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强耦合小尺寸金纳米棒的光信息存储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754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强耦合小尺寸金纳米棒的光信息存储介质,直径≤8nm的GNR膜中GNR密度增加到特定密度之上后,某些GNR的TPL显著提高而其他GNR的TPL显著降低,导致在单个像素中个别金纳米棒的双光子荧光占据了该像素亮度的很大比重。TPL提高的GNR在熔化时所需的激光能量较现有的下降了近100倍,极大地降低了信息写读能量、减小了波长和偏振复用间隔,同时为多次擦写创造了条件,在无需使用多种尺寸金纳米棒以及隔离层的情况下,就能实现波长、偏振、三维空间乃至能量的复用,单张标准DVD大小的GNR膜理论上可以存储20TB以上的数据,有利于实现超高密度光信息存储的实用化和商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强耦合小尺寸金纳米棒的光信息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容量信息存储介质,特别涉及超高密度光信息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光信息存储介质,如CD光盘、DVD光盘,由于具有存储数据量大、使用便利、数据永久保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当今社会的文化、经济及军事等领域。随着光子和量子数据存储技术、三维体存储技术、近场光学技术、光学集成技术以及海量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光信息存储技术有望成为本世纪信息产业的支柱技术之一。光信息存储的原理是以二进制数据的形式来存储信息。通常借助激光将转换后的二进制数刻录在具有反射能力的碟片上,产生凹点或小坑。为了识别数据,可规定刻出的小坑代表二进制数“1”,而空白则代表二进制数“0”。在读取数据时,激光在小坑处不被反射,代表“1”,而在空白处被反射,代表“0”,通过电脑可以将读取的二进制代码还原成原来的信息。在写读过程中光盘在光驱中高速转动,激光头则在电机的控制下沿径向移动,于是光盘中的数据就源源不断地被读取出来。与CD光盘比较,DVD光盘的凹坑更小,且部分采用螺旋储存凹坑使得坑与坑的间距更小,因此获得更高的存储密度。一般DVD光盘存取数据信息的坑点非常紧密,最小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强耦合小尺寸金纳米棒的光信息存储介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密度光信息存储介质,所述介质为含有金纳米棒的膜,其特征在于:膜中的金纳米棒的直径不大于8 nm,金纳米棒在膜中以可以发生强耦合作用的密度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密度光信息存储介质,所述介质为含有金纳米棒的膜,其特征在于:膜中的金纳米棒的直径不大于8nm,金纳米棒之间在膜中以可以发生强耦合作用的密度分布,可以发生强耦合作用的金纳米棒密度分布为400~4000根/μm3,所述强耦合作用,是指当金纳米棒的密度提高至某一特定密度之上后,在单个像素中,某些金纳米棒的双光子荧光显著提高而另一些金纳米棒的双光子荧光显著降低,导致在一个像素中个别金纳米棒的双光子荧光占据了该像素亮度的很大比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密度光信息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金纳米棒密度分布为800~2000根/μm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胜铁绍龙戴峭峰路广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