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复合增氧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7150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复合增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化学增氧剂1.5-3份、生物菌剂1份、柠檬酸钠0.1-0.2份、粘合剂0.6-1份;所述化学增氧剂是由无水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按质量比5:3混合,并在混合过程中加入氯化钠制成;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N9-1-35和枯草芽孢杆菌B7348中任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混合的菌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生物复合增氧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复合增氧剂将生物菌剂与化学增氧剂有效的复合,生物菌剂与增氧剂可以同时到达池塘底部,增氧剂释放氧气增加底部溶氧,菌剂能够分解底部有害物质,降解氨氮含量,起到调节水质平衡水体微生态的作用,从根本上缓解了池塘缺氧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复合增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复合增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天然水中的溶氧量一般在8-12mg/L范围内,完全可以满足各种鱼类正常生长的需氧。但是水中存在许多消耗溶氧的因素,例如动植物的呼吸、有机物及其他还原性物质的氧化分解等,使水中的溶氧量远低于正常值。溶氧问题已成为水产养殖领域的技术难题,水体缺氧的根本原因在于养殖密度过大,池塘底部残饵粪便积累化学耗氧量增大,导致的底部溶氧不足。传统意义的增氧方式只能增加水体的中上层溶氧,而底部溶氧不解决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缺氧问题。目前工厂化养殖采用的增加溶氧的方式以机械增氧为主、化学增氧为辅,池塘养殖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生物增氧。定时开设增氧机,或表层泼洒增氧剂的增氧方法一般只能增加表面溶氧,而常年养殖的池塘一般水体较肥,底部残饵粪便等有机物沉积较多,化学耗氧量较高,研究表明底部有机物耗氧占池塘总耗氧量的80%-90%,严重掠夺了鱼虾蟹所需要的溶解氧。随着技术的发展,底部“立体式”增氧的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市面上相关产品也越来越多,虽然包装名称多种多样,但本质上差别不大,多为加入缓释因子的增氧剂大颗粒,能减缓放氧速率,沉入池塘底部后开始放氧解决底部溶氧问题;也有产品搭配益生菌使用,但仅限于将菌粉单独包装,使用时将菌粉溶解于水中再全池泼洒。这种方式下菌液靠风力或是自身重力都不能达到池塘底部,底部耗氧物质得不到分解,化学耗氧量不能降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底部缺氧问题,仅靠增氧剂的力量缓解缺氧问题,益生菌的作用得不到体现。若将化学增氧剂与益生菌简单复配后使用,则化学增氧剂与益生菌之间可能会存在抑制作用,二者难以实现协同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复合增氧剂,该生物复合增氧剂将生物菌剂与化学增氧剂有效的复合,生物菌剂与增氧剂可以同时到达池塘底部,增氧剂释放氧气增加底部溶氧,菌剂能够分解底部有害物质,降解氨氮含量,起到调节水质平衡水体微生态的作用,从根本上缓解了池塘缺氧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生物复合增氧剂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复合增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化学增氧剂1.5-3份、生物菌剂1份、柠檬酸钠0.1-0.2份、粘合剂0.6-1份;所述化学增氧剂是由无水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按质量比5:3混合,并在混合过程中加入氯化钠制成;氯化钠的加入量为无水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总重量的5-10%;所述过氧化氢为30%过氧化氢,为市售产品。所述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N9-1-35(BacillussubtilisN9-1-35)和枯草芽孢杆菌B7348(BacillussubtilisB7348)中任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混合的菌粉;其中,枯草芽孢杆菌N9-1-35(BacillussubtilisN9-1-35),已于2011年08月3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M2011301;记载在申请人的另一项专利“一株经航天育种技术选育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CN102329749B)中;枯草芽孢杆菌B7348(BacillussubtilisB7348),已于2010年10月1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M2010260;记载在申请人的另一项专利“一株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CN102120975B)中。优选的,所述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N9-1-35(BacillussubtilisN9-1-35)的菌粉。所述粘合剂为淀粉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水按1g:4mL混合得到的糊状物。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为淀粉与水按1g:4mL混合得到的糊状物。优选的,该生物复合增氧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化学增氧剂2份、生物菌剂1份、柠檬酸钠0.1份、粘合剂0.8份。所述生物菌剂中的活菌数大于或等于107cfu/g。该生物复合增氧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化学增氧剂的制备:将过氧化氢均匀喷洒在无水碳酸钠上,期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氯化钠并混匀,形成结晶复合物,待复合物冷却后碾成粉末,即得化学增氧剂;(2)将步骤(1)制备的化学增氧剂、生物菌剂和柠檬酸钠混合均匀,加入粘合剂,制成大颗粒,干燥,即得生物复合增氧剂。步骤(1)中,无水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加入量的质量比为5:3,氯化钠的加入量为无水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总重量的5-10%。步骤(2)中,化学增氧剂、生物菌剂、柠檬酸钠和粘合剂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5-3):1:(0.1-0.2):(0.6-1)。步骤(2)中,所述粘合剂为淀粉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水按1g:4mL混合得到的糊状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复合增氧剂具有较好的增氧效果,增氧剂与生物菌剂复合之后彼此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能够协同作用,其中增氧剂释放氧气增加底部溶氧,生物菌剂能够分解底部有害物质,降解氨氮含量,起到调节水质平衡水体微生态的作用。试验证明在养殖密度为0.9kg/m3的前提下,连续一个月不增氧可将鱼体窒息死亡率由88.57%降低为15.71%,养殖后水体氨氮由8.75mg/L降为2.82mg/L,且对养殖动物没有毒害作用。(2)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复合增氧剂,其中化学增氧剂和生物菌剂可以同时到达池塘底部,增加了池塘底部的溶氧,改善了池塘底部的微生态平衡,从根本上缓解了池塘缺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增氧剂筛选的结果;图2:不同增氧剂增氧效果的对比;图3:稳定剂对增氧效果的影响;图4a:动物试验前后水体pH的变化趋势;图4b:动物试验前后水体pH平均值;图5a:早晨各组及空气中氧含量变化趋势;图5b:中午各组及空气中氧含量变化趋势;图5c:傍晚各组及空气中氧含量变化趋势;图6:试验过程中每天鱼体的死亡情况统计;图7a:水体氨氮变化趋势;图7b:水体亚硝氮变化趋势;图8a:试验前溶菌酶活性;图8b:试验后溶菌酶活性。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实施例1:化学增氧剂的筛选与制备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剂:无水碳酸钠、无水硫酸钠、30%过氧化氢、硅酸钠、水杨酸、三聚磷酸钠、氯化钠、硬脂酸、聚乙二醇4000、四氯化碳、过碳酸钠,以上试剂均购自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氧力源,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增氧类产品。仪器:便携式溶氧测定仪(雷磁JPB-607A)、水浴锅、养殖玻璃缸(桶)、磁力搅拌器、喷壶。1.2方法1.2.1基础增氧剂的制备①过碳酸钠的制备:采用喷雾法将30%过氧化氢按不同比例均匀喷洒在无水碳酸钠上,于通风处自然晾干,获得增氧剂过碳酸钠。无水碳酸钠(g):30%过氧化氢(mL)分别按质量比2:1、5:3、1:1的比例形成碳酸钠双氧水加合物,分别命名为Z1、Z2、Z3。②无水硫酸钠-过氧化氢结晶复合物的制备,流程如下:室温下将无水硫酸钠(45g)加入50mL过氧化氢(30%)溶液中并不停搅拌,使硫酸钠与过氧化氢充分混合,然后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氯化钠(5g),不断搅拌。反应1.5h后将反应混合物结晶、过滤,部分过氧化氢母液循环,滤渣干燥即得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即增氧剂Z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生物复合增氧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复合增氧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化学增氧剂1.5‑3份、生物菌剂1份、柠檬酸钠0.1‑0.2份、粘合剂0.6‑1份;所述化学增氧剂是由无水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按质量比5:3混合,并在混合过程中加入氯化钠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复合增氧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化学增氧剂1.5-3份、生物菌剂1份、柠檬酸钠0.1-0.2份、粘合剂0.6-1份;所述化学增氧剂是由无水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按质量比5:3混合,并在混合过程中加入氯化钠制成;氯化钠的加入量为无水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总重量的5-10%;所述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N9-1-35和枯草芽孢杆菌B7348中任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混合的菌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复合增氧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化学增氧剂2份、生物菌剂1份、柠檬酸钠0.1份、粘合剂0.8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复合增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N9-1-35的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宝龙陈雷谷巍郭婷婷王红陈玉春赵倩高绪娜刘姣王志杰彭新利陈静王春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