壁厚度为1.5-3.5mm。 所述的左、右握把管内的碳纤维加强筋呈十字形。 所述的左、右握把管内的碳纤维加强筋为1字形。 所述的左、右握把内的碳纤维加强筋为呈II 形。 所述的立管锁轴管内的碳纤维加强筋呈十字形。 所述的立管锁轴管内的碳纤维加强筋为1字形。 所述的立管锁轴管内的碳纤维加强筋碳呈II形。 所述的左、右握把管内的碳纤维加强筋呈1字形,立管锁轴管内的碳纤维加强筋呈十字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由于自行车把根据强度所需管内设置不同形状的加强筋,该加强筋与车把管壁碳纤维层一体成形;自行车握把及立柱锁轴的管壁厚 度可为1.5-3.5mm,这样即增加了管壁的受力强度,同时也可减小管 壁的厚度,相对习有技术不但可减轻自行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结构 强度,降低成本,还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包覆碳纤维层三的芯轴三的主视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B-B向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面图; 图6是图4的B-B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包覆碳纤维层三的芯轴三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A-A剖面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包括左l、右 2握把及立管锁轴3,三者由碳纤维层一体成型为壁厚为2 mm的中 空管,其中,左l、右2握把及立管锁轴3内的加强筋与中空管成型结构如下如图l、图2、图3所示,先将与自行车车把的左、右握把形状 一致、径向外围尺寸略小的、由宝力龙制作的芯轴4轴向对剖成两 瓣,每1/2芯轴外套高温风管5,即塑料袋管,在高温风管外包覆一 层1. 5mm厚的碳纤维层一 6,再将二者拼装成左、右握把芯轴一;而与 自行车车把立管锁轴形状一致、径向外围尺寸略小、由宝力龙制作 的芯轴7也轴向均匀对剖成四瓣,每l/4芯轴外套高温风管5,在高 温风管外包覆一层1. 5mm厚的碳纤维层二 6,再将四个1/4芯轴拼 装成立管锁轴芯轴二;再将芯轴一与芯轴二组装成车把芯轴三,并在芯轴三外包覆一层2 mm厚的碳纤维层三9,放入模具内后进行吹气、加热成型,由于宝力龙受热软化、萎縮,而碳纤维层一、二与 碳纤维层三受热溶为一整体,将高温风管取出,即成型为左、右握把管内加强筋11为1形,立管锁轴管内加强筋10呈十字形, 且加强筋均与管壁为一体的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结构,如图4、图5、 图6所示。这种由全碳纤维制作的、管内设有与管壁一体成型的自行车车 把结构,增加了管壁的受力强度,同时也可减小管壁的厚度,相对 习有技术不但可减轻自行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结构强度,降低成本, 还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实施例二、 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包括左1、右 2握把及立管锁轴3,三者由碳纤维层一体成型为壁厚为2 mm的中 空管,其中,左l、右2握把及立管锁轴3内的加强筋与中空管成型 结构如下如图7、图8所示,先将与自行车车把形状一致、径向外围尺寸 略小的、由宝力龙制作的芯轴8轴向均匀剖成四瓣,每l/4芯轴外套 高温风管5,在高温风管外包覆一层1. 5mm厚的碳纤维层一 6,再拼 装,并在其外包覆一层2mm厚的碳纤维层二9,放入模具内后进行 吹气、加热成型,由于宝力龙受热软化、萎縮,而碳纤维层一与碳 纤维层二受热溶为一整体,将高温风管取出,即成型左、右握把和 立管锁轴管内呈十字形的加强筋10,且加强筋均与管壁为一体 的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结构,如图9、图10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 技术实施的范围,凡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即依本技术申 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 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包括左、右握把及立管锁轴,三者由碳纤维层一体成型为中空管,其特征是:左、右握把及立管锁轴根据强度所需管内至少设置一条与其管壁形成一体的碳纤维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包括左、右握把及立管锁轴,三者由碳纤维层一体成型为中空管,其特征是左、右握把及立管锁轴根据强度所需管内至少设置一条与其管壁形成一体的碳纤维加强筋。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握把管壁厚度为1.5-3.5mm。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其特 征是所述的立管锁轴管壁厚度为1.5-3.5mm。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其特 征是所述的左、右握把管内的碳纤维加强筋呈十字形。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车把手的成型结构,其 特征是所述的左、右握把管内的碳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辉
申请(专利权)人:王景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