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胜昔专利>正文

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及拖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392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0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及拖头组件,该拖头包括软质的拖头本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拖头本体两端的第一硬质端盖和第二硬质端盖,拖头本体、第一硬质端盖及第二硬质端盖分别形成有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第三轴孔,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第三轴孔共轴且相互连通,且第二轴孔的形成呈非圆形。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第一硬质端盖和第二硬质端盖使得拖头的结构更加的牢固、使用寿命更长。且第一硬质端盖上的第二轴孔的形成呈非圆形,使得具有该拖头的拖头组件的第一驱动装置带动安装轴转动时更加省力,清洗拖头的效果更好。从而安装有该拖头组件的地面清洁机器人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清洁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清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面清洁机器人及其拖头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的地面清洁机器人已经逐渐走进一般的家庭生活,不仅分担了部分家务,也增添了家庭生活乐趣。但是,现在逐渐普及的地面清洁机器人还存在需人工更换拖头的问题,即地面清洁机器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拖头上就会积累一定量的灰尘和杂物,若不能及时的更换拖头,则会使得地面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并且,拖头上的灰尘和杂物还有可能在继续使用的过程中进入该地面清洁机器人的机身内,导致该地面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变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地面清洁机器人及其拖头组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包括软质的拖头本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拖头本体两端的第一硬质端盖和第二硬质端盖,所述拖头本体、所述第一硬质端盖及所述第二硬质端盖分别形成有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第三轴孔,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第三轴孔共轴且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二轴孔的形成呈非圆形。本技术的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中,所述第一轴孔沿所述拖头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轴孔靠近所述第二轴孔的一端的形成也呈非圆形。本技术的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中,所述第二轴孔的形成呈正六边形。本技术的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中,所述第二轴孔和所述第三轴孔的形成尺寸与所述第一轴孔的两端的形成尺寸相适配。本技术的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中,所述第一硬质端盖和/或所述第二硬质端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摩擦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组件,包括上述的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及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相联接的安装轴;所述拖头本体以及所述拖头本体两端的所述第一硬质端盖和所述第二硬质端盖均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第一硬质端盖靠近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所述安装轴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靠近的一端的轴杆穿设在所述第二轴孔内,且其横断面与所述第二轴孔的横断面相适配。本技术的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组件中,所述安装轴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靠近的一端的轴杆的横截面呈非圆形。本技术的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组件中,还包括止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拖头的一端在周向上固定连接;所述止动装置与所述拖头的另一端在周向上可操作性地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组件中,所述第一硬质端盖与所述安装轴在周向上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硬质端盖与所述止动装置在周向上可操作性地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组件中,所述第二硬质端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摩擦结构;所述止动装置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摩擦结构相配合的止动层。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该拖头包括软质的拖头本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拖头本体两端的第一硬质端盖和第二硬质端盖,则第一硬质端盖和第二硬质端盖使得拖头的结构更加的牢固、使用寿命更长。且第一硬质端盖上的第二轴孔的形成呈非圆形,使得具有该拖头的拖头组件的第一驱动装置带动安装轴转动时更加省力,清洗拖头的效果更好。从而安装有该拖头组件的地面清洁机器人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清洁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具有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组件的地面清洁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地面清洁机器人在顶盖被移除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地面清洁机器人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污水排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污水排出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安装轴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身;11、顶盖;12、吸尘装置;2、行走单元;3、拖头;41、接水装置;411、侧板;412、传动齿;413、抬升装置;42、密闭空间;421、进水口 ;422、出水口 ;431、清水供应装置;433、输水口 ;434、过滤芯;435、清水供应泵;44、污水回收装置;451、第一驱动装置;452、安装轴;4521、横断面;453、端盖;454、止动装置;455、导向件;456、小滑轮;457、消毒杀菌装置;461、第二驱动装置;462、传动轴;463、传动齿轮;5、过滤网;6、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6示出了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具有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组件的地面清洁机器人,该地面清洁机器人的拖头3可以不需要经常的更换,且该地面清洁机器人上具有能自动清洗拖头3的结构,使得清洗该地面清洁机器人的拖头3十分方便快捷,从而解决了地面清洁机器人经常拆卸或更换拖头3的弊端,并大大地提高了地面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果,延长了地面清洁机器人的使用寿命。该地面清洁机器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机身1,以及安装于机身I上的行走单元2、拖头3和拖头清洗组件。如图1所示,该机身I作为该地面清洁机器人的主体结构,该机身I的主要作用在于供该地面清洁机器人的各个部件安装,使得各个部件构成一个整体。且该机身I具备一定的强度,能较好地保证该地面清洁机器人的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机身I的形状优选地呈圆形或椭圆形,圆形机身I的主要好处在于该地面清洁机器人能具有圆弧形的机身I边缘,则该地面清洁机器人在室内进行清洁作业时,即使与室内的拐角或家具发生一定的碰撞,圆弧形的机身I边缘也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机身I的材料优选地为塑料,塑料材质的机身I具备轻便易移动的优点,使得收纳或移动该地面清洁机器人十分的省时省力。再如图1所示,机身I底部设置有行走单元2,该行走单元2的主要作用在于带动该地面清洁机器人在室内活动,一般情况下,该行走单元2包括移动轮组,移动轮组可包括设置在机身I的前进方向的最前端的万向导轮,以及设置在机身I的两侧的一对从动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移动轮组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例如,分布在机身I底部,呈正三角形分布的三个万向导轮,或者,设置在机身I底部的正中心的一个轮毂较大的万向导轮等等。该拖头清洗组件能够在不拆卸下拖头3,不需人工的前提下清洗拖头3。一般情况下,拖头3位于机身I底部的后方。该拖头3的主要作用在于拖磨该地面清洁机器人经过的待清洁面。且除了设置清洁用的拖头外,还可在地面清洁机器人的机身I底部的前方设置清扫装置和吸尘装置12等。该拖头3的形状优选地呈圆柱体状。优选地,拖头3还能够在地面上行走,以降低行走单元2的负担,并提升清洁效果。再优选地地,拖头3在行走的过程中,拖头3会与上述行走单元2的移动轮组之间产生速度差,从而能进一步地保证该拖头3的拖磨效果,因此,本地面清洁机器人的清洁效果更好,清洁效率更高。且拖头3材质即可以为常见的抹布的构成材质,也可以为海绵等材料制成。参阅图1至图5,该拖头清洗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清水供应装置431、污水排出装置、接水装置41以及污水回收装置44。该清水供应装置431设置在所述机身I上并与拖头3相对应,以将清水冲淋到拖头3上。该污水排出装置设置于机身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面清洁机器人用拖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的拖头本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拖头本体两端的第一硬质端盖和第二硬质端盖,所述拖头本体、所述第一硬质端盖及所述第二硬质端盖分别形成有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第三轴孔,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第三轴孔共轴且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二轴孔的形成呈非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胜昔
申请(专利权)人:梁胜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