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俊雄专利>正文

握把式变速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612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握把式变速杆,该变速杆使用于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将变速杆的主轴穿枢固定在车架手把的握把内侧上,主轴容室内固设的变速线则圈绕定位在于其相枢结的转轴上,转轴的弧状凹槽内设有滑座,滑座上设有多段定位槽,再配合主轴对应设置的定位销的多段转动定位,可使其在变速时,仅要握持在握把上的双手稍往内位移,即可旋转转轴达到变速的目的。(*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变速杆,特别是涉及一种握把式变速杆。以往变速自行车的变速杆结构,是固设在车架手把上的,并且均采用类似汽车变速排挡杆的操作方式,但是只要看过或骑乘操作过此类变速杆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当用手操作变速杆进行变速时,手必需离开握把,瞬间腾空操作握把,这样就有如单手骑车的特技表演姿势,十分不具备安全性,而且变速杆的切换定位也不甚准确,常需予以附带的左、右偏移调整。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握把式变速杆,该变速杆的结构特征在于在转轴与主轴相套合后,经主轴上设的螺丝将转轴限位,同时,变速线一端嵌设在截切口中而另一端圈绕在绕线槽上之后,可藉由主轴上所设的定位构件提供旋转弹性定位在转轴滑座的多段定位槽上,而且,由转轴上设弧状凹槽与长度较短的滑座之间所形成孔间隙,获致更精确的定位变速,并在主轴与轴孔内设固定环同时穿套固设在车架手把上,并且在车架手把上离转轴所需枢转间隔套固橡胶握把,让乘骑者在正常骑乘时,手可以大部份握持在握把上,当要操作变速杆时,仅要双手稍向内侧位移即可简单地予以旋转变速。也就是说,本技术提出一种握把式变速杆,其特征在于该变速杆包含转轴、滑座、主轴、变速线、固定环;转轴的一端形成杆部,杆部周环上套设有胶套,与杆部邻接处形成有环缘,环缘另一侧上凹设有弧状凹槽,弧状凹槽顶端侧缘外设有截切口,截切口底部的轴体周环上形成有绕线槽,转轴的轴孔周环上形成有连通截切口的凹环缘;滑座呈弯弧状,其容置在转轴的弧状凹槽内,其上凹设有定位槽;主轴的一端形成有供穿套定位在车架手把上的轴管,轴管轴枢在转轴内,其另一端形成有套合容室,套合容室内的轴管底部周环对应转轴凹环缘设有凸环缘,凸环缘上设有穿线孔,顺着穿线孔的主轴侧壁上设有调整螺丝,调整螺丝上设有贯孔,邻近调整螺丝处并设有限位螺丝,邻近限位螺丝的容室顶部外周缘凸设有圆柱,圆柱内设有定位构件,定位构件弹性定位在滑座的定位槽上;变速线的一端限位在主轴的穿线孔的顶面限位槽内并嵌设在截切口中,并且呈顺时针圈绕在线槽上,其另一端再穿经调整螺丝内的贯孔并拉出;固定环容设在主轴的凹环缘上,其设有环孔,环孔穿套在车架手把上,固定环的端部上设有螺孔,螺孔上穿过有固定螺丝而将主轴与固定环固定在车架手把上。绕线槽是顺着截切口斜截方向呈深度逐渐变线的螺旋状,而深度变浅后的绕线槽外侧缘周环形成有局部弧削面,绕线槽的槽深在截切口两侧形成高低落差状,截切口两侧的绕线槽的外侧缘上各凹设有凹削面。滑座置入弧状凹槽内之后,滑座与弧状凹槽之间形成有间隙。主轴容室内设凸环缘的外周环容室底面上凸设有挡止块,挡止块挡止凹削面的侧缘。主轴上圆柱内设有定位构件,该定位构件是在圆柱内设置螺孔,在螺孔底端设置连通容室的贯孔,贯孔内套设有成型定位销,成型定位销上设有环缘,定位销的环缘顶压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藉由螺丝呈可调整地抵压螺设在圆柱内。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握把式变速杆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转轴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座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座放入弧状凹槽内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主轴与相关构件组装后的底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主轴与相关构件组装后的顶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主轴与相关构件组装后的部份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主轴与相关构件组装后的侧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变速线绕设在主轴与转轴上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上述实施例变速杆装设在车架手把上的安装示意图。请先参阅图1所示,该图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包含转轴10、滑座20、主轴30、变速线50、固定环60。转轴10是以工程塑料一体成型的中空轴体,基一端形成杆部11,在杆部周环上套设有胶套12,与杆部11邻接处形成有预定厚度的环缘13,环缘另一侧上呈预定的凹弧长度而凹设有弧状凹槽14,而在弧状凹槽14顶端侧缘外设有嵌设变速线50的斜向截切口15,连接截切口15底部的轴体周环上形成有绕线槽16,绕线槽16顺着截切口15斜截方向呈深度逐渐浅的螺旋状,如图2中转轴10的侧视图所示,同时,深度变浅后的绕线槽16外侧缘周环形成局部弧削面17,为方便组立变速线50之用,绕线槽16的槽深在截切口15两侧形成高低落差状,并在截切口15两侧的绕线槽16的外侧缘上各凹设有凹削面18,凹削面18为与主轴30装配(其内侧有挡止块36)防止(转轴10)突出,在转轴10轴孔100周环上形成连通截切口15的凹环缘19。滑座20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工程塑料一体成型的弧状块体,请配合参阅图3的平面示意图所示,其上凹弧设有与自行车后的变速器相应的各飞轮的七段定位槽21,循着定位槽21底端逐一上溯两两定位槽21中心线间的分配角度,依序为底端210至90槽为16°、90槽-91槽间为30°、91槽-92槽间为16°、92槽-93槽间为16°、94槽-95槽间为16°、95槽-96槽间为20°;继续配合参照图4,该图为滑座20放入转轴10弧状凹槽14内的示意图所示,滑座20置入弧状凹槽14内后形成有预定孔间隙23(为16°),其目的是为消除自行车后变速器弹簧残留应力的影响,以使定位变速能更精确。主轴30在本实施例中,也是工程塑料注射成型体,请配合参阅图1与图5底视图所示,其一端形成有供穿套定位在车架手把上的轴管31,同时,轴管31内形成贯穿轴孔300,其外周环则轴枢在转轴10轴孔100内,另一端形成有套合容室33,在容室内的轴管31底部周环对应转轴10凹环缘19设有凸环缘34,而在凸环缘上设有供穿置变速线50的穿线孔35,凸环缘34外周环容室33底面上预定处凸起设有挡止块36,挡止块36的设置目的有二,其一,使在旋转变速过程中,提供滑座20转动定位在90槽定位槽21时让挡止块36挡止凹削面18的侧缘而不再转动,其二,为增强主轴30的螺孔37的强度。请继续配合图6的顶视图所示,在主轴30顶面轴孔周环凹设有容置固定环60的凹环缘320,并且,在主轴30上对应固定环60螺孔62设有一螺孔37,固定螺线41螺径螺孔37、螺孔62固定在车架手把70上(请配合参阅图10所示)。再请配合参阅图7的部份剖视图8侧视图所示,在顺着穿线孔35侧壁面较厚的主轴30上设有贯通容室33的螺孔331,在螺孔内螺设调整螺丝43,调整螺丝43内设有贯孔430供穿置变速线50的出线端,其相关位置的设计,为对应转轴10的绕线槽16,同时,在邻近螺孔331的容室33侧壁上也设有螺孔332,螺孔332供螺设限位螺丝45将转轴10予以限位使无法脱离主轴30,至于变速线50的松紧度则由主轴30的调整螺丝43与变速器予以控制,在邻近限位螺丝45的容室顶部外周缘凸设有圆柱38,请配合参阅图1,圆柱内底端连通容室33设有贯孔334,贯孔334内供套设含有环缘461的成型定位销46(以工程塑料注射成型),圆柱38内有定位构件,其是在圆柱38内周环形成螺孔381之后,再以弹簧47底端顶压在成型定位销46的环缘461上,成型定位销46的另一端则螺设螺丝48,藉由调整弹簧47的弹力提供抵压在滑座20定位槽21中的段落感(其相关位置,即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握把式变速杆,其特征在于:该变速杆包含转轴、滑座、主轴、变速线、固定环;转轴的一端形成杆部,杆部周环上套设有胶套,与杆部邻接处形成有环缘,环缘另一侧上凹设有弧状凹槽,弧状凹槽顶端侧缘外设有截切口,截切口底部的轴体周环上形成有绕线槽,转轴的轴孔周环上形成有连通截切口的凹环缘;滑座呈弯弧状,其容置在转轴的弧状凹槽内,其上凹设有定位槽;主轴的一端形成有供穿套定位在车架手把上的轴管,轴管轴枢在转轴内,其另一端形成有套合容室,套合容室内的轴管底部周环对应转轴凹环缘设有凸环缘,凸环缘上设有穿线孔,顼着穿线孔的主轴侧壁上设有调整螺丝,调整螺丝上设有贯孔,邻近调整螺丝处并设有限位螺丝,邻近限位螺丝的容室顶部外周缘凸设有圆柱,圆柱内设有定位构件,定位构件弹性定位在滑座的定位槽上;变速线的一端限位在主轴的穿线孔的顶面限位槽内并嵌设在截切口中,并且呈顺时针圈绕在线槽上,其另一端再穿经调整螺丝内的贯孔并拉出;固定环容设在主轴的凹环缘上,其设有环孔,环孔穿套在车架手把上,固定环的端部上设有螺孔,螺孔上穿过有固定螺丝而将主轴与固定环固定在车架手把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握把式变速杆,其特征在于该变速杆包含转轴、滑座、主轴、变速线、固定环;转轴的一端形成杆部,杆部周环上套设有胶套,与杆部邻接处形成有环缘,环缘另一侧上凹设有弧状凹槽,弧状凹槽顶端侧缘外设有截切口,截切口底部的轴体周环上形成有绕线槽,转轴的轴孔周环上形成有连通截切口的凹环缘;滑座呈弯弧状,其容置在转轴的弧状凹槽内,其上凹设有定位槽;主轴的一端形成有供穿套定位在车架手把上的轴管,轴管轴枢在转轴内,其另一端形成有套合容室,套合容室内的轴管底部周环对应转轴凹环缘设有凸环缘,凸环缘上设有穿线孔,顼着穿线孔的主轴侧壁上设有调整螺丝,调整螺丝上设有贯孔,邻近调整螺丝处并设有限位螺丝,邻近限位螺丝的容室顶部外周缘凸设有圆柱,圆柱内设有定位构件,定位构件弹性定位在滑座的定位槽上;变速线的一端限位在主轴的穿线孔的顶面限位槽内并嵌设在截切口中,并且呈顺时针圈绕在线槽上,其另一端再穿经调整螺丝内的贯孔并拉出;固定环容设在主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陈俊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