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休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52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电动车,尤其是指一种休闲用的电动车。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主车架的前端利用下铰接轴连接转向轴固定座,在主车架的后端两侧为踏板,在其后端端部连接后轮,在主车架内设置传动机构,在主车架的前部利用上铰接轴铰接座椅,该座椅再利用一减震机构与主车架连接,其特征是在转向轴固定座的上端连接一转向轴,在转向轴上连接手把,在转向轴固定座的下端连接一前轮。上述下铰接轴贯穿转向轴固定座与主车架,并在主车架内设置一个容纳可以电池的空腔;在所述座椅中,椅架的一端利用上铰接轴与主车架铰接,椅架的另一端连接坐垫。本车既可作为代步工具,又具有休闲健身之功能。(*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属于一种电动车,尤其是指一种休闲用的电动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因其省力、轻巧、无尾气污染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很多人已经不满足于将电动车仅作为一种代步工具,而是希望有这样一种车它既能为人们提供交通上的便利,又具有休闲功能,当外出旅游时,能方便地折叠起来,存放于汽车的后备箱内。但是目前还尚无这种比较理想的车型供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动休旅车,这种车既能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又能折叠起来,以便在外出旅游时随身携带,供人们休闲之用。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主车架的前端利用下铰接轴连接转向轴固定座,在主车架的后端两侧为踏板,在其后端端部连接后轮,在主车架内设置传动机构,在主车架的前部利用上铰接轴铰接座椅,该座椅再利用一减震机构与主车架连接,其特征是在转向轴固定座的上端连接一转向轴,在转向轴上连接手把,在转向轴固定座的下端连接一前轮。上述下铰接轴贯穿转向轴固定座与主车架,并在主车架内设置一个容纳可以电池的空腔;在所述座椅中,椅架的一端利用上铰接轴与主车架铰接,椅架的另一端连接坐垫。上述连接于座椅与主车架间的减震机构为一个可调整避振器,在该避振器的一端设置向两相对方向延伸的延伸脚,两个延伸脚分别嵌入位于主车架顶端的两个定位孔内,在该避振器的另一端设置一调整旋钮。在所述主车架内设置一控制盒,在手把上连接启动器,该启动器利用导线分别与控制盒及电池连接;在转向轴的上端连接一快拆组,在快拆组内有一旋转扳手;在主车架与转向轴固定座间安装一固定旋钮,在转向轴固定座与前轮间设置避振器。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在主车架与转向轴固定座间利用铰接轴相互连接,因而可在需要的时候将整车折叠,以缩小所占的空间,方便用户携带;其次,由于座椅与主车架也利用铰接轴相互连接,并在座椅与主车架间设置一可调整避振器,当人坐在座椅上骑车时,可减少因振动带来的不适感;第3,本装置既可作为代步工具,又可用作休闲旅游车,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座椅与主车架的连接状态图。图4为折叠后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在主车架12的前端利用下铰接轴13连接转向轴固定座20,在主车架12的后端两侧为踏板9,以供骑车者搁脚用,在其后端端部连接后轮8,在主车架12内设置传动机构18,在主车架12的前部利用上铰接轴23铰接座椅,该座椅再利用一减震机构与主车架12连接,在转向轴固定座20的上端连接一转向轴2,在转向轴2上连接手把4,在转向轴固定座20的下端连接一前轮1。在主车架12与转向轴固定座20间安装一固定旋钮21。利用该固定旋钮21,可将转向轴固定座20与主车架12固定在一个适当的位置,并避免转向轴固定座20与主车架12摇晃,当需要收合时,松开固定旋钮21,使转向轴固定座20与主车架12绕下铰接轴13转动,相互靠拢。下铰接轴13贯穿转向轴固定座20与主车架12,以便为整车提供一个较好的支撑力,在主车架12内有一个可以容纳电池15的空腔14,以便为传动机构18提供足够的动力,驱动休旅车前进。在主车架12内设置一控制盒16,以控制传动机构18的速度,传动机构18利用皮带19带动后轮8转动。在主车架12后端上方靠近后轮8的部位设置挡泥板11,以避免后轮8在行进时所夹带的泥沙杂物飞溅到骑车者身上。在手把4上连接启动器7,该启动器7利用导线分别与控制盒16及电池15连接。以便于骑车者操纵、启动休旅车。在座椅中,椅架22的一端利用上铰接轴23与主车架12铰接,椅架22的另一端连接坐垫24,以便为骑车者提供一种比较舒适的座椅。连接于座椅与主车架12间的减震机构为一个可调整避振器25,在该避振器25的一端设置向两相对方向延伸的延伸脚27,两个延伸脚27分别嵌入位于主车架12顶端的两个定位孔17内,在该避振器25的另一端设置一调整旋钮26,当需要调整座椅高度时,松开调整旋钮26,在避振器25的弹力作用下,座椅向上弹起,在达到适当高度时,拧紧调整旋钮26即可,以便为骑车者提供一舒适的座椅高度。如需将座椅收合至靠近主车架12的位置时,将延伸脚27从定位孔17内取出,便可将座椅靠合在主车架12上。在转向轴2的上端连接一快拆组3,在快拆组3内有一旋转扳手6。当需要调整手把4的角度时,将旋转扳手6往上扳,直至骑车者具有一个比较舒适的握住手把4的角度为止,当需要收合时,同样可利用旋转扳手将手把4调整至一个比较合适位置,以减少所占的空间。在转向轴固定座20与前轮1间设置避振器5,以减少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休旅车,在主车架(12)的前端利用下铰接轴(13)连接转向轴固定座(20),在主车架(12)的后端两侧为踏板(9),在其后端端部连接后轮(8),在主车架(12)内设置传动机构(18),在主车架(12)的前部利用上铰接轴(23)铰接座椅,该座椅再利用一减震机构与主车架(12)连接,其特征是在转向轴固定座(20)的上端连接一转向轴(2),在转向轴(2)上连接手把(4),在转向轴固定座(20)的下端连接一前轮(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电动休旅车,在主车架(12)的前端利用下铰接轴(13)连接转向轴固定座(20),在主车架(12)的后端两侧为踏板(9),在其后端端部连接后轮(8),在主车架(12)内设置传动机构(18),在主车架(12)的前部利用上铰接轴(23)铰接座椅,该座椅再利用一减震机构与主车架(12)连接,其特征是在转向轴固定座(20)的上端连接一转向轴(2),在转向轴(2)上连接手把(4),在转向轴固定座(20)的下端连接一前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旅车,其特征是下铰接轴(13)贯穿转向轴固定座(20)与主车架(12),在主车架(12)内有一个容纳电池(15)的空腔(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旅车,其特征是在座椅中,椅架(22)的一端利用上铰接轴(23)与主车架(12)铰接,椅架(22)的另一端连接坐垫(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宝荫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拓普减振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