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5057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它包括机架,机架的底部两侧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上均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滚轮组的轮轴呈联动配合。其特点是所述滚轮组的轮轴两端均有滚轮,轮轴的中部连接有轮柱,轮轴可在轮柱上转动,轮柱的上端与机架间呈转动配合。所述机架的一侧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所述轮柱的同侧固定有呈水平布置的耳板,第一油缸的一端与机架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与耳板的外端呈铰接配合。该机构自带驱动,具有行走和转向的功能,不受轨道束缚,因此可将堆料机设计成较小的尺寸和较轻的重量,使得堆料机移动灵活,从而提高堆料作业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堆料机组件,具体说是安装在堆料机上可带动堆料机移动的自驱动滚轮机构,带有该自驱动滚轮机构的堆料机不需外设驱动装置或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堆料机是一种大型的工程机械,其主要作用就是用于堆放沙、石、煤、水泥等类型的物料,使得它们的堆放高度满足用户的需求。传统的堆料机都包括机架,机架的底部两侧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滚轮。该堆料机在使用时,需要在堆料场上设置轨道,然后将堆料机的滚轮落在相应的轨道上,利用自身的动力机构驱动滚轮沿轨道移动,从而实现在堆料场各个位置的堆料作业。这种堆料机只能沿轨道直线行驶,为确保堆料场的每个位置都能被堆放物料,堆料机必须设计的很大,其重量也相当巨大,因此其移动不够灵活、速度缓慢,工作效率低下,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该机构自带驱动,具有行走和转向的功能,不受轨道束缚,因此可将堆料机设计成较小的尺寸和较轻的重量,使得堆料机移动灵活,从而提高堆料作业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包括机架,机架的底部两侧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上均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滚轮组的轮轴呈联动配合。其特点是所述滚轮组的轮轴两端均有滚轮,轮轴的中部连接有轮柱,轮轴可在轮柱上转动,轮柱的上端与机架间呈转动配合。所述机架的一侧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所述轮柱的同侧固定有呈水平布置的耳板,第一油缸的一端与机架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与耳板的外端呈铰接配合。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滚轮组的滚轮均带有轮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机架与滚轮组间连接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平衡梁,平衡梁的中部铰接在机架上,使得该平衡梁可绕铰接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机架上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一端与机架呈铰接配合,第二油缸的另一端与平衡梁的一端呈铰接配合,平衡梁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滚轮组相连接。第二油缸可驱动平衡梁翻转,使得滚轮组脱离地面,机架完全落在地面上,将滚轮机构安装在堆料机的卸料仓下方,可有利于在卸料过程中,卸料仓完全落于地面,提高卸料作业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滚轮组的外侧设置有呈竖直布置的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缸体与机架间呈固定连接,第三油缸的活塞杆可向下伸出,且其外伸端连接有地撑。第三油缸和地撑相配合,可使堆料机在进行堆料作业时,利用地撑分担整机重量,减小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同时提高堆料作业的稳定性。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的滚轮组的轮轴两端均有滚轮,轮轴的中部连接有轮柱,轮轴可在轮柱上转动,轮柱的上端与机架间呈转动配合,机架的一侧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所述轮柱的同侧固定有呈水平布置的耳板,第一油缸的一端与机架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与耳板的外端呈铰接配合。将该自驱动滚轮机构安装在堆料机上,可利用第一油缸和第一耳板推动轮柱转动,从而带动轮轴和滚轮在水平方向上转向,即使得堆料机在行走过程中具备转向功能。该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可使堆料机在堆料场上任意行走、转向,不受轨道束缚,因此可缩小现有堆料机的体积,降低其重量,使其移动灵活,从而提高堆料作业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第一油缸推动滚轮组转向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A向的示意图;图6是图4中B-B向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第一油缸推动滚轮组转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的底部两侧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上均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与滚轮组的轮轴2呈联动配合。所述滚轮组的轮轴2两端均有滚轮3,轮轴2的中部连接有轮柱5,轮轴2可在轮柱5上转动,轮柱5的上端与机架1间呈转动配合。所述机架1的一侧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7,所述轮柱5的同侧固定有呈水平布置的耳板6,第一油缸7的一端与机架1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7的另一端与耳板6的外端呈铰接配合。所述滚轮组的滚轮3均带有轮胎。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与滚轮组间连接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平衡梁8,平衡梁8的中部铰接在机架1上,使得该平衡梁8可绕铰接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机架1上有第二油缸9,第二油缸9的一端与机架1呈铰接配合,第二油缸9的另一端与平衡梁8的一端呈铰接配合,平衡梁8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滚轮组相连接。该实施例中,第一油缸7可推动轮柱5、轮轴2及滚轮3在水平方向上转动,即使得该机构具备转向功能。第二油缸9可驱动平衡梁8翻转,使得滚轮组脱离地面,机架1完全落在地面上。将该实施例的滚轮机构安装在堆料机的卸料仓下方,不但能实现堆料机的行走、转向功能,还能使卸料时,堆料机的卸料仓完全落于地面,使此时地面与机架1间的接触由点接触变为线(或面)接触,提高卸料作业时整机的稳定性。实施例二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的底部两侧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上均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与滚轮组的轮轴2呈联动配合。所述滚轮组的轮轴2两端均有滚轮3,轮轴2的中部连接有轮柱5,轮轴2可在轮柱5上转动,轮柱5的上端与机架1间呈转动配合。本实施例采取两组滚轮组、两个轮柱5与机架1相配合,在所述机架1与其中一个轮柱5的同侧分别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7和第一耳板61,第一耳板61与该轮柱5呈固定连接,第一油缸7的一端与机架1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7的另一端与第一耳板61的外端呈铰接配合;该轮柱5的另一侧与另一轮柱5的同侧均固定有第二耳板62,两个第二耳板62间连接有连杆10。所述滚轮组的滚轮3均带有轮胎。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组的外侧设置有呈竖直布置的第三油缸11,第三油缸11的缸体与机架1间呈固定连接,第三油缸11的活塞杆可向下伸出,且其外伸端连接有地撑12。该实施例中,第一油缸7与第一耳板61相配合,可推动与其相连的那组滚轮组转向,同时,第二耳板62与连杆10相配合,可使两个滚轮组具备联动的功能,即第一油缸7可推动两个滚轮组同时转向。第三油缸11和地撑12相配合,使堆料机在进行堆料作业时,可利用第三油缸11将地撑12置于地面,从而分担整机重量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提高堆料作业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

【技术保护点】
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的底部两侧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上均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与滚轮组的轮轴(2)呈联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的轮轴(2)两端均有滚轮(3),轮轴(2)的中部连接有轮柱(5),轮轴(2)可在轮柱(5)上转动,轮柱(5)的上端与机架(1)间呈转动配合;所述机架(1)的一侧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7),所述轮柱(5)的同侧固定有呈水平布置的耳板(6),第一油缸(7)的一端与机架(1)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7)的另一端与耳板(6)的外端呈铰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堆料机用自驱动滚轮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的底部两侧沿纵向依次设置有多组滚轮组;所述滚轮组上均连接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与滚轮组的轮轴(2)呈联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的轮轴(2)两端均有滚轮(3),轮轴(2)的中部连接有轮柱(5),轮轴(2)可在轮柱(5)上转动,轮柱(5)的上端与机架(1)间呈转动配合;所述机架(1)的一侧有呈水平布置的第一油缸(7),所述轮柱(5)的同侧固定有呈水平布置的耳板(6),第一油缸(7)的一端与机架(1)呈铰接配合,第一油缸(7)的另一端与耳板(6)的外端呈铰接配合;所述机架(1)与滚轮组间连接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平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沈卓潘松胜仝瑞国于洁霞孙远韬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松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