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中的定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438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0 23:57
一种发电机,在围绕被固定于旋转轴的转子的定子铁芯的内周设置有多个沟槽,在定子铁芯上卷绕有线圈,该线圈是利用被配置在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外侧的多个线圈端部来连结多个线圈边部而构成的,所述多个线圈边部在彼此之间存在多个沟槽并且被收纳于在定子铁芯的周向上分隔开的沟槽中,在旋转轴上固定有使冷却空气在定子铁芯内流通的冷却风扇,其中,在沿着定子铁芯(56)的轴向的一端侧,在从沿着旋转轴的轴线的方向观察时,在比定子铁芯(56)的内周靠内侧,以在中心部形成允许旋转轴的贯插的开口部(62)的方式分散配置有将两个沟槽(55)之间短接起来的多个线圈端部(57b、58b)。由此,能够缩短线圈端部的长度,实现铜量的降低,而且,通过增大线圈端部的散热面积,能够实现冷却效果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特别涉及定子结构的改良,在该发电机中,在围绕被固定于旋转轴的转子的定子铁芯的内周设置有多个沟槽,在所述定子铁芯上卷绕有线圈,线圈通过利用配置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外侧的多个线圈端部连结多个线圈边部而构成,所述多个线圈边部在彼此之间存在多个沟槽并且被收纳在沿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隔离开的沟槽中,在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使冷却空气在所述定子铁芯内流通的冷却风扇。
技术介绍
在发电机的定子中,在专利文献I等中已知有如下结构:将多个线圈端部缠绕成内径比定子铁芯的内径大的环状配置而配置在定子铁芯的两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04-249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如在上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那样,在将多个线圈端部缠绕成内径比定子铁芯的内径大的环状配置而配置在定子铁芯的两端的结构中,不仅线圈端部的长度长、铜量大,而且线圈端部与外部空气接触的面积相对较小,难以从线圈端部散热。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该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机中的定子结构,能够缩短线圈端部的长度,实现铜量的降低,而且,通过增大线圈端部的散热面积,可实现冷却效果的提尚。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发电机中,在围绕被固定于旋转轴的转子的定子铁芯的内周设置有多个沟槽,在所述定子铁芯上卷绕有线圈,所述线圈是利用被配置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两端外侧的多个线圈端部来连结多个线圈边部而构成的,所述多个线圈边部在彼此之间存在多个沟槽并且被收纳于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周向上分隔开的沟槽中,在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使冷却空气在所述定子铁芯内流通的冷却风扇,其第一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一端侧,在从沿着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的方向观察时,在比所述定子铁芯的内周靠内侧的位置,以在中心部形成允许所述旋转轴的贯插的开口部的方式分散配置有将两个沟槽之间短接地连接起来的多个线圈端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2特征在于,在第I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在多个所述线圈端部上安装了具有多个嵌合凹部的支承部件,使这些线圈端部分别与所述嵌合凹部嵌合以维持多个所述线圈端部的分散配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I特征,在沿着定子铁芯的轴向的一端侧配置成:在中心部形成允许旋转轴的贯插的开口部的多个线圈端部,并且将两个沟槽之间短接起来,因此,能够缩短线圈端部的长度,实现铜量的降低,并且,能够提高在定子铁芯内流通的冷却空气带来的冷却效果,此外,多个线圈端部被分散配置,因此,能够增大线圈端部的散热面积,得到更优异的冷却效果。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特征,使多个线圈端部与支承部件所具有的多个嵌合凹部嵌合而维持各线圈端部的分散配置状态,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大,且能够简单地维持多个线圈端部的分散配置。【附图说明】图1是第I实施方式的发电机的侧视图(第I实施方式)。图2是图1的箭头2方向的视图(第I实施方式)。图3是图1的箭头3方向的视图(第I实施方式)。图4是图3的4-4线剖视图(第I实施方式)。图5是图3的5-5线剖视图(第I实施方式)。图6是第I托架的立体图(第I实施方式)。图7是第2托架的立体图(第I实施方式)。图8是转子和冷却风扇的立体图(第I实施方式)。图9是图4的9-9线剖视图(第I实施方式)。图10是线圈架半体的立体图(第I实施方式)。图11是沿着图4的11-11线的转子的剖视图(第I实施方式)。图12是定子的立体图(第I实施方式)。图13是从沿着旋转轴的轴线的方向观察定子的一端的主视图(第I实施方式)。图14是在安装部安装有防振橡胶的状态下的与图3对应的图(第I实施方式)。图15是在安装部安装有安装腿的状态下的与图3对应的图(第I实施方式)。图16是在安装部以共同紧固的方式安装有支座和防振橡胶的状态下的、与图3对应的图(第I实施方式)。图17是第2实施方式的与图12对应的定子的立体图(第2实施方式)。标号说明26...转子27...旋转轴55...沟槽56...定子铁芯57,58...线圈57a,58a...线圈边部57b、58b...线圈端部62..?开口部80..?捆扎部件81...嵌合凹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参照图1?图16,对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在图1?图3中,该发电机的外壳21具有:第I托架22 ;与第I托架22结合的第2托架23 ;在与第2托架23相反的一侧安装于第I托架22的罩24。一并参照图4和图5,在所述外壳21的第I托架22上固定有定子25,旋转轴27的一端部经由滚珠轴承28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在第I托架22所具有的轴承部22a上,由所述定子25围绕的转子26固定于所述旋转轴27,与所述旋转轴27 —同旋转的冷却风扇29被第2托架23覆盖。一并参照图6,第I托架22 —体地具有:所述轴承部22a,其形成为短圆筒状以使所述滚珠轴承28的外圈28a嵌入;大致圆筒状的筒状部22b,其围绕所述定子25 ;以及多个连结臂部22c、22c...,它们的一端部与在所述轴承部22a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例如4个部位相连,并且另一端部与在所述筒状部22b的一端部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相连。在嵌入到所述轴承部22a中的所述外圈28a的外周和所述轴承部22a的内周之间夹设有挡圈30,该挡圈30阻止所述滚珠轴承28在所述轴承部22a内沿轴向移动。一并参照图7,第2托架23 —体地具有筒状的侧壁部23a和朝内凸缘部23b,该侧壁部23a的一端部与第I托架22的所述筒状部22b结合,所述朝内凸缘部23b从该侧壁部23a的另一端部朝半径方向内侧伸出,在所述朝内凸缘部23b的内周,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31ο在第I托架22上的筒状部22b的靠第2托架23侧的端部,以向外侧方伸出的方式一体地设置有平坦的朝外凸缘部22d,在该朝外凸缘部22d的外周,以呈环状地相连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结合突部22e,该结合突部22e朝第2托架23侧略微突出以与第2托架23上的所述侧壁部23a的一端部抵接。而且,第I托架22的所述结合突部22e被螺栓32、32...紧固于第2托架23的所述侧壁部23a,其中,螺栓32、32...被配置于在所述筒状部22b的周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第2托架23被安装于具有与所述旋转轴27同轴地连结的作为驱动轴的曲轴34的驱动源例如内燃机E的内燃机主体35,在第2托架23的所述朝内凸缘部23b上,设置有配置在所述开口部31的周围的多个例如4个紧固孔36、36…,第2托架23通过贯插到所述紧固孔36、36...中的螺栓37、37…被紧固于所述内燃机主体35。所述旋转轴27在所述内燃机E侧的端部具有锥孔38而形成为圆筒状,贯通所述开口部31而插入到第2托架23内的所述曲轴34的端部的锥部34a同轴地嵌入到所述锥孔38中,使从所述罩24侧插入到所述旋转轴27中的螺栓39与所述曲轴34螺合并紧固,由此,使所述旋转轴27与所述曲轴34以同轴且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另外,第I托架22在固定有所述定子25且在旋转轴27上固定有所述转子26的状态下与处于被紧固于所述内燃机主体35的状态的第2托架23进行紧固,此时,在第I托架22的所述结合突部22e和第2托架23的所述侧壁部23a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电机中的定子结构,在围绕被固定于旋转轴(27)上的转子(26)的定子铁芯(56)的内周设置有多个沟槽(55),在所述定子铁芯(56)上卷绕有线圈(57、58),所述线圈(57、58)是利用被配置在所述定子铁芯(56)的轴向两端外侧的多个线圈端部(57b、58b)来连结多个线圈边部(57a、58a)而构成的,所述多个线圈边部(57a、58a)在彼此之间存在多个沟槽(55)并且被收纳于在所述定子铁芯(56)的周向上隔离开的沟槽(55)中,在所述旋转轴(27)上固定有使冷却空气在所述定子铁芯(56)内流通的冷却风扇(29),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所述定子铁芯(56)的轴向的一端侧,在从沿着所述旋转轴(27)的轴线的方向观察时,在比所述定子铁芯(56)的内周靠内侧的位置,以在中心部形成允许所述旋转轴(27)的贯插的开口部(62)的方式分散配置有将两个沟槽(55)之间短接起来的多个线圈端部(57b、58b)。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本敦史矢内彰纯
申请(专利权)人:泽藤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