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289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合金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在其外侧壁上设有的第一滚道,在轴承内圈上设有第一油腔,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一滚道相连通;轴承外圈,轴承外圈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滚道,在轴承外圈上设有第二油腔,第二油腔与第二滚道相连通;保持架,其设置在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以及多个滚动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内分别设有油腔,油腔与滚道连通,能够使润滑油较好的分布在滚道上,从而使轴承具备了良好的润滑性能;轴承由经过热处理的铜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对的耐磨损性能,有效地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铜合金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其中滚动轴承已经标准化、系列化,但与滑动轴承相比它的径向尺寸、振动和噪声较大,价格也较高。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按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两大类。轴承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轴,而支撑其实质就是能够承担径向载荷。也可以理解为它是用来固定轴的。就是固定轴使其只能实现转动,而控制其轴向和径向的移动。因此为了使轴承能够正常地工作,必须对轴承进行良好的润滑。因此,一种不但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还具有良好耐磨性能的铜合金轴承成为解决冋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合金轴承,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不易于磨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合金轴承,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铜合金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在其外侧壁上设有供滚动体滚动的第一滚道,在轴承内圈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一进油嘴,第一进油嘴与位于轴承内圈用于盛装润滑油的第一油腔连通,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一滚道相连通,轴承内圈用于与轴相紧配合;轴承外圈,其与轴承内圈同心,设置在轴承内圈的外侧,轴承外圈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滚动体滚动的第二滚道,在轴承外圈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二进油嘴,所述第二进油嘴与位于轴承外圈用于盛装润滑油的第二油腔连通,第二油腔与所述第二滚道相连通,轴承外圈用于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保持架,其设置在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所述保持架设有多个滚动体槽,保持架用于将滚动体均匀隔开并引导滚动体在由第一滚道、第二滚道及其中间空间所形成的轨道上运动;以及多个滚动体,其均匀地分布在保持架的滚动体槽内。优选的是,所述滚动体为钢珠。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滚道内设有第一出油嘴,所述第一出油嘴通过第一油道与第一油腔连通。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二滚道内设有第二出油嘴,所述第二出油嘴通过第二油道与第二油腔连通。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出油嘴与第二出油嘴呈半圆形,分别凹陷设置在第一滚道和第二滚道内。优选的是,在所述一进油嘴与第二进油嘴处分别设有防止油腔内润滑油外泄的第一进油嘴塞和第二进油塞。优选的是,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的两个端面处分别设有防止杂物进入的可拆卸密封圈。优选的是,所述轴承由经过热处理的铜合金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内分别设有油腔,油腔与滚道连通,能够使润滑油较好的分布在滚道上,从而使轴承具备了良好的润滑性能;2、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的两个端面处分别设有防止杂物进入的可拆卸密封圈,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灰尘等杂物进入导致轴承磨损的状况;3、轴承由经过热处理的铜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对的耐磨损性能,有效地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铜合金轴承(未安装密封圈)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铜合金轴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铜合金轴承的侧剖视图。图中:轴承1,轴承外圈110,第二进油嘴塞111,第二油腔112,第二油道113,第二出油嘴114,镀铜层120,第一进油嘴塞121,第一油腔122,第一油道123,第二出油嘴124,保持架130,钢珠140,密封圈1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图3所示,铜合金轴承I,包括:轴承内圈120,在轴承内圈120外侧壁上设有供滚动体滚动的第一滚道,在轴承内圈120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一进油嘴,第一进油嘴与位于轴承内圈120用于盛装润滑油的第一油腔122连通,第一油腔122与所述第一滚道相连通,轴承内圈120用于与轴相紧配合;轴承外圈110,其与轴承内圈120同心,设置在轴承内圈120的外侧,轴承外圈110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滚动体滚动的第二滚道,在轴承外圈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二进油嘴,所述第二进油嘴与位于轴承外圈110用于盛装润滑油的第二油腔112连通,第二油腔112与所述第二滚道相连通,轴承外圈110用于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保持架130,设置在轴承内圈120与轴承外圈110之间,保持架130设有多个滚动体槽,保持架130用于将滚动体均匀隔开并引导滚动体在由第一滚道、第二滚道及其中间空间所形成的轨道上运动;以及多个滚动体,滚动体的种类包括球状滚子、圆柱滚子、圆锥滚子和滚针,其均匀地分布在保持架130的滚动体槽内。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分别将第二油腔112和第一油腔122内加满润滑油,然后将轴承I固定在轴承座上,再将轴承内圈120与轴固定,当轴旋转时,轴带动轴承内圈120、保持架130和滚动体在轴承外圈内转动,润滑油进入第一滚道和第二滚道,使滚动体与第一滚道和第二滚道之间充分润滑,有效地减少了滚动体与第一滚道和第二滚道滚动摩擦阻力,从而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动体为钢珠140,钢珠140为球状滚子,其相较圆柱滚子、圆锥滚子和滚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合金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内圈,在其外侧壁上设有供滚动体滚动的第一滚道,在轴承内圈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一进油嘴,第一进油嘴与位于轴承内圈用于盛装润滑油的第一油腔连通,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一滚道相连通,轴承内圈用于与轴相紧配合;轴承外圈,其与轴承内圈同心,设置在轴承内圈的外侧,轴承外圈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滚动体滚动的第二滚道,在轴承外圈的端面上还设有第二进油嘴,所述第二进油嘴与位于轴承外圈用于盛装润滑油的第二油腔连通,第二油腔与所述第二滚道相连通,轴承外圈用于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保持架,其设置在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所述保持架设有多个滚动体槽,保持架用于将滚动体均匀隔开并引导滚动体在由第一滚道、第二滚道及其中间空间所形成的轨道上运动;以及多个滚动体,其均匀地分布在保持架的滚动体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想齐锦刚王冰王润泽唐立丹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